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罗山爱 郭 宣
在前不久举行的阿布扎比防务展上,美俄军火商爆发了一场“热战”。美国军火公司希望能向更多的中东国家推销F-16和F-35战斗机,而俄罗斯则希望赢得至少50亿美元的防空导弹合同,双方的市场争夺充满了“矛与盾”的火药味。无独有偶,俄《独立军事评论》近日转引澳大利亚智库的报告称,在全球广泛使用美式战机和俄制防空系统的今天,美国战机的“利矛”还无法完全突破俄罗斯防空系统的“坚盾”。
天上姓美,地上姓俄
除了26个北约成员国,至少还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空军以美式战机作为主力,美式战机总架数在7000架左右,配置结构多为第三代F-15、F-16和第二代F-4、F-5战斗机“高低搭配”。它们普遍具有制空能力强等特点,尤其美式战机一般有北约标准的数据总线,能够方便地将先进的电子元器件安装上去,使飞机持久保持战斗力。巴基斯坦《国防月刊》曾比较过美俄战机的优劣,指出美式战机充满“精英意识”,强调以质胜量,比较符合不能维持太大规模的中小国家空军的需求。相比之下,俄式战机更适合大规模战争的消耗,它们性能往往较为单一,但造价和单位生产时间也低得多,因此适合“群殴”,这也是为什么俄式战机总在第三世界的小范围空战中无法战胜美国货的重要原因。
当然,俄罗斯很清楚这一点,在相当长时间里更注重防空武器的推销。俄《独立军事评论》透露,到目前为止,俄防空系统已经在全球57个国家扎下根来。中国、斯洛伐克、越南及塞浦路斯都拥有俄制S-300防空系统。最新式的S-400防空系统将来很可能会成为俄罗斯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军事合作的项目。《独立军事评论》还强调,俄防空系统之所以占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火力配系,从打击活跃在“一树之高”的直升机,到拦截在10万米高空飞行的侦察机,都有相应的作战型号。S-300及S-400属于远程防空系统;“托尔”、“布克”、“通古斯卡”等,则是与其配套的中短程防空系统。它们互相补充,组成了一道空中入侵者难以突破的坚固防线。现在,这些中短程的防空系统也已经出口到了中国、伊朗、印度、埃及等国家。此外,在海基防空系统的市场上,俄罗斯也拥有强势地位:“施基利”、“暗礁”等防空导弹系统在战舰上的应用都非常成功。
不过,大多数国家更希望引进俄S-300防空导弹,该导弹可覆盖10万米高度内的作战目标,不光是飞机,就连巡航导弹也可能被它击落。而俄罗斯也把出口S-300作为重要筹码,与美国讨价还价。据俄罗斯《生意人报》2月17日透露,由于俄美总统将在4月份举行会谈,商讨包括美国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等一系列问题,为避免破坏会谈气氛,俄已决定暂时不向伊朗提供S-300防空导弹。
美式战机没有生存空间?
从实际应用来看,俄防空系统的确略胜美国战机。冷战期间,美国及其盟友在战场上所损失的近1万架固定翼战机和直升机中,有将近90%是被苏联防空武器打下来的,而其中很大比例是防空导弹的功劳。如今,各国装备数量最多的俄制导弹仍是在越南战争和中东战争中大出风头的S-125“伯朝拉”导弹,它主要对付中低空目标,曾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击落过美国F-117隐身战斗机。
事实上,针对美国的战机,俄早有防备。美国《武装力量杂志》曾刊文指出,俄国人很早就开始密切跟踪世界反隐身技术的发展动向,并且在这一领域展开探索。在很短的时间内,俄罗斯就形成了初步反隐身探测手段,其中包括改装现有米波雷达和部署多基站雷达。美国F-117战斗机在日本、韩国活动时,曾被部署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和萨哈林岛的俄军防空导弹阵地锁定,甚至美军提前让F-117战斗机退役,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战机在某些俄式导弹和雷达面前已不能全身而退。据俄罗斯《VKO空天防御》杂志介绍,俄罗斯新一代S-400防空导弹拥有更为成熟先进的反隐身技术做后盾,是俄罗斯重要目标的“保护伞”。“澳大利亚空中力量”的研究者甚至认为,俄罗斯现代化的防空导弹系统及雷达系统,实际上已经拥有了在发生军事冲突时不给美国空军生存空间的能力。据该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不仅美国的F-15、F-16及F/A-18战机无法与俄罗斯的防空系统相抗衡,即使是F-35也不是对手。
“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
受传统影响,美俄两国对制空权的争夺仍延续着当年冷战的“老套路”。美国拥有全面航空技术优势,许多战机的性能取舍不受技术的制约,而是受资金的制约,这决定了美式战机在未来空战中的领先地位难以撼动。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所研发的战机基本属于“追赶性质的产品”,虽然性能上有针对性,但不具有扭转乾坤的战略意义。
而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撰写过《第六代战争》的俄罗斯军事专家斯里普琴科曾公开表示,苏联以及俄罗斯从未幻想过完全依靠空中作战平台来撼动美国的制空权,这注定了俄罗斯在积极发展第五代战斗机的同时,也花大力气研制遏制美国战机的各种防空导弹。不过,能够像俄罗斯这样玩得起这等规模的“制空攻防战”的国家屈指可数,没有强大的太空及信息化作战体系做支撑,光靠S-400防空导弹也没有用。专家认为,在21世纪,尽管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元素急剧改变着战争形态,但“没有空防,就没有国防”的理论依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