杨 敏 梁 佳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李清照生活的三个时期分析其词作的意象衍化,并从社会和历史的层面探究李清照情感及心境的不同。
[关键词] 李清照;词作;意象衍化;情感;心境
李清照的词具有天然的清丽柔婉细腻的女性特征,这在男性词人的代言之作泛滥的宋代词坛,显得别具一匠,极为可贵。她的语言,清新朴素、流畅浅易却又不失精致优雅,她能把俚俗的语言用得精致,把典雅的语言用得自然,加上独特的意象组合使她的词清丽动人、自然优美,她的词不仅在女词人中无人堪比,比同时期杰出男词人也有过之而无不及,被称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婉约以易安为宗” (王士祯语),“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为词家一大宗”(《四库提要》),“李易安词独辟门径,居然可观,妇人有此,可谓奇矣。”(《白雨斋词话》)
本文试从李清照婚前至新婚期,婚后至南渡,南渡以后三个时期(以下简称早、中、晚三期)分析李清照词作的意象衍化。
一
李清照出生仕宦之家,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亦知礼善文,这样的家庭氛围无疑对李清照气质秉赋、兴趣爱好的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自小李清照就表现出对极高的艺术天赋,在相对自由开明的家庭气氛中更形成了率真自然的个性,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李清照早期诗作的内容和格调大都快乐无比,在意象选择上也趋向于清新明丽、开朗流畅。如《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位多么活泼可爱、天真顽皮的女孩,她在无比轻松幽静的环境中兴高采烈地荡秋千,汗水湿透衣衫却浑然不觉,直到见有人来才“和羞”而走,典型反映了李清照早期无忧无虑、天真烂漫、闲适富裕的少女生活,在意象选择上采用“秋千”、“花”、“露”、“轻衣”、“金钗”、“青梅”等,很容易勾起人们对少不更事,单纯美好生活的回忆,构成了诗一般的意境,读罢此词,读者自然而然联想到在阳光明媚、和风舒畅的春光中,词人于万紫千红之中着华丽衣饰,悠闲无忧之态跃然纸上;她还连用了“溜”、“走”、“回首”、“嗅”四个动作来刻画人物,这与意象的选择相得益彰,维肖维妙地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性格,很好表现李清照作为少女恬淡自得、心无旁挂的心境,又如《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
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
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这首写于李清照新婚初期,此时词人正处于新婚花好月圆、轻松浪漫、和谐无忧的氛围之中,她与丈夫明诚情意缠绵,情爱笃厚,作者连用“雪”、“寒梅”、“琼枝”、“香脸”、“玉人”、“明月”、“金尊”、“绿蚁”、“群花”等意象,折射了诗人在寒天腊月之中收到丈夫信后满怀喜悦,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心境,再如大家脍炙人口的《如梦令》二首: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作者采用了一系列意象,如“日”、“路”、“舟”、“藕花”、“鸥鹭”、“雨”、“风”、“酒”、“帘”、“海棠”等,以前诗词中的“风”、“雨”、“酒”往往与某种不幸事件或忧伤情绪相联系,而在李清照词中这些意象和作者天真开朗的心境以及自然环境结合的非常紧密,显得多么温和亲切,把一个率性女孩懒散自如的性格描写的多么逼真,意象的选择和内容的相契无间,体现得非常充分。同样的情景,在《减字木兰花》等词作中也很突出。
二
18岁的李清照匆匆结束了天真浪漫、无忧无虑的少女生活,嫁于金石考据家赵明诚,两人共同致力于金石考据,诗词相和,一时传为佳话,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写到:“……每获一书,好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两情依依,令人生羡,可惜好景不长,正当李清照沉醉在“泽畔东篱”“甘心老是乡”,期盼终老于青州之时,赵明诚却不甘寂寞重返仕途,撇下李清照一人,在《行香子》中,李清照委婉流露出她的哀怨,“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此后词作主题意蕴更多的是反映她作为情感丰富的女子渴望与丈夫厮守终生,而现在只能独守空房,受尽相思煎熬的心境,出现了“宝奁”、“酒”、“秋叶”、“烟雾”、“笺”、“雁”等易以寄托相思之情的新意象,由一位多情善感、情意缱绻的思妇再转而为凄清孤寂、幽怨哀婉的怨妇形象。