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教师健康的心理

2009-03-08 02:37邓媛媛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邓媛媛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师的健康心理是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才的可靠保证。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在人类进步发展的历史长河里,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播、思想品质的培育探索、新知识的启迪,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1.教师心理健康有利于塑造学生人格。教师所具有的个性品质不仅影响教育和教育效果,而且还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及学习水平的提高。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用自己健康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这是作为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2.教师心理健康是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创造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关系到教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教师必须以一个德才兼备、心理健康的人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对学生不仅要“授业解惑”,而且要做学生的领路人,使其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3.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决定者,是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推动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情境、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课堂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等工作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唯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愉快而有效地胜任这日复一日的大量而又复杂的教学工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标。

二、目前教师心理现状分析

1.教育体制给教师带来了心理压力。研究表明,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正进行着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而改革势必触动方方面面的利益。伴随着这一改革进程,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有的教师能适应形势需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但也应该承认,一些心理比较脆弱的教师往往因压力过度而导致心理危机。如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不少教师仍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把文化知识成绩好的学生当成人才。教师只顾教书,忽略了育人,忽视了为人师表的职业修养。有的教师性情暴躁,不讲方法;还有不少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自己却仍不自知。这些做法都给教师带来了心理压力,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2.过重的工作压力挤压扭曲了教师的心理空间。“我一向不服输,过去工作再苦再累我都能忍受,可近来不知何故我开始变得脆弱,多虑。常常是事情还没开始做,便事先设想出多种后果,老是担心教不好课程,担心教学质量上不去,担心最后考不过人家。导致整日惶恐不安,心绪不宁,几乎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种议论在学校常能听到,反映出当前在教学任务繁重、升学压力过大、工作超负荷的现实情况下,许多中小学教师真实的生存状态。

3.付出与获取的反差造成心理矛盾。中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付出劳动很多,但由于文凭、职称、收入等实际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使一些教师感到困惑。虽然近年来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有了很大提高,但还远未达到较理想的程度。很多教师与自己的同学、朋友相比,收入、住房都逊人一等,内心很不平衡。

三、维护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措施

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自然是复杂多样的,其维护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多方面的工程,可从以下三方面维护:

1.内因是基础,从自身着手。

(1)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是一个心理健康教师应具有的重要特征,是预防和减轻心理压力的前提。它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全面了解,正确评价,乐于接纳。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优势,并不因此而孤芳自赏、自高自大、盲目乐观;又看到自己的缺点、劣势,并不因此而自惭形秽、自怨自艾、自我苛求。二是认同自己的职业角色,做到敬业爱岗,淡泊名利,勤奋工作。

(2)合理调节不良情绪。中小学教师在压力情景中会产生各种消极的情绪反应。从心理卫生学的角度讲,教师应承认自己的消极情绪,接受压力事实,而不要掩饰它,并学会用恰当的方法排解。要善待自己,要帮助自己,因为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一切外部的帮助都是间接的,都只能通过个人的自我调整才起作用。

(3)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意志品质。乐观是促进身心健康的一剂良药。积极稳定的情绪、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志。

(4)主动学习,迎接挑战。社会飞速发展,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

2.学校是缓解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支撑。

(1)学校应多关心体贴教师。学校作为教师的领导者,要多关心下属,充分信任、理解、尊重、关心教师的疾苦。学校领导的信任与理解,在很大程度上能让教师感受到温暖,消除心中的苦闷,调节自我心态,并振作起来奋力工作。合理地处理好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能有效克服教师的心理疾病。

(2)学校应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①学校应完善管理体系。学校管理要切实实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的特点。要改善管理观念,加强领导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与联系,建立良好的关系,接受教师的提议;②学校应加强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购置娱乐设备、体育设施、提倡教师娱乐、运动、关注教师身心的发展;③加强学校心理环境建设,努力营造一种互相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的民主宽松的“情感校园”,使教师置身其中有一种安全感、亲近感。

3.全社会一起关心教师心理健康。

(1)给教师营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全社会都应从关心教育的高度来关心教师,政府部门应加大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减轻教师的经济负担,不要让教师身心两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更新管理观念,提高管理水平,尽可能地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要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与评比,使广大教师从琐碎的事物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教学。

(2)建立、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表现出来的社会联系。研究表明,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个人,其心理健康水平更高,挫折承受力和社会适应力更强,在社会生活中更成功。因此,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与领导的关系和同事关系,而且要打破封闭在学校范围内的生活方式,广泛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活动,建立更广泛的社会联系。

总之,心理教育是21世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而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则是这一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证。在当前的社会竞争、压力下,要充分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工作。让全社会来关注教师,关注学生吧!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学校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学校推介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炒股心理错觉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