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绿江
天长市水稻大田生产中,危害水稻的主要病害是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虫害是二化螟(钻心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农业生产中,只要把这“三虫三病”防治好,秋后水稻就能获得丰收。
1发生特点
1.1病害
1.1.1稻瘟病。稻瘟病主要危害水稻中上部叶片和穗部。水稻苗床时即可发生,移栽后也有发生,尤其粳稻容易感病。近年来。天长市种植的两系优质籼稻也容易感染稻瘟病。稻瘟病的田间危害症状表现为:秧苗植株矮小。叶片浓绿。当叶片出现最典型的菱形、椭圆形急性病斑时。就会传播扩散,蔓延危害;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外有淡黄色晕圈,多时连成大片,严重时整株死亡,秧苗拔出闻有臭味。后期成熟前,稻瘟病表现为穗颈瘟。穗颈瘟发生时,枝秆易折断,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损失严重。
1.1.2纹枯病。纹枯病是天长市水稻病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发病频率最高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几乎天长市种植的所有水稻品种都会发生这种病害。病原无性世代主要危害植株中下部叶鞘,其次是叶片,叶鞘染病初期在近水面处产生水浸状暗绿色小斑,后菌丝渐扩大为椭圆形,边缘绿色,中部灰色。叶片很快腐烂死亡,人在田间操作走动时常有病死叶片缠绕腿脚。田间肥水条件好、排水不畅、生长嫩绿、封行早、搁田晒田未晒好、田间湿度大的田块容易发生,发病时菌丝从植株中下部茎秆开始危害,隐蔽性大,严重时会表现在植株上郝叶片,后期容易造成水稻植株倒伏,因而影响产量。
1.1.3稻曲病。稻曲病发生在穗部,是一种真菌性稻粒病害。受害谷粒内形成菌丝后彩大,内外颖裂开,露出淡黄色块状物。气象条件对稻曲病病菌的发育和侵染影响较大。在水稻扬花期如遇连续阴雨天气、雨量偏大、田间湿度大、日照少时发病重,直接影响稻谷产量和品质。
1.2虫害
1.2.1二化螟(钻心虫)。在天长市稻茬、茭白、杂草中越冬,越冬基数(存活率)的高低受气候影响大,因此破坏二化螟的越冬场所就能降低螟虫的越冬成活率。苗期危害会造成水稻枯鞘、枯心,后期造成枯白穗。天长市1代二化螟的防治时间在5月底至6月初,6月中旬至下旬秧苗移栽到大田后再防治1遍;2代在破口期前10~12d。田间水稻植株出现枯鞘初期用药为佳。
1.2.2稻纵卷叶螟。主要为南方迁飞性害虫,天长市水稻主要受四(2)代和五(3)代害虫为害,尤其以五(3)代稻纵卷叶螟危害最为严重。五(3)代稻纵卷叶螟直接为害水稻最后3片功能叶(倒3叶、倒2叶、旗叶);根据科学测算,稻谷产量95%以上的养分都是由水稻这3片功能叶提供的。因此,防治五(3)代稻纵卷叶螟,保护水稻最后3片功能叶,是保证水稻产量的关键。
1.2.3稻飞虱。稻飞虱有2种,一是灰飞虱,个体较小,在当地越冬,小麦收获以后迁飞到早栽的秧田,危害不大。但它是传播病毒的害虫,玉米粗缩病、水稻条纹叶枯病、水稻黑叶矮缩病都是由它传播病毒危害造成的。在防治策略上,应通过治虫达到控制病害蔓延危害的目的。天长市4月中旬小麦抽穗,结合防治小麦穗蚜的同时兼治灰飞虱,减少麦田虫源基数。二是褐飞虱,天长市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发生,由于南方台风频繁过境,褐飞虱随着强台风气流迁飞,迫降于天长市。这种飞虱个体较大,危害较大,繁殖快。隐蔽性强,具有暴发性,危害严重时田间水稻植株会出现冒穿、黄塘现象,甚至绝收。
2防治技术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策略上,耍做到综合防治。采用农业措施,如选用抗病虫品种,减少侵染源,改进施肥技术,加强水浆管理;采用物理防治,如黑光灯诱蛾等。同时,还要做好药剂防治工作,用药时间以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届为好.这样能避免中午高温蒸发量大,以减少用药量,并提高药效。
2.1病害防治
2.1.1稻瘟病。稻叶瘟发生的早期就要防治2~3次;穗颈瘟要着重进行保护性防治,在水稻破口前5d防治1次,重发区齐穗期再防治1次,如阴雨连绵,灌浆期最好还要防冶1次。用好艳(75%三环唑)600g/hm~对水750kg喷雾,连续喷2次,可添加春雷霉素、有机硅,效果会更好。
2.1.2水稻纹枯病。用爱苗150mL/hm2或12.5%井·蜡芽1 500mL/hm2加大对水量,喷在植株中下部。连续用药2次,间隔7~10d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1.3稻曲病。最佳预防时间是在水稻破口前10~15d.用12.5%井-蜡芽1 500mL/hm2或5%井冈霉素2250mL/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