如《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把它同年轻时的《如梦令》对比,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心境已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少女时出去划船是“兴尽晚回舟”,“惊起一滩鸥鹭”,何等洒脱自如,而这时期是满带幽怨:“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心里想的是“云中谁寄锦书来”相思之苦,忧愁之深达到了难以排遣的地步,以至“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又如《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俊,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思之苦,已使女词人“人比黄花瘦”,在这两首词中,同样出现了早期作品所没有的新意象,如“红藕”、“罗裳”、“兰舟”、“锦书”、“雁”、“月”、“西楼”、“眉头”、“心头”、“薄雾”、“浓云”、“半夜”、“酒”、“黄昏”、“黄花”等,这些颇有象征意义的新意象寄托了词人浓烈的相思和渴望与丈夫共渡朝夕,不愿长相分离的强烈愿望,字里行间渗透着词人欲说还休的埋怨之情,而又妙在“欲说还休,便又咽住,其味正无穷”(《白雨斋词话》),完全把内心感情寄托在周围自然景物和具有寄寓意味的“笺”、“楼”、“月”、“锦书”、“雁”“栏干”等意象之中,写的含蓄蕴藉、生动摇曳,既增加了词作的内蕴又与主题内容相契合,做到寓情于景,寄情于物。
三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赵明诚夫妇双双南渡,多年收集的书籍文物大多化为灰烬,更为不幸的是,两年后明诚病故,短短时间内李清照遭遇了国破家亡夫去世的连串不幸,孤苦无依,孑然一身。谁料祸不单行,又遭小吏张汝舟花言巧语骗婚,得手后即拳脚相加,极尽折磨之能事,为退婚约,李清照被判入狱两年,幸得友人相助,才得以脱险,这一经历无异于雪上加霜,更增添了作者孤寂幻灭之感,试看《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写得异常凄婉、沉郁,描写了词人从早晨到黄昏孤独寂寞、凄艳悲哀的情境,反映了作者南渡以后的凄苦生活和充满幻灭悲哀的内心世界,全词以14个充满悲苦色彩的叠字开头,排山倒海,如当头棒喝,发人深省,愁苦之深,令人心悸,词中更大量采用了“酒”、“风”、“雁”、“黄花”、“窗儿”、“黑夜”、“梧桐”、“细雨”等意象,国仇家恨的孤独感受呢喃而出,纵观全词,种种意象无不染上愁之色彩,充分体现了她后期的忧愤深沉的词格。又如《蝶恋花》: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在意象上选择了“泪”、“罗衣”、“酒盏”、“过雁”,其他如“残粉泪”、“枕”、“浓愁”“灯花”(《蝶恋花》),“独花”、“魂梦”(《浣溪沙》),“寒日”、“梧桐”、“霜”“茶”、“菊蕊”(《鹧鸪天》),“雾阁”、“羌管”(《临江仙》),“笛声”、“疏雨”、“萧萧地”、“吹箫人”(《孤雁儿》),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李清照不仅在意象的选择上更趋向于“残粉泪”、“过雁”“浓愁”、“细雨”等富有悲剧色彩的物件,在形容词的运用上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如“残”、“寒”、“独”,形容词和意象的结合是李清照晚年词作的一大特色,它们相辅为用,在为数众多的词作中塑造了孤苦无依、睹物伤神的老妇人形象,向我们传达了绵延不断的深哀巨痛。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清照后期词作中大量出现了“泪”这一意象,如《清平乐》“挪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充分反应了李清照晚年寂寞悲愤的苦难生活,真是一句一哽咽,字字滴泪,声声泣血,不忍卒读。
纵观李清照一生,早年娇羞活泼、生活安逸,对婚烟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其词多明丽清新、自然活泼,意象多选择自然景物、衣饰、闺中用品,虽有时对丈夫出仕不能朝夕相伴颇有不满,但大部分作品与意象选择相对应,反应了词人内心抑制不住的喜悦和留连于自然景物悠然自得的心境。青年多情善感,与丈夫情投意合、相濡以沫,但对丈夫经常在外颇有微词,在很多词作里委婉表达了这种不满和怨怒之情,意象选择上较多采用了“雁”、“笺”、“锦书”、“宝奁”等易于寄托情思的物件,既是对《诗经》以来比兴手法的继承,又对早期惯用的意象有所开拓。晚年悲哀愁苦,短短数年间李清照经历了诸多磨难,一代女词人最终只能以卖字为生,终日以泪洗脸,在愁苦和悲愤中渡过余生,这时期所惯用的意象多半是“寒日”、“雨”、“泪”、“愁”等,这些意象往往与生活中常见的象征悲剧的事物相联系,写尽了词人心理无限的悲痛和愤懑。这些意象看似平平淡淡,只将一个才女的心思娓娓道来,不惊不怒,却感人至深。
参考文献:
[1]杨敏如.李清照词浅论[J],《北师大学报》,1979,(5).
[2]王汝礼.李清照集校注[M],中华书局,1994.
作者简介:杨敏(1977-),男,四川阆中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传统文化传播学研究。梁佳(1981-),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