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志健
《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中学的课程之一.《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然而,网络中的内容良莠不齐,既有适合学生、开拓学生视野的相关知识内容,也有不健康的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等.而社会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的高科技犯罪的消息也日益增多.这些都给学生以不良的负面影响,因此防微杜渐、因势利导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成为信息技术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方面.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及做法.
一、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在讲授计算机发展简史时,对比我国和国外计算机研制的时间,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研制计算机时间相对较短,但在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银河、曙光系列.例如,2008年6月,曙光5000——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研制并应用超过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曙光5000获得了Linpack实测180.6TFlops,效率77.4%的性能,当之无愧成为中国最快的高性能计算机,同时也成为当前世界上可运行Windows系统的最大商用计算机.联想收购了IBM公司个人电脑事业部,至此,联想集团将成为年收入超百亿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通过这些事例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告诉学生,我们的技术力量、发展速度、生产水平相对一些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许多重要的计算机元件性能指标还不理想,甚至还没有独立生产能力,作为炎黄子孙应感到惭愧.目前,我国对电脑芯片的研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龙芯”已经诞生.然而政策到位,人材紧缺,希望寄托在每个有责任感的学生身上.
在介绍计算机软件时,给学生讲美国微软公司开发的WINDOWS98操作系统在中国首发时竟卖出1998元,这个价格远高于在其它国家出售的209美元.告诉学生我国的一些国产软件非常优秀,如瑞星公司、江民公司的杀毒软件等,但国内软件企业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少得可怜.因此,2000年6月24日,国务院发布了18号文件《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第一章第一条“通过政策引导,鼓励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向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进一步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2010年使我国软件产业研究开发和生产能力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并使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成为世界主要开发和生产基地之一.”这条政策推动了我国软件产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加人WTO,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我们不能迎头赶上,那必将受制于人.用这些信息激励学生,让学生看到差距,产生危机感,明确责任,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二、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科学的进步、事业的成功既需要个体的努力,也需要大家的帮助、社会的影响.在当今社会里,人与人的交往日益紧密,竞争与合作同在,中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员,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具有组织、协调的能力.美国微软公司能有今天的辉煌成就主要靠的就是其协作精神、团队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适当的机会(比如小组合作学习等),让他们在学习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与他人进行合作,从而掌握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合作学习能力,为自己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由于年龄、生活阅历,教育等方面的制约,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意识还处于成长和建设中.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新生的事物,网络监管目前还不完善,网络的弱规范性,必然引发道德弱化症.网络色情、游戏、网上无益的聊天等使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既荒废了学业,又摧残了身体,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灵世界造成污染,造成极大伤害.至于那些利用网络从事破坏、盗窃、诈骗和洗钱等行为则引发了更为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抵制淫秽、色情、暴力、邪教等不良信息的侵害,提高自控能力,谨慎网上交友,避免上当受骗.让学生知道,在网络虚拟的世界中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还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抵制盗版软件、音像制品┑.不能利用信息技术做危害社会或损害他人利益的事.同时,加强自我保护,从一定程度上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
教师要以“导”代“堵”,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的“功”和“过”,提高学生识别信息和选择信息的能力.通过列举网络犯罪及受到惩罚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教育学生要遵纪守法,视不良信息为毒品,提高自律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四、进行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计算机本身就有一定的兴趣,这种兴趣直接来自于对高新技术和设备的探索欲望,来自于计算机的强大功能.然而,当他们对某些计算机知识和技能不能立即掌握,或迷恋于某些简单的学习游戏时,原有的兴趣就无法使他们继续学习和掌握更高深的计算机知识.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担重任,为改变我国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现状而努力.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甚至存在许多空白.教师要激发学生产生填补这些空白的愿望,以此激励学生好好学习,期望学生将来在此领域有所成就.让他们认识到科技就是生产力,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兴旺,必须要有高科技产业支柱.这些可以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埋下为国家的富强而发奋努力争取有所建树的种子,到适当的时候它就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