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针灸疗法,最初的针叫做砭石。所谓砭石,就是将石磨成针形。所谓灸,是在疼痛之处,先放上一块姜片,然后将一种含有艾叶的植物纤维捣烂,捏成球状,在痛处燃烧。
到了铁器时代,针灸的针就改用铜制、铁制的细针,刺入肌肉一寸、两寸或三寸,遇到了神经即有酸麻的感觉。可以将松弛的神经恢复正常,帮助神经紧缩的人放松,因此产生治病的效果。
中国医书上有针灸的记载,始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时虢国公子已不省人事,僵卧于床。扁鹊先灸其头上的“百会”穴(即头顶上的天聪盖),药力渗入病灶,公子即醒,再用针法,使其僵硬的肢体恢复活动而至痊愈。
后来知道全身都有穴位,亦即神经汇集之处或交感神经的联络所在,于是就定出各个穴位的名称。
汉时,张仲景用过“风池”、“风府”等六个穴位,治疗发热病引起的经络不和。《汉书·华佗传》说针灸不过数处,足以证明华佗也用针灸治病。到了晋代,皇甫谧著《甲乙经》,考订全身经络穴名,列举了举臂取之、坐而取之、卧而取之等种种落针方式和剌针的深浅。
将孔穴的名目用图画绘出是在隋代的《明堂图》中。唐代孙思邈著《千金方》,其明堂图更为精细,而且对取穴方法发明了“同身寸”和“针师”考试制度,足见在那时对针灸医师已经有法律的管制。为了提高针灸医师的合法地位和技术,考试合格者可以开业,并且有机会担任医官之职。到了宋代,仁宗皇帝患半身不遂之症,近于瘫痪,太医院医官许希用略施数针,即使之恢复行动。仁宗大悦,问:“针灸之道起于何人?”许氏说:“扁鹊。”因此敕建扁鹊庙。仁宗又遍阅针灸书,认为各书所说不详,命令翰林院医官王惟一制作与真人相等的铜人两座,并且撰述《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还怕此书日后失传,因此在汴京(即今开封)竖立石刻针灸经穴图碑于三皇庙外壁,用意很深。到了明代,因为去拓印石碑的人甚多,年久石裂,图文逐渐模糊。
后来,这个铜人被辽国劫去,谈和时以归还铜人为条件。之后,一个铜人遗失,归还的那个一直藏在太医院中。清末,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各国分界各据一方,而太医院恰在日军区内,日军就将宋代铜人作为战利品运返日本,今藏东京上野国立博物院。
在清代敕编《医宗金鉴》全书完成时,皇帝赐予该书编者各得小型铜人一座。
最可惜的是,从前儒医都是士大夫阶级,喜欢用药处方,不肯动手为人落针,因此,江湖中人反而皆精于针灸,而且为数不少。
到了民国,针灸已极风行,特别是江阴承澹,设立了一间针灸学校,先后出于他门下的有一千多人。
(摘自《中国早期医药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