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视文化的突起与内视文化的缺失

2009-02-24 02:47杨健平
文艺评论 2009年6期
关键词:文化

杨健平

中国当代文化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大众文化的飞速发展。而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表现形式的视觉化、外视化。在中国的当代文化中,外视文化呈现出惊人的发展,与此同时,内视文化却在外视文化的冲击和挤压下出现了明显的缺失乃至变异,出现了这两种文化样式的明显失衡,人们阅读语符的空间愈加狭小,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外视文化与内视文化的提出

本文所谓外视文化,指的是直观性审美文化,即视觉文化和听觉文化;所谓内视文化,指的是语言符号审美文化、非图印刷审美文化。何以如此划分?因为就人类审美文化的创造和接受方式而言,无非两大类,一类是可以直观的,即可以直接看到或听到的(外视也可包括听觉形象);一类则是不能直观的,即不能直接通过外在感官看到、听到、感觉到。不过它却可以通过人对于语言符号的理解,通过人的内心的联想和想象间接得到,所以也叫做内视或内观审美(当然有时听觉艺术也会引起内视,但其内视程度与性质不同)。从文艺心理学角度看,人应该有外在的感官与内在的感官之分。对于外视文化而言,人可以依靠外在的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知功能直接获得它的外在感性形式;对于语符审美文化而言,它的形象却不能直接通过外部感官得到,而只能靠人的内在联想、想象等心理功能间接获得。这说明形象既有用外在的眼睛看的(外视),也有用“内在的眼睛”,用“心”去看、去想出来的(内视)。而用心去看的内视功能只有人类才具有。当然,无论是外在的感知还是内在的感知,都需要我们进入到思维与情感乃至体悟等深层心理过程才能获得文化的深层内容。

与内视文化相比,外视文化更易被接受,且视者众多。这主要是因为外视文化形象的获得和实现,不需接受者做复杂的心理活动,只要他的外在视觉无障碍,便可顺利感知到直观形象。如一幅绘画、一个雕塑、一部电影以及电视,一般视觉能力正常的人都可直观到形象(尽管获得形象后的审美质量因人而异)。但一部小说、一篇散文等形象的获得则没那么轻松和简单。它既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字识别能力,又需要其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将之转换成心中的审美意象,实现内视审美。可见内视文化的审美心理过程更复杂,对于读者的文化素质的要求也更高,其审美效应也相去甚远。

“外视文化”和“内视文化”概念的提出和划分,强调的是人们接受和创造文化时所运用的两种不同审美生理、心理功能所产生的不同效果及其意义,此种划分关注人的外视接受和内视接受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文化样式的价值取向,它对研究人类文化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发生机理有着重大意义。

其实,人类最早创造的文化。就是一种外视文化——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等直观艺术均属此类。早期人类对文化艺术的接受方式。也主要是依凭外在的视觉和听觉。后来文字的出现,标志着内视文化的诞生,它意味着人的内视审美功能的形成。人类要把生动的感性形象用文字符号记录、表现和创造出来,这一方面需要作家在内心进行丰富的想象,最后把无序、无形的内心活动诉诸有序的语言符号上面,另一方面还需读者通过对于语言符号的解读。同样需调动内在的联想、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在内心重现图像,并进入再创造程序,从而生成新的形象组合。这就使人类由原来的仅凭外在感官接受事物和文化形象,发展到兼用内视功能创造并接受文化。随后,语言符号文化、印刷文化臻于成熟,进一步使人类的内视审美功能发生质变,并不断对人类文化的内视接受方式产生深远影响。内视文化的诞生与发展,不仅使人类文化走向成熟、富于理性、趋于厚重。而且不断向着深层结构迈进。必须看到,人类从外视审美功能,发展到内视审美功能,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和飞跃,内视过程推动了人类的想象与思维等能力的飞速发展。语言的诞生本身就意味着思维的诞生,而文字的诞生更是思维的一次革命性E跃。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通过阅读语符来接受文化艺术,通过内视程序获得审美愉悦的接受方式,千百年来在人类文化接受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人类极为重要的高品位文化活动方式,也是对人类心智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发挥特殊作用的审美方式。

