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笔试部分分A型和B型题,共有A1、A2、A3、A4、B15种题型。从本期开始,本刊特邀请具有多年命题经验的专家不定期讲解有关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综合笔试部分,总结命题规律,划分“必须掌握”、“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3个层次,对易错题总结出易混淆的“知识陷阱”。
A1型选择题
1、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为阳邪,其性轻扬,可致腠理开泄
B、为阳邪,具有升发向上的特性
C、为阳邪,性炎上
D、为阳邪,多挟湿致病
E、为阳邪,性炎热
[答案]C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火热之性,燔灼焚焰,升腾向上,故属阳邪。火热伤人,多见高热、恶热、汗出、脉洪数等症。因其炎上,故火热阳邪常可上炎扰乱神明,出现心烦失眠,狂躁妄动,神昏谵语等症。
[命题规律]考查“病因”。重点掌握。
2、阴寒之邪壅盛于内,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病机是
A、阴盛格阳
B、阴损及阳
C、阳损及阴
D、阳盛格阴
E、以上均非
[答案]A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将弱小阳气格拒排斥于外,使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形成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必须掌握。
3、下列属于“用寒远寒”的是
A、阳虚之人慎用寒凉药物
B、寒冬季节慎用寒凉药物
C、寒热错杂证慎用寒凉药物
D、阳虚证慎用寒凉药物
E、以上均非
[答案]B
[命题规律]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
4、疠气的致病特点是
A、病情重,预后差
B、高热持续不退
C、扰动心神
D、易伤津耗气
E、传染性强
[答案]E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致病特点。
[命题规律]考查“病因”。重点掌握。
5、肺痨咳嗽,咳嗽不甚时应采取
A、治标
B、治本
C、先治本后治标
D、标本兼治
E、反治
[答案]B肺痨咳嗽,咳嗽不甚时应采取的是治本。缓则治其本是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的治疗原则。如肺痨咳嗽,咳嗽为标,肺肾阴虚为本,当咳嗽不甚时,治疗应滋养肺肾之阴以治其本。
[命题规律]考查“防治原因”。重点掌握。
6、疾病发生的内在根据是
A、正气
B、正气不足
C、邪气亢盛
D、邪气
E、邪气损正
[答案]B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脏腑功能正常,正气旺盛,气血充盈,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入,则不会发生疾病;或病邪虽能侵犯人体,但正气旺盛,能够抗邪外出,使邪气不能在体内停留,疾病也不会发生。
[命题规律]考查“发病”。重点掌握。
[错误陷阱]人体正气相对虚弱,卫外不固,抗邪无力的情况下,邪气乘虚而入,使人体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便会发生疾病。
7、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腹部胀满,治疗应选用下列哪项治法
A、寒因寒用
B、通因通用
C、热因热用
D、塞因塞用
E、寒者热之
[答案]D脾虚运化无力引起的腹部胀满,治疗应选用塞因塞用。
[命题规律]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
8、饮在肠间的为
A、痰饮
B、悬饮
C、支饮
D、溢饮
E、留饮
[答案]A《金匮要略》的“痰饮”是指饮在肠间,肠鸣沥沥有声的病证。
[命题规律]考查“病因”。重点掌握。
9、热者寒之属于
A、正治法
B、反治法
C、从治法
D、急则治标法
E、缓则治本法
[答案]A热者寒之属于正治法。是逆着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方法。
[命题规律]考查“防治原则”。重点掌握。
10、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
A、宣发卫气
B、吸入清气
C、生成宗气和调节气机
D、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
[答案]C肺主一身之气,是指一身之气都归属于肺,由肺所主。肺主一身之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气的生成(或宗气的生成),二是气机的调节,三是辅心行血。
[命题规律]考查“五脏”。重点掌握。
11、血燥生风的病因是
A、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
B、久病耗血或年老精亏
C、热病后期,阴津亏损
D、产后恶露日久不净
E、水不涵木,浮阳不潜
[答案]B血燥生风是指津枯血少,失润化燥,肌肤失养,经脉气血失和,血燥动而生风的病理变化。病因为久病耗伤血液,或年老精亏血少,或血液生成不足,或瘀血内结,新血不生等。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必须掌握。
12、下列不属于火热内生的为
A、邪郁化火
