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山》的审美之维

2009-03-09 04:05
山花 2009年2期
关键词:巴塞尔爵士小说

刘 浩

一引言

加尔文诺曾在他的小说中写道“当我们发现这个曾经似乎是一切奇迹的聚合体的‘帝国如今已是苍茫一片凌乱的废墟,发现腐败的坏疽无处不在,以致人类的‘神杖亦无能为力,发现与敌人搏斗的胜利却使人类成为毁灭的‘后裔时,那是个令人绝望的时刻。”他的这番话表达了二战后美国民众对世界和美国社会的绝望,是那个时期社会的真实反映。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人们逐渐将他们的认识建立在科学知识,信息技术之上,一些人甚至企图抛弃传统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价值观及美学标准。如果审视一下五、六十年代的世界,会发现这种变化源自于人们在二战及以后的地区冲突中所经受的不幸。纳粹在二战中的暴力,以及原子弹爆炸所产生的影响是人们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幻觉并变得不知所措,以至于颠覆了人们对于上帝的传统信仰。除了二战的影响,发生于二战之后的中东冲突,以及美国本土的马丁路的金被害,肯尼迪遇刺更是枪杀了人们的安全感和对人类的信任感,甚至生存的价值观。另一个加深美国人这种不安全感的是越战,这场战争使58,000名美国士兵丧生,303,000名受伤。人们开始怀疑社会道德标准和价值判断的根本,也不再严肃关心社会、历史、和道德。在反映社会的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后现代派小说,正是这样一种社会政治背景的产物。

后现代主义的作家们在他们的作品中不再承担艺术家应该承担的神圣的社会责任,他们展示给读者的是更多的幻觉、暴力、颓废和死亡,显现出生活的非理想化,突出了表达自我的渴望。在作品中写作的内容被形式所取代,语言试验和语言游戏可以在几乎所有后现代派中找到踪迹。作家们通过合并形式,混合各种领域来打破一切可能洞察到的语篇限制,他们不断解构传统小说创作的原则,形成了自己的表现手法,如戏仿、拼贴、蒙太奇、黑色幽默和迷宫等。在所有后现代主义作家中,唐纳德巴萨尔姆以他对原著戏仿和解构的《白雪公主》而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代表性的人物。他曾进行了很多文学试验来革新小说,而这种革新确立了他在短篇小说中的永久地位。在著名的《白雪公主》中他使用诸如戏仿、拼贴、碎片等写作技巧描写了人们熟悉的普通民众的生活,使读者以荒诞的方式来看待生活的本质。而收录在《城市生活》中的《玻璃山》则进行更大胆的试验,彻底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

《玻璃山》源于一个古老的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从前有个国王喜欢打猎,有一天他猎到了一个野人,他把野人关在一个笼子里,并发誓谁把野人放了的话将被处死。但他唯一的小王子在他外出的时候把野人放了,野人允诺将来会报答他。国王回来后大发雷霆,命令侍卫把王子处死,但侍卫们在森林里偷偷把王子放了,王子逃到了另一个国度。王子后来在野人的帮助下,爬到玻璃山顶,赢得了公主的芳心,回到了家乡,与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童话讲述的是传统的公主与王子的故事,充满了人们对公主王子生活的美好想象。唐纳德·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对古老的童话以后现代的手法进行了改写,他不仅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内部形态和结构,而且以反体裁的形式消解传统的叙事技巧,赋予了这个古老传说新的寓意,使小说从不同的维度折射作者的内心世界。

二、游戏的语言与荒谬的现实

巴塞尔姆在《玻璃山》中将小说所有的句子从1-100作了编序。这种反传统的游戏般的叙事形式,看似荒诞,然而读者在这有序的序号之下却可以体味出作者意欲抨击的无序世界。五十年代以来,战争对人类的屠杀摧毁了上帝在人们心中所建立的物质与精神的平衡;此外,科技发展加快了社会进步的步伐,同时,前苏联和美国之间的核战争一触即发。所有这些在心理上带给人们动荡和不安,人们开始在不多变化的时代中迷失自我。他们行为举止逐渐抛弃了传统的色彩。“正如菲兹杰拉德在小说中描绘的‘爵士乐时代一样,人们看见的净是现代化的、以消费为中心的生活文化,以前勤俭创业,以经济成就为生活目标的价值取向已被休闲生活、玩乐、个人魅力的需求所代替。最受人崇拜的不是科学家、商人或政治家,而是一些职业运动员、娱乐圈的‘星座,‘消费的偶像取代了‘生产的偶像。丧失传统方向的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个人享乐的追求,意味着对传统道德的放弃”。巴塞尔姆小说中的句子序列可以看作是对这个变得越来越无序的真实世界的讽刺,也是作者内心试图从现实世界挣脱的迷茫和混乱的表现。对传统小说文本形式的推翻是后现代主义作家的特点之一,除了唐纳德,其他如罗伯特·库佛在他的《保姆》,唐纳德·苏肯尼克在他的《鸟》等作品中也以反传统的文本形式令读者感到震惊。

