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距离管道工程勘察技术创新管理研究

2009-03-02 09:33郭勇军
新媒体研究 2009年2期
关键词:创新

[摘要]长距离管道运输对我国的能源运输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介绍我国当前的工程勘察技术状况,以及可以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随后从三个方面介绍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即要提高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GIS的应用水平,与加强岩土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

[关键词]长距离管道 工程勘查技术 创新

中图分类号:TB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20108-01

一、我国长距离管道工程勘察技术现状与技术创新战略

管道运输多用来输送流体,如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及固体煤浆等。它是国民经济综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能源与运输业是否发达的特征之一。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期,对能源的消耗增速将持续下去,因此将先进技术引入中国长距离管道工程勘察行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长距离管道勘察单位必须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技术,提供新的服务,才能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一)技术状况

应用于工程勘察的技术是随着科学的进步而进步的。就我国而言,工程勘察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工程钻探,它是油压给进转盘式的车装钻机,全套设备都装在一部载重4吨的解放牌、东风牌汽车上,运输和安装比较方便,钻进性能全面,钻进效率高;取样和取土器,目前大部分取样器采用的是敞口厚壁取土器,只能取到二级土样;静力触探试验,采用不同的探头,可以获取锥尖阻力、侧壁摩擦阻力、孔隙水压力等力学指标;静力载荷试验,目前采用国产DL-1-1型载荷试验机,用载荷试验确定或检验地基土的承载力,它可以计算地基土的变形模量供地基变形(沉降)验算之用[1];GPS与航空摄影及遥感技术,这两者主要解决了坐标联测带来的困难,从而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航空摄影及遥感技术于受到工程建设周期短的制约,同时需要大量昂贵的设备和专业人才,所以该技术在石油行业的应用远远地落后于国内铁路、公路的应用。

(二)技术创新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利用技术创新获取利润,市场竞争力的方式。根据长距离管道工程勘察行业面向的市场、顾客、经营方向、技术成熟度等的不同,其创新战略可以分以下三种:(1)防卫型。该战略的特点是风险低,但是效益也低。它要求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以低成本、高性能、高质量来占领市场、赢得利润。这就要求长距离管道输送勘察行业个体具备较强的技术力量,为市场提供符合业主要求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在与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通过10多年的磨练,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油气管道技术服务平台,能够适用目前的市场需求,但是必须在传统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及时汲取国际上新的技术,采用新设备,提高公司的勘察设计水平,降低勘察设计成本,特别是当我国的能源走向国外之后,在国外的并购,勘察设计等都需要有高效率的勘察技术。(2)开拓型。该战略的特点是开拓性强,风险大,但潜在收益高,对企业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它不仅仅要求勘察在技术创新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和较高的技术水平,也要求能够从技术上预见到未来市场的潜在需要,以及能够为市场提供有效的技术产品和服务。当前,我国大部分长距离管道勘察设计单位主要从事陆上管道的勘察设计工作,对于海洋管道工程勘察,可以采取开拓性战略[2]。(3)填空隙。所谓填空型,即指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利润往往会下降。为避免强手的竞争,弥补下降的利润,企业必须寻找新的产品与市场。比如当前陆上油气管道的常规勘察设计技术已为国内同行所掌握,在长距离油气管道市场上的竞争日趋激烈,所获利润甚低,这就要求另辟蹊径,填补竞争同行还无暇顾及的一些市场。(4)技术引进。这一战略的特点是使用他人的专利或技术及科研成果来为我公司服务。采用这一战略,公司不需投入过多的研究和发展力量,收效快、成本低、风险小。我们不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以该战略作为公司技术创新的主体战略,否则必然会逐渐削弱我们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活力。必须在引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完善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比如我们在海洋管道设计、多介质储运方面的设计均可利用引进技术战略来提高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

二、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有了好的技术创新战略,还要有好的技术创新战术,即选择合适的基础创新方向,来提高长距离管道运输工程勘察的效率。

(一)提高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

传统的工程测量不仅耗时耗力,效率及其地下,同时也浪费了很多机会成本。卫星遥感图像可以体现山地、盆地、高原、沼泽、平原、河流、湖泊等不同的地貌特征,帮助工程勘察人员找出最为合理的线路方案,从而全程宏观掌控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比如,可以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获取路线范围内的居民点、村镇、城市、道路、铁路、水系等人文地理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获取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市场信息,建立明确有效的绕开或穿过市区的线路方案,尽力规避管线成本;当然卫星遥感图像还能提供盐渍土、沙漠、黄土、膨胀土等特殊土分布区域,有效应对管道工程将会面临的环境和地质问题。

(二)提高GIS的应用水平

长距离管道地理信息系统可以从勘察、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收集大量的信息,在管线运营期间,可以随时对管道检修,管道安全,灾害预测,对各种资料、数据等进行检索、预报,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目前,国内外的地理信息系统的软件平台已经成熟。从国际到国内、从政府到企事业都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立基于空间地理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GIS)[3]。通过对地理数据和各种信息的收集、存储、检核、集成、处理、分析,研究和解决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在长距离管道建设中应积极开展适应管道建设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以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由于国土辽阔,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的建设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由于基础数据的匮乏加上长距离管道涉及的地域和资料的广泛,用于规划、设计的长距离管道地理信息系统时机尚不成熟。但是,建立一套适用于长距离管道管理的地理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的,从而提高管道的管理水平和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郭书太,长输管道工程勘察技术创新战略[J].大众科技,2005(12).

[2]李雪梅,静力触探测试精度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浙江水利科技,2007(2):68-71.

[3]薛振奎,油气管道工程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管道人才论文集,2004(10).

[4]方海东,GIS在环境岩土工程中应用的回顾与展望[J].桂林工学院学,2008(9):371-375.

作者简介:

郭勇军,男,汉族,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现任职于石油工程西南有限公司油田工程服务分公司。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