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2009-03-10 09:50谢万杰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09年2期
关键词: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谢万杰

摘 要:为适应高校发展趋势和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应该加速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进程。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着手,结合我校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实践,探讨了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教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教务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9)03-0013-02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办学规模日益扩大、专业方向逐步分化、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尤其是学分制的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教学组织及其管理也日趋复杂化,教务管理不再是单纯的行政管理,它已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改进高校现有的教务管理模式,提高日常教务管理工作效率,教务管理必须走规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道路。[1] 即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系统是教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建立和完善教务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的教务管理是一项对准确度要求很高,却又非常繁琐的工作。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用手工来完成所有的教学计划、教务排课、考试和成绩管理、毕业审核等工作已经明显不能满足教学要求。为了保证教学工作能稳定、高效、经济的运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教务管理信息化成为必然趋势。[2] 通过完善管理信息化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现代化水平,使教务管理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1.信息化有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全要素管理

教学系统由许多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既包括培养计划,又包括培养过程;既包括施教者,又包括受教者;既包括教学硬件设施,又包括教学信息、教学环境等软因素。教学管理应将所有这些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科学合理地组织起来,这就把教学管理从教学计划、学生选课、课程安排、成绩统计等一般的事务性管理扩展为学生个性化管理、师资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等在内的全要素管理。

2.信息化有助于实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管理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是一个过程,一门科目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过程,各项教学任务从布置到落实是一个过程,各项教学改革从酝酿到显效也是一个过程。信息化的实现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做到有始有终首尾相接,从做出计划,到组织设施,到结果控制,到信息反馈,成为一个个相对完整的连续封闭的回路,成为有效的管理过程。[3]

二、我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实践

我校目前使用的是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该系统采用C/S(客户机/服务器)和B/S(浏览器/服务器)方式相结合的网络平台模式,将整个系统划分为校级教务,二级学院教务,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三个级别。其中,校级教务、二级学院教务采用C/S方式,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使用B/S方式;前者是为了实现系统的权限分配,而后者更注重操作的方便性。

经过多年本土化的运作和改进,该系统已经整合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学生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理和毕业生管理等。

1.校级教务的功能和职责。积极协调和搭建一体化的公共课平台,规范各专业培养方案。统筹全校的教学计划,宏观调控全校教师资源、教室资源,通过课程归属分化全校教学任务。发布全院性的教务通告,及时接收和处理各类申请。组织学生自主选课,安排全校公共考试和期末考试周的集中考试。实现全院学生的成绩库和学籍库的维护和管理等。

2.二级学院教务的功能和职责。负责本学院教学任务的安排和教材需求的统计上报。完成本学院日常教务信息的发布或转发。安排本学院分散考试,查询和统计本学院所有学生成绩。实现毕业设计的网上申报选题和跟踪管理。组织本学院毕业资格审查等。

3.教师、学生和教辅人员等的功能和职责。教师部分:查看教务通告和教师课表,调停课或开设全院选修课的网上申请,考试成绩的录入,毕设进程的在线管理等。学生部分:查看教务通告和学生课表,网上选课和全校性公共考试的在线报名。查看已修课程的成绩和学分等。教辅人员部分:查看教务通告,查询和统计本学院各教学班的成绩总体分布等。

三、基于校园网的教务管理系统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务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信息。教务管理系统以单个学生为管理对象,打破了以行政班级为管理对象的传统管理模式,使以自主选课为基础的学分制的教学管理理念和方法得以实现。

1.引入教务管理系统,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延续性。现行的教学管理数据,只需通过特定权限的账号直接网上录入,存储到统一的数据服务器中。过程不再经过其他人,有效地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而数据库的引入,不仅使各类数据的输出和统计变得既准确又简单,更有效地保证了历史数据的延续性。

2.引入教务管理系统,确保了教学组织的严谨有序、公开透明。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全体教师、学生和教务人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可根据自己的权限,查看相关教学信息和数据的功能,从而使得教学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更及时、方便和高效。同时由于系统的实时性和开放性,对数据的修改使得某些有暗箱操作可能的环节在系统的规范下显得更公开透明。

3.引入教务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信息的交换。原有的教学管理所涉及的各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所拥有的教学信息也是单独的,信息的交互、反馈、处理需要经过繁杂的人工传递和审批,对于紧急的事务难以及时处理;现在,实现教务信息化管理后,充分利用网络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解决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要求。

4.引入教务管理系统,有助于全体师生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互联网技术应用到教务管理中后,不仅教务工作人员需要适应和掌握网络化和无纸化管理模式;而且由于教务系统的广泛应用,在无形中对广大师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从这个层面上讲,教务管理系统也是拓展广大师生信息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

四、教务管理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学校的总体协调,以及各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通力协作。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教务管理系统并进入正常运行,为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转,还需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注意与传统管理方式的整合

教务管理信息化能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但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常用的纸质化留档要有选择地保留。对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管理文件和重要汇总数据要做好纸质化备份和分类保存,使保留下来的材料既简明又不失指导性和回朔性。不要过分依赖电子公告,对有些重要或时效性很强的教务信息,要当面对师生做进一步强调或做进一步解释。及时地面对面沟通往往能使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易行,同时又能加深师生员工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是现代网络媒体所无法替代的。

2.重视系统的安全性

建成后的教务管理数据库是教务信息的枢纽,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全校教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所以要重点防范来自网络上对软件和数据的破坏。[4] 服务器的系统更新、数据维护、权限变更等日常管理要实行专人负责;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定时备份,以防万一。加强对拥有不同管理权限的教务管理人员和老师的安全教育,防止密码或内部教务信息外泄。同时,对有些操作可实行临时性密码管理,如期末成绩录入密码,任课教师一旦录入成绩并经过核实提交后,成绩录入密码自动失效。

3.实现系统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教务管理信息化要立足于长期发展,就应具有开放性、可拓展性。不管是自主开发还是引进移植,都应采用结构化、层次化架构的硬件平台和兼容性强、功能模块化的软件系统平台。只有通过长期滚动的资金投入和教务管理人员的有效培训,并在实际使用中带动系统的完善和升级,才能使之更符合学校教务管理的实际情况,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邵冬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9).

[2]沈莉.高校教务管理系统信息化的建设的思考[J].科技交流,2007(3).

[3]邱文教.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6(11).

[4]高强.浅谈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J].常熟高专学报,2002(11).

猜你喜欢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关于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有关开设跨文化课程优化教务管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