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波
“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顿口出此言,不知是天才的谦逊,还是故作矜持并另有所指。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的巨人名单里,肯定没有约翰•弗拉姆斯蒂德这个名字。
然而,牛顿的确曾站在他的肩膀上,并一度称他为“世上最严谨的观测者”。
1675年,弗拉姆斯蒂德被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任命为首位皇家天文学家,在一个小山包上负责创建了格林威治天文台,并担任台长。随后,他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不过,这位29岁的台长,日子并不好过。
创建天文台时,国王给了500英镑,并答应每年给他100英镑的薪水。缴完税后,弗拉姆斯蒂德需要用剩下的90英镑购置仪器和支付两位助手的薪水,手头非常拮据。
无奈之下,台长在观测之余,不得不去30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兼任教师,以教书的收入购置设备并支付其中一位助手的薪水。
尽管艰辛不已,但他乐此不疲,因为进行天文观测,是他童年至今不曾泯灭的乐趣。
生于富商家庭的弗拉姆斯蒂德,3岁时便丧母。失去母爱后,他不仅体弱多病,而且脾气暴躁,缺乏幽默感,喜欢离群索居。
他的关节,一直备受风湿性疾病折磨。14岁那年,他又在洗澡时着凉生病,且久治不愈。两年后,他不得不退学回家休养。正是在家乡,这个16岁的少年观察到日食,就此与几个主要的天文学家通信。
但他的天文爱好,遭到富商父亲极力反对。在父亲看来,儿子多病,不宜干这事。不仅如此,父亲还决定不送他进大学。这令弗拉姆斯蒂德非常失望。
1665年,失望的弗拉姆斯蒂德被送到爱尔兰治疗,但他发现,治疗毫不奏效,反倒是聚精会神研究天文知识时,病痛有所缓解。
好学的年轻人最终进入剑桥的耶稣学院学习,并在1671年开始自己的系统观测工作。4年后,他则彻底把家安在了天文台,坚持每天观察,基本不下山。父亲去世时留下的一笔遗产,也全被他用来购置仪器。
1676年后的15年里,这个单身汉进行了两万多次观测,成就了史上第一本精确的天象目录。
直到1692年,46岁的弗拉姆斯蒂德才娶了一位23岁的女士为妻。不过,甜蜜的爱情,并没有让他的性格变得温和。
“我看不起一个只会用蠢法讨人喜欢,又笨拙地搬弄是非的人。”在结婚当年致牛顿的信里,他毫不掩饰地写道。
而这个他“看不起”的人,正是牛顿的好友、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刻板而朴实的天文台台长,厌恶哈雷的浮夸和放荡不羁。在他眼里,这个资助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人,“既无才干,也不正直”。
也正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让弗拉姆斯蒂德和牛顿,由相互称颂到反唇相讥。
在1681年频繁来往的书信里,两人不吝赞扬之辞。牛顿从弗拉姆斯蒂德这里,获得了最新的观测资料,为自己书中的理论,提供了足够的观测数据支持。
6年后,该书第一版的出版,则令弗拉姆斯蒂德颇为不快。因为他慷慨提供观测资料,协助牛顿发现新理论,可对方在书里并没提及。
不过,1694年夏天,牛顿乘船沿泰晤士河而下,首次到天文台向弗拉姆斯蒂德索要观测资料和此后多次写信索取资料时,他还是满足了牛顿的要求。
只是功成名就的牛顿,已难以容忍资料中的错误,对台长那观测和计算量极为庞大的工作,由批评变成了羞辱。
这也令弗拉姆斯蒂德最初对牛顿的崇高敬意,最后只剩下私人笔记里“急躁、做作、残酷、傲慢”几个词。
童年生活与对方惊人相似的牛顿,性格上也同样“对批评过于敏感”。
在牛顿担任皇家学会主席后,几乎所有成员都听命于他,弗拉姆斯蒂德却敢公开叫板。1709年,当后者逾期未缴纳会费时,牛顿立即将他从会员名册中去除。
3年后,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牛顿更是联手哈雷,未经观测者本人同意,擅自出版了弗拉姆斯蒂德以毕生精力观测得到的星图。而追求完美的天文台台长认为,这些星图尚不够完整,还没到出版的时候。
弗拉姆斯蒂德一边宣称被盗版的书“走样且被糟蹋了”,一边买回市场上全部大约300本书,在天文台付之一炬,“为至上的真理做祭品”。
临死前,在自己即将出版的《英国天文研究》序中,弗拉姆斯蒂德严厉批评了牛顿。序文最终被压制。而他去世116年后,他的传记在1835年出版时,仍有人郑重要求删除传记里有损牛顿人格的表述。此时牛顿也已去世108个年头。
更为讽刺的是,正是被他称为“懒惰而又恶劣的小偷”的哈雷,在他去世后继任了天文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