二、“读图时代”的到来——外视文化在中国的突起

但是,到了20世纪,随着现代工业以及由此带来的大众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三者合力作用下。以视觉为中心的以视觉符号为主要传播方式的外视文化,向以语符传播为介质的内视文化提出了重大挑战,并不断颠覆和动摇着语符传播和接受方式。于是人类传播和接受文化的方式开始出现了历史性变革与转换,由原来的内视接受(读字接受),转向了以大众传播媒介、音像为载体的外视接受(看图接受)。于是,前者渐渐失去了它的统治地位,无奈地让位于后者。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看到,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文化正在脱离延续了千年的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转而变成了以视觉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宣告了外视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美国学者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说:“视觉文化并不取决于视觉本身,而是取决于对图像或是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这种视觉化使现代世界与古代或中世纪世界截然区别开来”。

中国的视觉时代则是20世纪90年代后,它以电视为主要传媒工具,以快捷性、娱乐性、大众性、直观性以及商业性为其主要特征,同电影、网络、手机、数码等新型传媒一起,以压倒优势独领风骚,征服了人们的眼球。甚至人们还来不及对它们认真审视、回味,它们已快速形成气候,发展得如火如荼,且其势头愈加强劲。

“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与这一知识运动相伴而来的是不断发展的技术能力”。海德格尔是最早注意到外视文化的学者之一,他把它称之为“世界图景”。他指出:“世界图景……指的并不是一幅关于世界的图画,而是作为一幅图画而加以理解和把握的世界……世界图景也不是从中世纪的图景变化为现代的图景的,事实上世界成为图景根本就是现代的区别性本质”。

尼古拉斯·米尔佐夫和海德格尔都在强调,当前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被形象化了的世界,是一个被图画化、图解化,外视化了的世界,是一个无论什么都可以把它作为图景、图画来“看”,通过“视觉”、“外视”来直观和理解的世界。所以过去许多抽象的东西都可以作为形象、图画、图景,即通过视觉去加以理解和把握了;而外视化了的世界的产生恰恰就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本质。它的快速发展,也是后现代美学、后现代文化的一个特征。因为“后现代美学是一种视觉美学。视觉美学否定艺术的单一等级观念。视觉文化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方面……视觉艺术为现代人看见和想看见的事物提供了大量优越的机会”。

中国的外视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首先,电视以其特殊优势独据了霸权地位,如今,人们回到家里的主要娱乐内容就是看电视。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谈到美国的文化生活时说:“大多数美国人是通过电视以及相比之下稍逊一筹的电影来调剂生活的……”其实,当今中国的大众文化又何尝不如此?目前我国城乡看电视的时间同样在4—5小时左右,大多数中国人晚间时间被电视所占领。

其次,互联网作为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第四媒体”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技术力量。小小屏幕可将世界一网打尽。与以印刷传播为手段的内视文化相比,它是一种无纸传播,与广播影视相比,它同样可以声像俱全。它以电子化的全新方式颠覆了传统的传授方式,使信息的传播成为一种轻松的游戏和互动。尤其它的图像性、娱乐性是极强的。它是集图像、声音、语言符号等为一体的新型媒介。而网上电影、电视、网上游戏、网上视频等形象的外视性尤为突出,从而组成了全新的影像世界。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3.38亿人,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网络正在成为我国居民的一种新的消费形式,并出现“井喷式”增长,一个读网时代正在到来。网络在使人们与世界的距离拉近的同时又进一步培养了人们的视觉偏好。

再次,电影作为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视觉艺术,同样是发展势头强劲。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电影观众不仅未减,反而快速增加。与传统电影相比。近年来的电影愈加强化了它的视觉冲击力,甚至忽略叙事与内容,全力追求外视效果。张艺谋就曾对别人对他的电影《英雄》忽略主题与内容的质疑做出如下解释:“过两年以后,说你想起哪一部电影,你肯定把整个电影的故事都忘了……但是你永远记住的可能就是几秒钟的那个画面。”这不仅代表了张艺谋的电影理念。也反映了当代外视文化对于视觉效果和冲击力的执著追求。

