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晖
摘 要:学生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生活中,学校教育者、家长和全社会都应该关注学生非正式群体,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要确立“大育人”理念,通过优化社会环境生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提升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
关键词:学生非正式群体;社会环境生态;和谐社会;实践智慧;科学发展
班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等群体都是非常规范,教师可以充分介入其中的学生组织,它们代表着一类有明确目标、有组织体系、有共同的文化特征的学生群体。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还有着教师不一定需要介入、难以介入的一类学生群体,他们可能不规范,可能没有大量的正式的活动形式,但是,它们也存在着、发展着,如同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个小群落,以其强烈的多元文化特征和自组织性质,成为影响学生成长的独特领域。这就是学生非正式群体。
学生非正式群体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生活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以往的教育往往只强调个体学生及正式群体的教育而忽略了对非正式群体的关注,有时甚至把学生非正式群体简单斥之为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往往冠之“小团体”“小帮派”的不公正称谓。这种简单的教育方法显然与现阶段的教育要求不相符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非正式群体,承认它存在的合理性,寻找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方法。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成因和类型
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内生性,是一种自组织的群体,是学生之间以多样的组织形式自发形成的,形成原因相当复杂。学生之间共同的兴趣、爱好、地位、习惯、处境,乃至于地域、文化、偶然事件,都会催生出学生非正式群体。笔者在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中,把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主要成因概括为以下几种:①时空因素。时间因素在于同一班级内大多数同学有共同的自由支配时间;空间因素在于彼此的生活、学习地点比较接近或是共同的,如教室的座位,家庭居住的地点等。②心理因素。这个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一些同学由于观点态度的一致性、兴趣爱好的共同性、交往需要的相辅性和性格气质的相容性,往往很容易聚集在一起。③外界压力。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尚处于不成熟状态,思想和行为易出现盲目、冲动,但又趋向独立、趋向摆脱学校和家庭的束缚,一旦受阻易结为一体。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有着非常多样的体现。
根据学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原因和表现,可以把学生非正式群体分成若干类型——以求知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如各种科技活动组织、学习组织等;以时空和亲缘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如同乡会、同学会等;以共同兴趣爱好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如文学社团、书画协会、音乐协会等;以感情交流和友谊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如交友会、联谊会等;以某一核心人物为基础的非正式群体,等等。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也具有合理性,当前很多研究是从学生心理需要的角度分析,认为是中学生情感交往的需要、中学生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中学生心理相融的需要等,当然也存在一些外部因素。学校教育原本就是应该满足这些需要的。
下面我就从学校教育、非正式群体、学生个体发展三者关系状态出发,基于促进学生成长的价值取向,在多维的关系中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第一种状态是非正式群体满足了学生成长中的某些需要,而这一需要状态在学校教育中被忽视了,或者学校教育本身缺乏相关教育资源,因此,这一类非正式群体成为学校教育的合理补充。例如交朋结友、相互倾诉、交往与沟通等非常自然的需要。
第二种状态是学生非正式群体不仅满足了学生当前成长的需要,而且具有更明显的自发性,较明显地促进着学生的成长,这是与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方向一致。现实中大量存在着的以文化学习、科技制作、个体兴趣发展等为核心的学生非正式群体,都具有这一特征。
第三种状态是学生的某类合理需要在学校教育中难以得到满足,从而不得不通过非正式群体的形式寻找满足。这种状态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群体、学业失败的学生中容易形成,而且,形成的具体形态也会很不同。例如高中某班的一些学生经常在一起谈天说地,但其谈论的题目有时不正确,如赞成早恋,认为现在的道德规范压制了人的个性。
第四种状态是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群体目标与学校教育目标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其危害性明显,往往是外部社会不良因素大量介入后所形成的。例如有一些纪律差生构成的小群体和外面的“小混混”经常一起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欺负同学等。
三、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复杂性、不确定性,要求教育工作者确立“大育人”的理念,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发挥校内外各方面作用,促进其科学发展。
1.优化社会环境生态,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学生非正式群体毕竟存在于具体的社会环境之中,与家庭、学校、社区有着无法割裂的关系。因此,我们需要并且可以通过对社会环境生态的整体改造与重建,在根本意义上高质量地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在家庭中要有和睦的气氛,使孩子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培养出具有主动发展意识与能力的健康个体时,他们会做出合理的选择与判断,在一定程度上自主把握自己在非正式群体中的所作所为。在学校中能够为学生提供和谐的学校环境,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让学生有自由的空间,相互之间自由、轻松地交往。在学校有关部门的正确引导下,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等形式使学生充沛的精力得以正确的引导和释放,以相互教育和自我教育调节自身行为,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不仅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道,而且会催生出新型的学生非正式走向群体。在社会大环境中,应当加强社区管理和文明建设,创造和谐的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大力开设一些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如青少年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吸引学生非正式群体成员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和谐社会氛围一旦形成,会通过家长、教师、各种活动等,全方位地影响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
2.促进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
首先,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学生非正式群体之间互相交往。通过学校相关组织和人员的介入,有意安排他们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一旦发现学生非正式群体内有好的创意或活动,应有意识地把它纳入到集体活动计划中来。这样不仅让其成员有成就感、荣誉感,还促使他们走出单个群体孤立封闭的状态,使群体内成员淡化在单个群体内的归属意识,逐渐形成以整个班级为基础的大集体主义的意识。
其次,学校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生正式组织和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沟通。每个学生既是整个班集体的成员,又是某个非正式群体的一员,容易成为正式群体的干扰力量,发生离散现象。教师及管理者都要深入现实,防微杜渐,提防消极性群体活动的出现和中性群体向消极性过渡,并在必要时将正式组织的教育力量介入学生非正式群体之中,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科学发展。
最后,学校教育工作者可以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内部的生成和涌现。学生非正式群体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工作者的一次推动、一次鼓励、一次意见的吸收,就有可能促进他们生成大量对学生个体发展、对学校教育而言有意义的资源,从而提高学生非正式群体发展质量。
3.提升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
促进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科学发展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的理性自觉,在于教师的实践智慧。提升教师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有以下几条重要途经和策略。
首先是一种实验的态度。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融合了普遍性和特殊性,它不排斥关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理论的价值,但它要求教师放弃“搬套”式的应用,以实验的态度,审慎地看待这些理论的效用。教师应从教育实践出发,融合来自其他学科的科学知识。
第二,实践性学习。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是在教师的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一方面靠教师个人的自主和自觉,有意识地向他人学习,领悟他人的实践智慧;另一方面教师应深入学生非正式群体中,在处理问题中获得实践智慧。
第三,实践性反思。这是获取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的重要“抓手”。教师从直接的、具体的个人经验出发,通过系统地观察学生非正式群体和理性的反思,实现个人实践的概念化或概括化,进而验证这种经过个人概念化或概括化的理论在实践中的效能,然后这些理论又回到新的实践情境中,通过行动形成新的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经验。
第四,策略性思维。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实践是如此的纷繁复杂、变动不居,教师应形成自己的策略性思维,在面对动态、发展、不确定的过程中,在迎接各种可能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影响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实践智慧,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
参考文献:
[1] 叶 澜主编.教育学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 程 亮.“实践智慧”视野中的教育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3]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 孙秋兰.学生非正式群体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5] 刘川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中国高等教育,2008,(22).
[6] 王军云.关注大学生非正式群体.中国教育报,2006-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