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辉
打开高中任何一册历史教科书,都会发现为数不少的画图。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这些画图的使用并不理想,或重视不够,或完全没有使用,更谈不上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有关指导。画图在教学中不能发挥作用是一种缺憾。使用好画图并发挥其应有作用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来谈谈对历史课本画图的使用问题。
充分利用历史图画,实现教学目的
历史画图是中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历史遗迹类画图、人物肖像图、事件场景图、情境介绍类画图、以及历史漫画等。
充分利用历史图画来补充历史文字的完整性历史教材中的文字叙述为概括历史的完整性,往往采取简述的办法。这种情况下,历史图画就能发挥它的补充作用。如在讲解“开国大典”时,课本中的内容很简略,但如果配合课本中的画图,就能补充一些材料,像参加这次大典的中央主要领导人可以从画中反映出来。这样就使“开国大典”叙述得更加完整。在补充历史方面,人物画图表现得更是如此,平常在讲到某一人物时,课本中的文字只是点到即止,很难让学生对此人物有一个大概认识,这时课本中的人物画像帮了大忙。
充分利用历史图画来加强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如在讲到国民政府发行法币时,课本中只是对其作简要介绍,具体法币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在讲到法币时,课本中有几幅图片,其中有两幅是法币的正反面样式,还有几幅是以前使用的银元。通过这几幅画图,教师和学生基本上可知当时的法币是何面貌,及其前所使用的货币又是什么样子。
充分利用历史图画来增强课堂的教学效果历史课教学如果总是围着文字转,的确有些枯燥泛味。因此有时不妨尝试着避开课本中的纯文字的东西,去看看那些可能忽视的图画,用它们来使课堂生辉。
根据教材的编排,合理使用画图
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每幅画图的含义,领会其作用,精心设计每幅画图的使用步骤和方法,并在教学中加以合理使用。历史教科书中的画图,按其作用来分,大致有以下4类。
提供观察欣赏,再现重大历史场面或事件这类画图一般出现在每册历史课本的前面彩图或课文中线条画画图中,着重帮助学生对某一历史场面或事件进行认知。在观察过程欣赏中,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从画图中产生问题,使加深对历史事件或场面的感知。如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教师可着重从1830年“七月革命”参加者的多阶层性和反映共和特点的三色旗上,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经历法国大革命暴风雨冼礼后的法国人民对封建专制的痛恨以及对自由和民主共和的追求,并引及中国革命历史上为推翻三座大山而牺牲的革命烈士,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
照应文句,揭示特点这类画图一般是配合课文对某一历史概念或现象加以陈述时出现的,这类画图的使用一般是指导学生先读文字,后看图,以形象的画图照应抽象的文学、图文结合,加深认识。如初中《世界历史》第一册“西欧封建社会”中查理大帝图(查理大帝一手持十字架,一手执宝剑),就是帮助学生认识查理大帝在领土扩张,建立帝国过程中的两大凭借这一特点的。
借助画图,突破重点难点这类画图作用的实现一般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无疑处设疑,借以推动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内驱力,为教材重点难点的突破作铺垫。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高中《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画图就可形象地解释这一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无法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通过这种形象类比,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可以说这一画图正是教材深层次的隐性内涵所在,也是编者画图编配的意图所在。
画图系列配置使用来说明某一类问题如把《中国古代史》中战国时铁农具、耦犁、西汉犁耕法、唐时曲辕犁画图联系起来配置使用,就可使学生掌握耕作工具的变化,从而把握生产力的发展情况。这种课本画图的使用,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历史图画可作为历史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历史直观教学的一种手段,有时富有幽默感,使课堂气氛活跃。有些历史图画还可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形象思维的强化。因此,正确把握和充分利用历史图画,对于教师增强教学效果,对于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巩固学习效果,尤其是提高思想认识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市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