再次,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正以新的姿态,显出它特殊的发展活力和潜质。在当今的文化产业中,动漫一方面正在不断打造出原创作品。另一方面它又以新的思维雄心勃勃地计划改编和再现着文学名著,将内视的文本变种为外视的图像。其内容不仅包括各类童话故事,还包括文学经典,就连我国古代成语故事,也不断被改编和制作成了动漫艺术片。动漫们为了更好地占领市场。正在千方百计地使用先进的技术使其视觉效果更有吸引力,把正在读文字童话(内视童话)的孩子们吸引到动漫世界(外视童话)上来。

还有那游艺厅、卡拉OK、手机视频、数码相机、时装、休闲广场、城市美化、工艺美术、旅游产业、广告等等紧随其后,组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活跃的外视文化景观。近年来盛行的大型演艺晚会亦不可小视,张艺谋们继美轮美奂的奥运会开幕式之后。又策划出的“印象刘三姐”、“印象西湖”、“印象漓江”。产生出新的视觉效果。每天都在吸引着大量的旅游者和观众。

总之,外视文化几乎在所有可扩张的领域打造着它的视觉产品,强化着它的视听效果。在这样一个视觉时代,人们的感观获得了空前的享受和满足,而且范围仍在不断扩大。一切都琳琅满目、一切都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

毫无疑问,外视文化的突起是有它的必然性的。

首先从接受者角度看,视听习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荀子早有言在先: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人们最喜欢和习惯接受的就是视觉和听觉审美对象。一般而言,在直观和非直观对象面前,人们最先选择的总是直观的视觉对象。而且人眼对于外在信息的处理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的视网膜含有一亿个神经单元,每秒钟能进行100亿次运算。从19世纪一直到现代的视觉文化的强刺激,不仅没有使视觉领域达到饱和。反而使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看,学会了不断做出更快反应。另外,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感性的视觉世界,我们所接受的大部分生活信息都是要靠视觉接受来实现。即使没有人文视觉信息,我们也要面对大量的自然视觉信息,这种视觉环境又培养了我们的外视习惯与感官追求。

其次,从视觉对象的角度来看,它的确定性形象或图像所拥有的鲜活的外在感知形式本身就具有一种诱惑力。它更容易使人产生感官愉悦,同时也给人以直观的感性答案。莱辛说:“艺术比起诗来。在描绘可以眼见的对象面前方面,更易产生这种逼真的幻觉。”(这里的“艺术”指的就是造型艺术、视觉艺术。诗指的是语言艺术——文学)许多复杂的难以琢磨的信息以及抽象模糊的东西,一旦被视觉化、图像化,就会变得一目了然,清晰、鲜活生动,也更容易被理解。正如陈丹青所说:“我写一万字,不抵一幅图片的说服力……我家里不是档案馆,没藏着珍奇的图片……可是两种图片一并置,你自己瞧瞧,就知道什么是所谓东西方文化差异”。

此外,我国消费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推动着人们的视觉追求。传播技术的发展,也在推波助澜。所以在当代文化中,“外视”已成时尚,人们尽量用视觉符号去诠释着一切,外视文化凭借愈加先进的传媒手段打造着一切表现对象的视觉效果,不断满足当代大众新的审美文化需求。马克思认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也为对象生产主体。“生产。生产着消费”。外视文化不仅生产出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也培养了新一代的外视大众。这些大众一旦形成,又成了不可小视的推动外视文化快速发展的生力军。

外视文化的便捷、直观、生动、确定性等特点,使得它在当代大众文化时代出尽了风头。它也确实为人们的文化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与快乐。同时,它对于普及和宣传精英文化也是功不可没的,例如,一些文学经典、国学经典等高雅文化和艺术,在近年来通过视觉文化、尤其通过电视,得到了有力的宣传,余秋雨、易中天、于丹等一些学者恰恰通过电视这个最受青睐的外视媒体,做了宣传精英文化的成功尝试。

