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朝红 刘蔚玲
课堂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语文教学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一位资深学者对课堂教学这样描述:对学生来说,课堂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学习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当前和今后的发展;对教师来说,课堂是其职业生涯的最基本构成,教学水平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师对这个职业的感受、专业水平的发展和事业的成功,课堂教学是师生的生命所在。新课程实施近一年,结合笔者自身教学经历,一种与往不同的教学意识凸显出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为这种价值的实现创造各种条件,使其得到自由、充分的舒展。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教师的思想境界和素质同步不断提升和自我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教学的寓意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是师生探索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交流过程,换句话说:课堂教学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活动。
当前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实施中,随着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少了,但是,有相当多的教师,他们的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仍把自己当做主体,把学生当做客体,即使承认学生是主体,却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潜意识里没有学生的存在空间,指在教学中,教师从备课开始就未曾或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在课堂上一切按既定教案办,不根据课堂情境及学生的需要随时进行调控,课堂教学过程是“一厢情愿”“单向流动”。所谓视学生为客体,是指教师把学生当成一只可以随意往里面填充东西的容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不知道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教师只在方法的层面考虑问题,只能围绕多提几个问题、多让学生发言、多组织几次讨论等方面组织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只追求形式,不讲究实效。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实施的同时,教师应该更新教学观与之相适应,这是一个紧迫的任务。
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新课程理念是以生命为逻辑起点,其核心是:教育直面生命。前面列举的诸多现象都源于没有从尊重生命的高度来认识学生。中小学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集中学习的生命活动时期的儿童和少年。这个时期,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宝贵的,但他们自己却并不完全认识其价值。他们缺乏生活体验,各方面都处于形成状态。这个时期,又是学生充满活力和潜力的生命时期,他们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和可能。这段时期教育的影响力,超出现阶段而扩展到学生的终身。因此,对学生的热爱和他们多方面发展的关注,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正因为如此,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重视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互动和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增强教学设计意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工作;要学会充分合理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和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善于开拓和利用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敢于质疑问题,积极参与知识的探究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尝试将“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的功能,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这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重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感受,构造师生互动平台
在使用新教材后,师生常常有课堂面貌焕然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对课程改革前后的课堂教学情况做一个对比,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学生普遍认为:现在的课堂气氛非常激烈,各抒己见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讨论问题有时激烈得像开辩论赛一样;课堂不再是教师个人的舞台,它是师生沟通的桥梁,使教师和学生能在平等的地位上探究新知、合作交流;教师已成为学伴;在上课时思考问题、参与讨论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也有不少学生提出要求,希望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相互的,不能局限于教师问,学生答这一种形式,应该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勇于质疑。
一个负责任并谋求更大发展的商家,就会重视顾客的感受,并根据他们的需求,不断更新经营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都是受益者。虽然不能把为商之道与教学问题相提并论,但是“教学相长”的古训表明,教师只有经常倾听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感受,才能逐步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摒弃“教师本位”的意识,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