除了从文章结构和叙事手法上作尝试,巴塞尔姆也试着从细节上制造游戏的感觉。常识上理智的人不会去思考狗屎的颜色,巴塞尔姆却做了栩栩如生的描述:“人行道上满是颜色绚丽的狗屎:土黄、棕土色、铁黄色、深赭、铬绿、象牙黑、茜草玫瑰红。”作者并不是丧失理智,当然并不真正想要讨论狗屎的颜色,这些奇怪的描写之下,实际上是作者对那个荒诞社会的嘲讽另一个奇怪的描写是第63句那些骑士的名字:“下列骑士登山时失败了,正在尸体堆里呻吟:贾尔斯·吉尔福德爵士、亨利·洛弗尔爵士、艾伯特·丹尼爵士、尼古拉斯·沃克斯爵士、帕特里克·格里福德爵士、吉斯伯恩·高尔爵士、托马斯·格雷爵士、彼得·科尔维尔爵士、约翰·布伦特爵士、里查德·弗农爵士、沃尔特·威洛比爵士、斯蒂芬·斯皮尔爵士、罗杰·福尔康布里奇爵士、克拉伦斯·沃恩爵士、休伯特·拉特克利夫爵士、詹姆斯·蒂勒尔爵士、沃尔特·赫伯特爵士、罗伯特·布雷肯伯里爵士、莱昂内尔·博福特爵士以及其他许多人。”和对那些狗屎颜色的描写相似,这些名字也是作者刻意纠缠于细节,给读者一种过于真实的莫名其妙的感觉,而实际上这些都是巴塞尔姆的文字游戏,这些细节上的文字游戏一方面是对于作品非现实性的充满想象力的暗示;另一方面暗示着存在的荒谬性。实际上,后现代作家们正是“指望在写作本身的探索过程中逐渐建立起自身的意义。价值来源于虚构;意义产生于语言符号的差异,即符号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效果。因此,写作(特别是虚构文本的写作)仅仅是一种语言游戏。”

三、过度的真实与现实的讽刺

小说中五次穿插使用了引语,这些引语或者是出自名家,或者是来源于词典、书籍,给读者以看似严谨的态度,特别是66句:“‘多亏人人都具有自信的智慧,平静在本国才处于支配地位。(蓬皮杜先生语)”这种煞有介事的引语用现实和幻想的对比突出了小说的荒诞性,揭露了现实生活的虚伪,现代人自以为是的科技发明变成了战场上的杀人武器,成了毁灭人类的原子弹,这个世界已难寻平静。小说在82句提到了邦迪。“82,我忘了带邦迪牌创可贴。83,当那头雄鹰把它的尖利的爪子扎进我的娇嫩皮肤时——84,我该赶回去拿邦迪牌创可贴吗?”邦迪是现代生活中的物品,只适用于

很小的创口治疗,出现在这个童话场景中则充满了讽刺的意味,也是作者对现代生活的蔑视:现代的物质文明在人们追求传统价值中的无助和无用。

此外,63句中骑士们的名字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传统故事中骑士和公主的故事:克服一切困难,追求幸福生活的大团圆式的故事。小说中过度真实的姓名描写,引起了读者对传统价值的期望,但小说重写了传统的故事,主人公一边在追求他的目标,一边却又在拆毁它,以“我把这美丽的公主头朝下地扔下山去给我的那些相识”这样出人意料举止来结束故事,扰乱了传统故事的真假值,使传统和现实之间产生巨大的落差。巴塞尔姆把世界理解为荒诞不经,不可理喻,悲观至极后,只是引读者一笑,暗示着对生存荒谬的忍受,因为它是世界不可改变的一部分。巴塞尔姆不是用古典情节来显示某些持久的人类价值与关怀所在,而是颠覆古典,以黑色幽默处理真实世界中的无奈。

四、蒙太奇的意识流动

传统的写作通常以时间或空间为顺序展开故事情节,与此不同的是,《玻璃山》用作者的意识流动来引导读者,强化了荒诞的色彩。

小说中第7、20、42、52、68、77、90句反复叙述主人公在攀登过程中使用橡皮拔子的场景,每当这种描写出现时,主人公的思绪往往已经脱离了攀登玻璃山这个中心。如第7句前写道“我在这一带地方是个新人。然而我有些熟人。”20句前则在描写山顶之上的景象,42句前充斥着主人公的“熟人们”冷漠的议论,凡此种种,在此后的叙述中作者都用主人公这种艰辛的攀登将读者从另一场景拉回。巴塞尔姆用这种蒙太奇的手法将这些在内容上并无直接联系,处于不同时空层次的画面和场景衔接起来,增强对读者的感官刺激,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在57句之后蒙太奇场景中,主人公已幻化在探寻某种象征性的东西而不是简单地攀登一座玻璃山。在此,作者的思路也一步一步远离现实世界,读者可以洞察到思维的跳跃;此一时是现实世界,彼一时又是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从79句开始,“我回顾了一下进入城堡的传统方式”,作者完全抛弃了现实世界,思想在他的城堡和象征之间漂流,使读者也完全陷入童话世界之中。这种将意识的流动和现实相混合的方式来讲故事,使读者产生不确定和荒诞的感觉,这其实也正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哈桑认为:“不确定性”是中心和本质消解后的产物。这种“不确定性将一切存在的事物都纳入总体的怀疑之中,构成对一切事物的消解,也就是对一切权威和发行的消解。”小说中主人公在自问攀登的意义后,找到了答案:“人们今天的更为坚强的自我仍然需要象征吗?”这也正是对代表传统价值的公主的怀疑,也才会有“我把这美丽的公主头朝下地扔下山去给我的那些相识。他们是可以信任的,会好好对付她。”的结尾。

由于巴塞尔姆的代表性,他的作品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对象。本文从语言游戏,过度真实的嘲讽及黑色幽默的角度解析巴塞尔姆的《玻璃山》所展示的后现代之美,揭示作者所解构和建构的世界。

猜你喜欢
巴塞尔爵士小说
2023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格莱斯顿画廊展位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听音乐也能如此简单 Rogers乐爵士|LA502网络音箱
多元市场下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
巴塞尔Parterre One多功能休闲空间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巴塞尔:莱茵河畔的博物馆之城
春的灵感(爵士钢琴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