三、我国内视文化的严重缺失

然而,与自然界的平衡法则一样,人类文化中的外视文化与内视文化也应该是并行不悖,平衡发展的。外视文化的快速发展是大众文化发展中的一种特殊现象,也可以说是当代审美文化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的结果。但是,如今这两种文化却出现了不平衡。

如前所说,人类最早的文化形态不是内视文化,而是外视文化。早期的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属于外视文化的初期阶段。如今外视文化进入了它的辉煌阶段,它最终进入后现代文化。而内视性文化的发展轨迹则似乎与外视文化相反。它由不发达时期发展到发达期,并有过自己可追忆的辉煌时代,然而到了现在,在外视文化飞速发展并备受宠爱的时候。内视文化却受到严重挤压,出现了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在外视文化的冲击下,内视文化被变异,已难以保住纯粹的内视性,出现了内视文化的外视化。当今的外视文化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把凡可以视觉化的都视觉化了。外视文化在宣传和普及精英文化的同时,也在异化和“强暴”着内视文化。许多内视文化内容都被外视文化“收编”。在外视文化摧枯拉朽式的影响

下,原来作为以纯粹阅读语符为主的文化接受样式,现在愈加难以保住它的纯阅读性,如前所说,许多语言名著都被或多或少地加入了视图,并经常被改编成画册,甚至在出售文学名著时还要赠送光盘。以让人们先睹为快。本应去调动读者进行丰富想象的一些古诗词读本也愈来愈多地加进了插图甚至干脆就改编成了画册:文学经典则更以不同方式被改编成电视和电影并成为网上视频,内视文化经典在被大众传媒变种的过程中不断被图解甚至解构,由内视转而变成了外视。于是以语言符号为主要表现和接受方式的文学艺术愈来愈在被改头换面中失去了它的本色。

其次,当代人的阅读量不断减少。

外视文化既是如此致力于把一切视觉化,那么读书内视的人自然也就会不断减少。一方面,一些本来平时就没有阅读习惯的人更多地钟情于影视和网络,醉心于外视文化:另一方面过去有阅读习惯的读者,也被强大的外视文化所争夺,转而加入外视接受队伍,致使我们这个时代成了一个“读图”时代。

加之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影响,现代人的读书时间和阅读量都在减少。当今许多青少年人对于文学经典、名著的了解,不是如过去的青年那样直接从对内视文化的接受中获得,而是从电视甚至是画册上得到,读图时代使他们缺失了阅读的过程。据统计,我国现在的人年读书量不到5册,中小学和大学生的阅读量尽管比过去明显多出。但所读的大多是工具书之类:就连我国教师的阅读量也在不断减少,教师们所读书籍同样更多的是本专业工具书;我国的读书,大多为功利性的读书,而不是滋润精神的深阅读。据调查,近十年间,纸质图书的读者比例已由60%下降到42%乃至更少。

其实,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本来就缺乏读书与内视的习惯。在历史上,中国人很不幸,一直没有正常的读书年代。封建社会,读书是“读书人”的事,多数人为科举所读,百姓亦无条件读书。在近代,曾有过很好的时机。五四时期曾涌起过读书热潮,那时一方面大量的西方经典被翻译过来,另一方面活跃着一大批文学巨匠,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文学大师们的创作不仅为青年们心灵注入丰富的思想甘泉,也培养了人们的内视阅读习惯,引领着当时的阅读方向。但是好景不长,接着便被后来的战乱时局和救亡运动所冲击。建国后。我们可以安下心来读书了,20世纪50年代应该是一个读书的年代,但很快进入到空前的文化大革命,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迫害和绞杀,读书与内视成了一种罪过。文革结束,读书的年代似乎又来到了,我们不会忘记,经历了十年读书禁锢的精神饥渴的人们是怎样在书店门前排起长长的队伍,等待购买再版的文化经典,那是一个令人感动和鼓舞的读书热潮。改革开放后,国人已无内忧外患之扰,终于有了安心读书的条件。但是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电视时代到来了,大众文化时代到来了,进入21世纪,网络时代到来了,数码时代到来了。科技的发展令人鼓舞,但同时也令人担忧。中国消费时代的到来,更使视觉文化突飞猛进,于是文化的接受方式出现了如前所说的历史性转换。由内视性阅读转向了外视性“读图”,中国人开始大踏步追求视觉享受了。上帝似乎不给中国人更多的读书机会,也没有给国人培养出良好的深入内视、读书的习惯。所以,有人说:20世纪80年代是“精神阅读”,90年代是“物质阅读”,到了2l世纪就成了“功利阅读”了。

