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云霞
摘要:农民增收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但是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幅始终徘徊不前,其原因既有客观性因素,又有体制性制约。在此前提下,探讨农民增收的新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农民增收;障碍因素;对策
增加农民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首要任务,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我国政府一直很重视增加农民收入的问题。从1990年起中央就开始抓增加农民收入工作。2004年中央做出的5年内取消农业税的决定更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由于我国固有体制和各种主客观障碍因素的存在,农民增收仍呈现出刻不容缓的趋势。
1当前农民增收缓慢的障碍因素分析
1.1体制性因素
1.1.1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工农二元产业结构的路子。这种政策导致城乡分离、工农分离、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产业结构单一、人口素质低下,是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主要症结所在,也是农民收入渠道拓展的最大障碍。
1.1.2农业投资需求压力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农业投资具有风险大,投资报酬率低等特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趋利性使投资流动方向的利润导向性明显,农业所需资金无法得到保障。在投资主体中,有能力对农业投资方向进行干涉的主要是政府。由于国家财政能力仍不雄厚,以及国民经济全局发展的需要,政府财政用于农业发展的份额从相当长时期看仍是十分有限的。
1.1.3“非组织化”现象普通存在。
我国农民虽然人口众多,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但主要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分散在全国的各地及各个角落,没有统一的组织或协会,无法形成价格同盟,不能像其他行业的业主一样,自发或自觉地组织起来,制定统一行业自律价格,避免盲目竞争,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1.1.4当前的土地制度存在弊端。
家庭承包责任制使土地被分割成小块难以采用规模化耕作手段,小农户与大市场、小生产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农户在资金投入、承担市场风险、把握新技术、提高管理水平上力量也十分薄弱。另外,土地分配权缺损也导致农户无法形成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长期预期,对土地的经营行为必然短期化。
1.2发展性因素
1.2.1加入WTO对农民增收的冲击。
加入WTO后,我国按照国际贸易规则,逐步开放了国内市场,只能通过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予以限制,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一些主要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导致国内农产品过剩,价格接近或超过国际市场,使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缺乏空间,抑制农民收入提高。
1.2.2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主要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农产品质量不高,名优产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1.3外部环境因素
1.3.1城市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
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企业大量减员分流,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机会骤减,体力劳动的就业岗位也有相当一部分被下岗失业人员所取代,加上受自身文化素质及技能因素的制约,农民进城增收的门路越来越窄。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这是造成农民增收困难的根本原因之一。
1.3.2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吸纳就业能力下降。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市场秩序日益规范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特点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加上国家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政策力度,使一些污染大、对生态损害严重、资源浪费大的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受到严重制约,许多乡镇企业不得不进行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因此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明显下降,很多乡镇企业打工的农民不得不重新加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行列,从而导致乡镇企业支撑农民增收的力度逐渐减弱。
1.4农民主体性因素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目前,我国每万人农业人口中科技人员不到4人,不足发达国家的五分之一,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相对低下,农村科技文化落后必然对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缺乏相应的接纳、消化、吸收能力,造成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和机械设备无法推广应用,从而影响农业科学生产水平和农业科技进步。同时,由于科学文化素质低下,许多农民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市场变化规律,把握市场需求,始终处于激烈竞争的弱势地位,导致其经济利益受损。
2当前农民增收的途径
2.1政策措施
2.1.1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促进农民收入增加。
合理调整国家资源分配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补贴是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距的有效方法。根据我国目前国情应尽快纠正国民收入“重城市轻农村”的分配偏向,增加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按照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要求,财政支出要重点向农村倾斜,使农民公平地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财政支农的最终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对农民的直接补贴的比重;致力于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来说,支农的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以保障农业稳定发展、高效运转;二是支持涉农服务体系的建设,因为它是实现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基础;三是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从而增加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业竞争力,这也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2.1.2实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我国目前农村的情况是土地规模普通偏小、流转困难,导致家庭经济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按照现行农村土地政策,在尊重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土地使用权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流转,使土地资产化,从而为出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增加土地资产的收益,这对于相当多的农户是增加收收入的一个捷径。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不仅可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形成集中规范化生产和实现合理的经营规模,还可使农民从上述土地流转形式中取得租金、转包费、入股分红、利息等财产转移性收入。地方政府要在政策上扶持建立“土地银行”等土地流转中介组织,帮助农户合理使用土地资产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2.1.3统筹规划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流。
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坚持城乡统筹,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战略高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全面的、多层次的规划,积极探索合理的区域分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形成合理的产业分流。
调整城乡就业结构,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应坚持把发育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作为调控的基点和方向,鼓励农民与城市居民平等竞争,以逐步消除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性。
2.2发展措施
2.2.1依靠农业科技力量以驱动农民增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随着我国主要农产品供求形势的根本性变化,农业竞争优势的发挥程度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程度,取决于农产品的加工增值程度。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从体制与机制上切实解决科教兴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在组织上把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专业化农业合作组织和农民四个基本方面有机地联结起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科技示范户。全面实施科技入户、测配方施肥、超级稻推广、农业标准化等工程,逐步形成县、乡、村、户四级联动、齐抓共管、规范运作的新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机制。
2.2.2切实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生猪母猪补贴、家电下乡补贴等农业补贴政策,落实退耕还林、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惠农政策,严格实行“一卡通”,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加强农民负担监管,防止农民负担反弹。
2.2.3完善农村教育体系,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在影响中国农村未来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口素质低下最为突出。农村人口的素质则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育观、农村人口的数量,而且直接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由于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很难适应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要求,也就必然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教育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思想水平,培养和发展农民技能的最佳途径,为此,必须夯实教育在农民增收问题解决系统中的基础性地位,提高整个农村教育水平,切实解决农村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贫困地区学龄青少年辍学率高、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和职业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民的生产技能。着力培养一批具有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和市场意识的新农民,以增强就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促使农民收入增加。
2.2.4整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这一组织形式适应了农业经济体制变革,是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建立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组织形式,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结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联合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实行种养加、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把农业与其相关联的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了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使农产品获得较高的附加值,使农民从中获得相应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