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扣银
[摘 要]在美术作业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突出“开放性”、“互动性”、“发展性”、“激励性”,开展好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作品“展评”等活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美术教学 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最讲究艺术,也最易被教师忽视。美术作为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艺术,其作品评价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对”、“错”可言,只有“好”、“坏”之分。同时,传统美术评价手段存在诸多不足:价值评判主体单一化,评价标准成人化,评价手段简单化,评判效应短期化。如果不讲究评价艺术,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在美术作业的评价中,注意突出以下四点:
一、突出“开放性”,引导学生“自评”
这是作业评价的初始阶段。学生的画作在成人看来也许很幼稚,但对学生而言,每一幅画都有他们自己的“理由”。传统美术评价评判主体单一化,往往是由教师评价优劣、好坏,而看不到学生对自己画作的评价。因此,在美术教学的作业评价环节中应突出“开放性”,要引导学生自评,让他们言说自己的创意,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化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这种“开放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参与面广,二是评价面广。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展“自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从美术教学的不同层面(构图、色彩、造型、意境、审美等)上,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反思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享受艺术创作的乐趣和体验。“自评”能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地理解,能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审美和认知水平及其它各方面的能力 ,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防止单纯的“他评”方式所造成的对立情绪,从而提高评价效果。
二、强化“互动性”,开展小组“互评”
这是作业评价的扩展阶段。开展小组“互评”,让学生根据教学目标要求,运用掌握的美术知识理论和技能技法,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独立评价,去发现和欣赏作品中美的因素,进而充分展示出作品的创作意图、精巧构思、技能技法、主题思想等。小组的交流与沟通、集体互助,避免了传统评价“只见点、不见面,评价标准成人化”的缺陷,变传统评价中师生单向交流为立体交流。小组互评,可以让每一个学生在群体中正确评价自己,并在互评的过程中获得自尊感的满足,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探索能力,提高比较、鉴别、欣赏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唤起学生对团队的认同与向心力,让学生在合作中共学、乐学、善学,推动其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三、坚持“发展性”,突出教师“点评”
这是作业评价的提高阶段。一是突出评价的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每个学生留下一定的发展空间,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作业,充分肯定每个个体的进步;要弱化“甄别选拔”,循循善诱,富于启发,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追求新颖独特、不落俗套的艺术风格,把真情和美育综合为一体,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学习环境。二是突出指导的建设性。学生的美术作业是一件个性化的作品,学生绘画的能力与特征与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性格爱好、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密不可分。在评价他们的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审美趣味的个性化特征,注意因势利导,补充、修正学生的评价,使之实现更高层次的发展。教师在“点评”时,应该采取层次丰富、灵活性强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创作个性的发挥,并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考虑,找出作业中的闪光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注重“激励性”,组织作品“展评”
这是作业评价的延续阶段。长期以来,作业评价的时效往往局限于课内,而评价的延续效应往往不足,使作业评价这一成功教育平台的功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有必要开展学生作品“展评”,借助橱窗展示、对外参赛、个性博客等形式,把优秀的或进步快的学生作品以不同形式展示出来。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不断用好的作品替换旧的作品,激励学生追求更优、更高的境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充分发挥作业评价的激励功能,调动学生比学赶超,以增强其好学上进的动力。对课堂教学而言,通过“展评”,实现了课堂评价效应的延续化;对于单个学生而言,实现了一个时段内学习评价的延续化。通过展评,以学生的优秀作业为范例,鼓励全体同学向优秀看齐,向高峰攀登。
评价的目的是找优点,找生长点。在美术作业的评价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评价的方式方法,才能激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