而在西方,虽然在上世纪中叶就进入了文化工业、大众文化时代。但他们却有着一个很好的读书传统,这种传统是与西方历史曾出现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一些重要的哲学和文学思潮的影响和滋补分不开的。读书与内视在西方成了他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即使在视觉文化猛烈冲击的今天,许多西方人仍保留着良好的读书习惯,而中国则不能,中国人更喜欢“看”而不喜欢“读”。在现今的文化接受中,我们缺少了手不释卷,缺少了阅读中的眉批与点评,缺少了阅读后的掩卷沉思,内视中的浮想联翩。

四、内视文化的独特价值及其缺失的危害

无疑,内视文化的审美特性及价值不可小视,应该看到,人类从外在的视觉认知与审美,发展到内在视觉认知和审美,从外在视觉能力,发展到了内在视觉能力,乃是一项最伟大的进步,内视文化的出现,意味着人类心智生活向深层次的拓展与丰富,我们必须充分认清它的重要审美功能。

首先,内视文化可以极大地培养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为当人类不满足于外视认知,而要通过语言符号再现或表现这个丰富的形象世界和内心体验与思想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人类把形象思维及想象能力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意味着为自己拓开了另一扇智慧之门。

内视文化形象的不确定性、模糊性,为人们提供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因此无论对于作者还是读者,都将成为创造者、艺术家。这就是说,与一目了然,无须想象的,形象被确定化和直观化了的外视文化相比,内视文化更可以培养人的想象力和独创力。

阐释学和接受美学正是从这一点看到了文本接受的特殊意义,看到了语言艺术未定点的无限张力和审美开放性,看到了读者从中释放出的创造活力与激情。内视文化形象的不确定性也生成了其可贵的含蕴美。含蕴使艺术具有了更耐人寻味的“蕴味”以及“象征意象”。读者尽可咀嚼不尽,玩味不已,深入到审美体验和感悟之中。

表面上看,形象的确定性和直观性是外视文化的长处和优势,凭此它不断借助新的科技手段,以变幻的姿态吸引着人们,但恰恰是这种形象的确定化和直观化,剥夺了人的想象和创造的权力和机会。因此观众往往是看得多,想得少,所以外视文化也容易变成一种“感官文化”甚至“懒汉文化”。

其次,内视文化不断拓宽了人类思维领域的空间,它引导着人们调整心绪,静心遐想,让内心活动起来,培养着人们宝贵的思维习惯;内视,引导人们学会了有序、深入的思索问题。也就是说,与容易停留在确定化的图像表层而缺少理性思考和审美判断的耀眼的外视文化相比,作为语符认知和文本阅读的内视文化,更容易引导读者从感知层进入到理性判断层面,从而获得由感知、联想、想象的表层结构进入到思维、判断、体味、领悟等深层结构的整体性审美过程。内视,使人真正成为善于思索并有理性的高级动物。

而思索,对于人类又是何等重要。所谓“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文之思”可说是内视文化的最大妙处。内视,将人的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功能调动得最为完美。人类良好的思维品格恰恰就是千百年来的对内视文化的文本阅读中培养起来的。

内视文化,不仅推进了人的思考,还使人在思考中变得冷静与深邃,也促使人在独处的阅读中学会内省,形成良好的精神气质,它使人免于浮躁,走向深沉。

当然,本文并不是说外视文化就没有理性审美判断和思索。一部好的影视等外视作品,当然与内视文化同样具有由感性到理性的深层结构,也同样可引人沉

思、深思。不过,一方面当下外视文化中具有深层结构的作品太少,另一方面由于它们形象的确定性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特点,很容易让人们停留和陶醉在图像世界表层,而忽略了深层的东西。同时,从品格上看,外视文化更注重追求娱乐与感性,所以它对人的理性思索的引导功能显然无法与内视文化比肩。

