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朗读激活语文课堂

2009-03-02 02:43张淑宁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09年1期
关键词:录音激情同学

宋人朱熹说过:“观书须读书,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深思,使其意旨皆若出于吾心。”可见朗读与理解是相辅相成的。古代的学者非常重视自身的诵读,私塾老师也要求学生诵读所学的内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是这样描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的情形:“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扬起摇着,向后面坳过去,拗过去。”《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语感的培养重在朗读训练,因为朗读是课文读解的“催化剂”,是沟通口语和书面语的最佳手段,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把教学立足点转移

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

一、名人故事作榜样,树立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大多数同学怕开口,怕读错,怕结巴,怕同学笑话。因此除了从语音、语调、语速、节奏、力度几方面加以训练,还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朗读效果,大部分学生朗读文章的积极性才会大大提高。古希腊著名的演讲家德摩斯梯尼少年时患有口吃,说话费力,吐字不清,然而他没有被生理上的缺陷吓倒,而是振作起来。他每天口含石子站在海边对着大海进行演讲,由于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位出色的演说家,他的著名的政治演说为他建立了不朽的声誉,他的演说词结集出版,成为古代雄辩术的典范,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和德摩斯梯尼相比,我们都是各方面健全的人,只要敢张嘴,就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大家比一比谁更勇敢,敢于挑战自我。这样大部分同学就克服了心理障碍,忘掉了害羞,放开了嗓子,为放情的朗读打下了心理基础,因为大家都不在乎了,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只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让他们在良好的环境中培养语感,积累词汇,学习朗读,他们才能真正的学好语文。

二、以身示范老师读,争先恐后学生超

录音范读,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但是和老师亲身示范相比,后者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奋感和表现欲。因为老师近在眼前,学生亲眼看见,亲耳听到,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兴奋感和迫切的表现欲。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由悲哀、低沉到欣喜、高昂,又由亢奋到深沉,其中纠结着悲怆、忧患、炽烈,失望与希望,叹息与追求等多种复杂而凝重的感情,体现出诗人独有的委婉幽深、柔美隽永的抒情个性。学生听完录音朗读后还是读不出痛苦和挚爱的深度,但是当老师亲自给他们读了一遍后,尽管读得不如录音朗读好,结果获得了大家充满激情、不约而同的的掌声,学生的激情一下子调动了起来,随后的课堂就像干柴投进了烈火,气氛非常热烈,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课堂上的朗读声不断,掌声不断,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一扫以往的“朗读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的沉闷局面,随后的课堂问答和质疑,学生们都热情高涨的主动参与,顺利圆满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三、朗读方式多样化,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了点燃学生的朗读激情、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如单读、齐读、接龙读、分角色读、录音朗读、表演朗读、小声读、大声读、快速读等等。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宜采取分角色朗读,如学习《变色龙》时,我就让几个同学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激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如学习《海燕》时,我就让学生齐读有关的段落,课堂气氛热烈极了。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的作用,但也可能产生过犹不及的不良效果。教育心理学表明,人在适度紧张状态时,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提高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还可以开展朗读竞赛,男女比、小组比、同位比、自由比等,然后评出“最佳奖”“勇气奖”“进步奖”“合作奖”等,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就感,还怕在课堂上没有琅琅的读书声吗?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方法,注重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让我们放飞朗读的翅膀,点燃课堂的激情!

张淑宁,教师,现居山东威海。

猜你喜欢
录音激情同学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萌动的激情
Listen and Choose
Listen and Color
图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