B、阳气过盛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
D、火热外袭
E、阴虚火旺
[答案]D火热内生是指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功能亢奋的病理变化。火热外袭不属于火热内生的范畴。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必须掌握。
13、寒邪致病,多见疼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虚不能温煦故疼痛
B、寒性收引,气机收敛,故疼痛
C、寒客肌表,卫阳被郁不得宣泄而疼痛
D、寒主收引,经脉拘急而疼痛
E、寒性凝滞,气血阻滞而疼痛
[答案]E
[命题规律]考查“病因”。必须掌握。
14、过度恐惧对气机的影响是
A、气结
B、气消
C、气上
D、气下
E、气乱
[答案]D恐则气下,是指恐惧过度,可引起肾气不固,气泄以下。可见二便失禁,骨酸痿软,手足厥冷,遗精等症。
[命题规律]考查“病因”。重点掌握。
15、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的发病类型是
A、感邪即发
B、徐发
C、合病
D、继发
E、并病
[答案]E并病是指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的发病。
[命题规律]考查“发病”。重点掌握。
16、“通调水道”依赖于肺的哪项功能
A、主一身之气
B、司呼吸之气
C、主治节
D、朝百脉
E、主宣发、肃降
[答案]E肺的通调水道功能是依赖着肺的宣发和肃降而实现的,是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在水液代谢方面的概括。
[命题规律]考查“五脏”。必须掌握。
[错误陷阱]通过肺气的宣发作用,将脾上输的津液布散至全身,代谢后的部分水液通过
肺气主司腠理开合的作用而排出体外;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上输的津液向下布散,并将代谢后的水液不断地向下输送至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化为尿液而排出体外。
17、气逆最常见的脏腑是
A、心、胃、肝
B、肺、胃、肾
C、肝、胃、肾
D、肺、胃、肝
E、肝、肺、肾
[答案]D气逆常见于肺、胃、肝等脏腑。外邪犯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出现咳逆上气。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必须掌握。
[错误陷阱]饮食寒温不适伤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出现恶心、呕吐、暖气、呃逆:暴怒伤肝,则疏泄太过,肝气上逆,出现头痛头胀,面红目赤,咯血、呕血,甚则昏厥。
[知识拓展]问头身,问胸胁脘腹。
18、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控制血液的流速
B、控制血液的流量
C、控制血液向内脏运行
D、控制血液向外周运行
E、控制血液在脉内的运行
[答案]E脾主统血,依靠脾气的旺盛。脾主统血的主要机理,实际上是气的固摄作用。脾气健运,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健全,故血液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故脾统血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控制血液在脉内的运行。
[命题规律]考查“五脏”。重点掌握。
19、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卫外不固形成的病理变化是
A、气虚
B、气滞
C、气闭
D、气逆
E、气脱
[答案]A气虚是指元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卫外不固的病理变化。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重点掌握。
20、司眼睑开合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阴阳维脉
D、督脉
E、阴阳跷脉
[答案]E阴阳跷脉交会于目内眦,与足太阳经会合,入属于脑,能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且与人的睡眠活动有关。
[命题规律]考查“经络”。一般掌握。
21、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
A、滋水涵木
B、益火补土
C、金水相生
D、培土生金
E、培土制水
[答案]E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疗方法是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培土制水是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疗方法。
[命题规律]考查“五行学说”。重点掌握。
22、《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味过于甘”则
