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例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2009-02-27 01:36张晓明刘文忠李亚兰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3期
关键词:鼻内镜护理

夏 艳 王 岩 张晓明 刘文忠 李亚兰

[关键词]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鼻内镜;护理

[中图分类号] R73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1(c)-092-02

鼻内翻性乳头状瘤(inverted papillomas,IP)是一种有恶性侵袭力的良性肿瘤,传统术式多采用鼻侧切开或上唇揭翻进路,该术式术中出血多,深部病变范围不易查清,增加了复发的概率,且手术破坏性大,严重影响鼻腔生理功能及损毁面容,不能被一些患者所接受[1]。自鼻内镜问世以来,不少国内外学者相继报道了采用内镜技术切除鼻腔IP的方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在鼻内镜下行IP手术1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男11例,女3例,年龄45~78岁,平均54岁,病史6~34个月,均为初发病例,主要症状依次为鼻塞13例、鼻涕(清或脓)10例、涕中带血9例、头痛6例、嗅觉下降1例、无明显症状在体检中发现1例。根据CT或MRI检查确定病变范围,肿瘤仅局限于鼻中隔1例,侵及单侧鼻腔及上颌窦6例,侵及单侧鼻腔上颌窦及筛窦5例,侵及单个鼻腔多个鼻窦1例,侵及双侧鼻腔1例(从鼻中隔穿孔处侵入另侧鼻腔),其中有骨质破坏5例。

1.2手术方法

在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根据肿瘤侵及范围,选择不同的术式,对于侵及鼻中隔者,完整切除肿瘤及其周边0.5 cm黏膜、软骨骨膜。对于肿瘤侵及单侧鼻腔单侧鼻窦者,充分开放鼻窦,完整切除肿瘤,彻底清除病变黏膜。对于侵及单个鼻腔多个鼻窦或双侧鼻腔,手术范围在上述基础上相应扩大,目的是完整切除肿瘤,最大限度预防复发。术毕填塞抗生素凡士林纱条或止血海绵,术后24~48 h取出,术前3 d至术后7 d应用抗生素,术后定期复查,随访1~3年。

2护理

2.1术前阶段

2.1.1心理护理由于IP病理上属良性肿瘤范畴,但易复发,易恶变,且病变侵及范围大,患者多担心手术后复发,或在面部留下瘢痕。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焦虑、恐惧,表现为食欲减退、失眠,有的患者血压增高。护理人员与患者多沟通,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简单的手术过程,使患者了解鼻内镜下IP手术可避免传统手术的面部切口,并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轻、安全、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介绍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增强其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1.2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理化检查。鼻窦CT或MRI是制定手术方案的的依据,也是安全彻底地切除肿瘤的可靠保证。术前3 d鼻腔冲洗,药液为2.8%氯化钠、庆大霉素20万U、地塞米松10 mg,遵医嘱全身应用抗生素,术前1 d剪鼻毛、男性刮胡须,以洗必泰漱口液漱口。术日晨禁食水,未排便者灌肠,术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邦亭1 KU。

2.2术后鼻腔填塞期间

2.2.1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评估术区出血量。鼻腔填塞期间患者体温较术前基础体温升高,正常情况一般不超过38℃,撤出鼻腔填塞物后,体温恢复术前水平,如体温持续增高,应与医生联系找出病因。由于该组病例大多为高龄患者,有些患者术前就有高血压病史,术后鼻腔填塞及术后切口疼痛会使血压比基础血压更高,要密切注意,及时服用药物控制血压,以免发生意外。术后返回病房后监测血氧饱和度,如低于90%,及时吸氧。鼻腔填塞期间,正常情况下经前后鼻孔会有少量渗血,如出血量增多,经前后鼻孔流出,出血的颜色不是逐渐变淡,持续为鲜红色,应密切注意,提醒医生,查找原因。嘱患者及时吐出口腔内血液,以免引起恶心及影响病情观察。

2.2.2体位术毕返回病房后平卧位。待全麻完全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协助患者半卧位,其作用是减少头部血流对鼻腔伤口的压力,减轻疼痛及出血,利于鼻腔伤口渗血从口内吐出,便于观察出血量[3]。

2.2.3饮食全麻术后6 h后可进食,鼻腔填塞期间为半流食,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温度适宜,不要太热。可减轻由于鼻腔填塞引起的吞咽不适,减少出血。

2.2.4鼻腔填塞物的管理由于鼻腔的特殊解剖结构特点,故鼻腔填塞为鼻腔手术止血的主要手段。要经常观察鼻腔填塞物是否脱出,告知患者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及大声说笑,如有部分脱出,不能牵拉,用剪刀剪断,以免引起出血。

2.2.5疼痛的护理由于手术创伤及鼻腔填塞可引起鼻腔胀痛、头痛,影响患者的休息、睡眠。护理人员要经常评估其疼痛程度,安慰患者,使其知道这些症状为术后正常反应,常规应用鼻根部冷敷,分散注意力以减轻疼痛。现我科更新鼻腔填塞材料,广泛采用高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极大地缓解了术后的疼痛,减少术后鼻腔渗血,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2.3术后恢复期

2.3.1病情观察鼻腔填塞物撤出后,密切观察术区出血情况及鼻腔通气度。嘱患者不可用力擤鼻及剧烈运动,以免引起术区出血。

2.3.2鼻腔管理每日在鼻内镜下换药,清理术腔,将血痂及分泌物清除,每日冲洗鼻腔,局部用糖皮质激素,使鼻黏膜尽快修复、创面愈合完成上皮化。为防止术后鼻腔干燥,用松软的无菌棉球放在前鼻孔,以免过度通气使鼻黏膜干燥,影响修复。这种方法可替代油性滴鼻剂。

2.4出院前健康指导

嘱患者出院后继续鼻腔护理,向患者讲解、示范护理方法,注意预防感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出院后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每周1次;2~3个月每2周1次;6个月后根据情况每3~6个月复查1次,坚持2~3年,以观察是否复发。该组患者有1例术后6个月复发,经再次鼻内镜下治疗后,目前情况较好。

[参考文献]

[1]王俊阁,李瑞花,皮丽红,等.鼻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方法和技巧[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20):942-943.

[2]李秀国,王秀云,王保华.内镜下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19(17):779-781.

[3]阎莉,药晋红,朱丽.鼻内镜手术的规范化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21(4):44-45.

(收稿日期:2008-09-27)

猜你喜欢
鼻内镜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鼻内镜下经口低温等离子腺样体环岛根切术的临床应用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致鼻中隔穿孔的临床分析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