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涛 于清涛 肖 烨 李玉江
摘要: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变动特征和空间演进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行政力量等城市化推动因素探讨了山东省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关键词:城市化; 时空演变; 动力机制; 山东
1 山东省城市化时空演变特征
1.1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进入快速稳步增长阶段。从建国初期到现在,山东城镇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为缓慢发展增长阶段。1949~1957年城市化水平从6.6%上升到8.4%,提高了1.8个百分点。1958~197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因素影响,山东省城市化呈现波动增长的局面。1978~2000年,为城市化恢复和加速增长阶段。1982~1990年8年间山东城镇人口增加了888.65万,年均增长率为6.27%。1990年,山东城镇人口比重达到27.34%,接近30%,城镇化开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为城市化快速平稳发展阶段[1]。2006年,山东省城镇人口增长到4291.45万,城市化率为46.1%,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城市化速度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城市化发展的稳定性、发展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山东城市化发展的新特征。
1.2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明显。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政策观念等因素影响,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2],呈现出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自东向西城市化水平梯度递减的趋势 。2007年,东部8市城市化水平高出西部四个城市21.34个百分点。就17城市而言,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青岛市为63.9%,最低的菏泽市城市化仅为29.56%,仍然低于30%。目前山东省17个地市除了菏泽处于城市化初始阶段外,其他城市都处在加速发展阶段,其中青岛、济南和淄博三市的城市化水平已经高于60%,处于由加速发展阶段向成熟阶段转变阶段。
1.3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山东省逐渐改变了建国初期城市数量少、规模小的局面,发展成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大城市很好地发挥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中小城市是丰富和完善城镇体系的重要力量。在我省“大力推进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养重点镇,发展城市群,凸显城市带”的城市化发展方针下,到2005年,我省共有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5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8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11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84个,建制镇1194个,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金字塔”城市体系。
1.4多核心圈带状城市分布格局初步显现。建国以前,山东城市主要是分布在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青岛、淄博,呈现“三核一线”的布局,而鲁北、鲁西平原和鲁南山区城市稀少。
经过近60年的发展,山东不均衡的“三核一线”城市布局逐步演变为多核心圈带状城市分布格局[3],如图1所示:以青岛、烟台为核心的沿海城镇密集带城市化水平远远高于全省水平,城镇人口密集;以济南为主核心,淄博为副核的济南都市圈城镇密集区是山东中部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城镇人口密集区;以潍坊为主核,寿光、高密为副核的鲁东城镇密集区是链接山东东中部的重要城市带;以临沂、济宁为核心的鲁南城镇密集带是山东省南部的主要城镇人口密集区,对于今后促进山东省整体的城乡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5由“东中西梯度推进、竞相发展”向“一体带动、南北两翼齐飞”转变。改革开放后,山东推行了不均衡发展战略,优先发展区位优势明显的东部沿海城市。30年来,东部城市凭借优越的区位、交通、政策等优势条件,逐步发展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山东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西部地区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面对这种局面,我省实施了“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协调发展”个发展战略,加强东部对中西部的支援,引导东部继续领跑,促进中部快速崛起和西部跨越式赶超。东中西部城市化梯度推进,竞相发展的局面彰显山东城市化正在加速前进。本着放眼世界、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山东省改变了传统的东中西横向发展格局,提出了“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一体两翼”侧重于从“北中南”纵向坐标观察和思考问题,更深刻揭示了各城市间的内在联系,为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城市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山东省积极参与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启了新的思路。
2山东省城市化动力机制分析
2.1产业升级提供持续动力。山东省建国以来60年的城市发展进程是山东省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改革开放30年来山东城市加速发展的进程是山东省产业结构加速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的变化升级和城市发展有着相互促进,难以分割的关系[4]。山东城市化的发展实践证明,工业化对推动城市化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城市化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优势有所减小,第三产业在城市化中的作用日益突出。1978、2000、2006年的城市化率分别为13.3%、38.2%、46.1%,3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分别为33.3:52.9:13.8、14.8:49.7:35.5、9.7:57.7:32.6。由此可见,山东城市化水平提高与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2.2经济发展提供实力保障[5]。首先,经济增长促进城市空间集聚和规模扩展。经济的增长促进着城市化的发展,吸引了周边自然资源、资金、劳动力等向城市的空间聚集;是推动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动力。以山东省国内生产总值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代表经济增长及城市发展速度进行实证分析:1995~2000年山东省GDP年均增长率为10.93%,同期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率为4.20%,而2000~2006 GDP年均增长率为17.10%,同期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率为11.66%。其次,经济增长影响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城市发展,即经济增长→收入提高→消费需求模式的变化→产业结构演化→要素流动→城市化。
2.3改革开放提供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为山东经济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成为山东城市化发展的转折点,推动山东城市化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以来,外资对山东城市发展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在山东半岛城市化的作用尤为明显。山东特别是山东半岛地区的中小城市成为国际资本的集聚地。2006年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00亿美元。改革开放有利于山东与国际和国内城市进行交流合作,承接国外的产业转移,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吸纳更多的转移劳动力。目前,城市全球化已经成为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只有改革开放,继续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山东才能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城市建设、管理及经营理念,促进城市化加速前进。
2.4人口流动增添活力。人口的流动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两方面的有利影响:其一,为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提供了必需、丰足的人力资源,支撑了城市化的发展。其二,劳动力的流入必然增加城市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进而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繁荣了城市经济,为城市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山东省处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农村经济发展解放了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乡人口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城市建设和维护城市有序发展的有生力量。因此,人口流动会为城市化发展提供非常有利的“城市化人口红利期”。此外,人口流动过程是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过程,伴随和诱导着资本的流动、技术的扩散和信息的交流,促进其他要素在空间的集聚。
2.5政府政策把握发展方向。行政力量是城镇化发展最具中国特色的动力因素;山东城市化的发展轨迹也带有明显的行政主导印迹,城市化发展是与制度变迁和工业化进程交织在一起。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实施了撤县建市、撤乡扩镇政策,城镇数目大幅增加。据统计,仅从1982年到1990年的8年时间里,全省城镇数量就增加了183%,建制镇增加了近8倍。此外,政府通过城市规划进行城市化发展指导,对山东城镇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政府的规划对山东省城市的空间布局优化、规模体系和职能分类以及健康发展都起到了正确、合理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焕彩,杜昌祚.2006山东省城镇化发展报告[M]. 济南:黄河出版社,2006:4.
[2]赵玉杰.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区域差异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9(4):53-54.
[3]凌耀初.统筹城乡发展实施战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5:178.
[4]王君萍.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07,16:91.
[5]刘小青.城市化的经济动力与作用机理分析-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