A、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B、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C、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D、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E、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答案]D《素问·生气通天论》说:“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命题规律]考查“病因”。必须掌握。
23、十二经筋的分布。多结聚于
A、肌肤体表部位
B、胸腹部
C、关节和骨骼附近
D、四肢末端
E、头面及项部
[答案]C经筋是十二经脉连属于筋肉的体系。其功能活动有赖于经络气血的濡养,并受十二经脉的调节,所以也划分为十二个系统,称为“十二经筋”。经筋的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主司关节运动,多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附近。
[命题规律]考查“经络”。必须掌握。
24、《内经》说的阴阳属性之征兆是
A、寒与热
B、水与火
C、内与外
D、上与下
E、动与静
[答案]B阴阳代表着相互对立和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一般地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属性之征兆是水与火。
[命题规律]考查“阴阳学说”。重点掌握。
25、阳偏胜,主要指的病理状态是
A、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
B、脏腑功能障碍
c、功能亢奋,代谢活动亢进
D、阴不制阳,阳相对偏亢
E、阴液不足,火热内生
[答案]C阳偏胜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阳气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变化。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重点掌握。
26、《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
A、母病及子
B、子病犯母
c、相侮传变
D、相乘传变
E、表里传变
[答案]A《难经经释》说:“邪扶生气而来,虽进而易退”,是指母病及子。“受我之气者,其力方旺,还而相克。来势必甚”,是指母病及子。“所不胜,克我也,脏气本已相制,而邪气扶其力而来,残削必甚,故为贼邪”,是指相乘。“所胜,我克也。脏气受制于我,则邪气不能深入,故为微邪”,是指相侮。
[命题规律]考查“五行学说”。必须掌握。
27、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作用的物质是
A、肾气
B、肾精
C、肾阴
D、肾阳
E、肾血
[答案]D肾阳为一身阳气的根本,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和宣散的作用。
[命题规律]考查“五脏”。必须掌握。
28、五行中,“金”的“所胜”之行是
A、水
B、火
C、土
D、木
E、以上均非
[答案]D金能克木,故“金”的“所胜”之行是木。
[命题规律]考查“五行学说”。必须掌握。
29、气血两虚的病变多见于哪两脏
A、心与肾
B、心与肺
C、心与脾
D、脾与肝
E、肺与肝
[答案]c心脾两脏的病变常互为影响,出现“心脾两虚”的病理变化。心血不足,m不养神,可见心悸、失眠、多梦、健忘:脾气不足,运化失职,可见食少、乏力、腹胀、便溏等临床表现。
[命题规律]考查“五脏”。重点掌握。
30、阴偏衰多见于
A、心、肾
B、脾、肾
C、肺、肾
D、肝、肾
E、肺、肝、肾
[答案]E阴液不足,一般以肺肝肾之阴为主。
[命题规律]考查“病机”。重点掌握。
[错误陷阱]因为肾阴为元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深圳中联制药问答
61、代谢产物由胆汁排入肠道,很少经过肾排泄的磺脲类药物是
A、格列本脲
B、格列吡嗪
c、格列齐特
D、格列喹酮
62、有明显胃酸反流、胃寒、憋胀的慢性胃炎者,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糖皮质激素
B、仲景胃灵片
c、硫糖铝
D、替硝唑
E、苯妥拉明
63、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的病因为
A、支气管哮喘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扩张
D、肺结核
E、矽肺
(本期答案请见下期杂志,上期正确答案为:C、A、B)
您的联系方式:
姓名:_______电话:________主要科室:________职称:__________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地址:_________邮编:__________
请填写完整的答题卡邮寄至:深圳市中联制药有限公司,市场医学部(深圳市罗湖区莲塘鹏基工业区704栋),邮编:518004·信封标明“深圳中联制药问答”。或发传真至0755-25708020,或E-mail:cag8158@zlzy.com。您即可参加深圳中联制药设立的“深圳中联制药问答”活动。每月截止日期:当月30日。(复印件有效)
奖项设置:每季度抽出100名,可获赠最新一期中英文双语对照《内分泌论文专递》1册。凡参加活动的还可以参加2008年9月30日、2009年4月25日每半年抽奖共20名,可获赠面值50元中国知网卡(CNKI卡)1张。
注: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深圳中联制药所有。奖品由深圳中联制药全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