可见,就两种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取向而言,外视文化把人们引向感性的娱乐,内视文化则把人们引向理性的思索与判断,外视文化由于重感官享受,所以必会走向非理性、简单甚至浮躁;内视文化由于重理性与思索,所以它最终奔向严肃与崇高。总之,外视流于表层,内视趋向深层;外视多感性,内视多理性;外视流于简单,内视趋于深刻。要知道,一个人独处静读美文长卷与坐在电视机和电脑前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能否认外视文化的长处与功劳,但又不能不看到,当它发展得过于膨胀的时候,尤其是当它对于内视文化构成过多挤压以至于使后者无处安身的时候,就无疑将会给当代文化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正如尼古拉斯·米尔佐夫所说:“这种世界图像虽然不可能纯粹是视觉性的,但基于同样的理由,视觉对于纯粹从语言学方面来界定文化的任何企图都是一种破坏和挑战。”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单纯追求快乐的视觉效果,长期沉醉于外视文化而远离了内视文化,远离了语言阅读与深层思考,远离了灵魂的搏斗。就很容易变成头脑简单的看图动物。这是极不利于我们民族素质的提高的。那些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名著被改编成可以外视的画册、影视之后,不仅挡住了人们走向个性想象的大门,也挡住了人们走向思想的大门;内视文化的缺失也意味着独处与内省的缺失,意味着思想者以及大师的减少。

如今的中国电视大众人数可谓世界第一,但国人到底从中学会了怎样思考了吗?据一个新的调查,目前在我国3-38亿的网民中。仅小学生上网人数就达到了1亿人,而且上网的内容几乎全是看电影、玩游戏等,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小学正是认真读书与内视的黄金时期,而且这个年龄的读书过程将对他们一生起到重要作用,假如他们在这个时期没有了内视性的文字引导的阅读过程和思维训练过程,没有了精神上的文化滋补,而完全被热闹的外视文化所误导,那他们未来的人生素质和修养是不可想象的。

须知信息的掌握和意义的理解所推动的内涵的提升是两种不同的概念。“意义是价值层面的东西,知识则是客观认知的对象。数字化是知识性的工具性的载体和技术手段,它的炫日与神奇吸引的是求知者的眼球,却遮蔽了知识背后意义的光彩和价值意义的追求”。

传播学家德克霍夫尖锐地指出:“电视正在向我们以前占统治地位的、有文化修养的精神气质发起挑战……它威胁到了我们通过读写而获得的、神圣不可侵犯的自主权。”阿多诺进一步说,电视阻断了人们的沉思默想,因此,他认为电子媒介是一种退化的媒介。尽管他的说法有些偏激,但仍是很深刻的。外视文化不仅无情地把我们拉出了文字引导的内视文化周地,也让我们的心智游离了静心沉思的文化语境。

不错,现在我们的科技特别是传媒手段的发展不仅使得外视文化如虎添翼,光彩照人,而且也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大为改观,但是正如尼采所说:“现代科技正在把世界变成一个机械的世界,而本质上机械的世界是一个本质上无意义的世界。”弗洛姆更尖锐地指出:徐华终南深秋中国画“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办法征服自然,但却陷入了这种办法的罗网之中,并最终失却了赋予这种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为自己所创造机器的奴隶。”

在这里,我们当然不想也不可能取淌外视文化,只是说内视文化与外视文化要平衡发展,并行不悖。平衡的法则是维系一切事物的正常成长和发展秩序的神圣法则,尤其是使人类文化得以健康发展,使人性不断得以正常提升和进步的法则,假如两种文化失去了平衡,以至于内视文化丧失了立身之地,假如现代化的实现是以失去人类宝贵的内视文化活动为代价,那么,其结果,我们只能发展成一个只会娱乐,不会思索的民族。

猜你喜欢
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文化镜头
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传统文化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文化摄影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