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

2009-02-23 03:30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09年1期

数字

8400亿美元

截至200 8年10月底,大陆方面累计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7000多个,实际吸引台资470多亿美元;两岸贸易额累计达8400多亿美元。

30%

“大三通”顺利实现,台湾船舶驶往大陆各个港口,平均每航次可节省约16至27个小时,节省运输成本约15%至30%。

7成

台湾经济部门最新调查显示,受全球不景气影响,高达66.63%的岛内制造业2009年无投资计划,超过7成的民生工业表示不想投资。

500万元

广州市政府2008年12月9日表示,广州将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海外精英到广东创业最高可获5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扶持。

394亿元

环境保护部兑现环评7项承诺,对高能耗、高排放、资源型建设项目严格把关,近期总投资达394亿元的6个化工、火电项目被暂缓审批。

声音

“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是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天然纽带。两岸同胞,同祖同宗、同文同言,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2300万台湾同胞和13亿大陆同胞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彼此容易亲近、交流和沟通。大陆同胞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真诚希望台湾同胞幸福安康。”

——2008年12月20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出席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时表示。

“两岸能够走到大发展、大交流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好好地珍惜这样的基础。”

——出席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回顾了近六十年间的两岸关系,为刚刚实现的两岸“大三通”感到由衷欣慰。

“现在的两岸关系事实上已经进入了,或者正在进入和平发展的坦荡大道。”

——2008年12月20日,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在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致辞时表示。

“可以预计,实现‘三通后,两岸关系将迎来一个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和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祝愿两岸关系就像即将从天津港起航的两艘万吨巨轮一样,在和平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2008年12月15日,国台办主任王毅出席在天津港举行的两岸海上直航首航仪式时说。

“两岸直航所代表的意义,一方面代表两岸的和解,不再走过去对立冲突的路线,也就是说,我们用谈判取代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两岸共同谋求和平与繁荣。”

——2008年12月15日,马英九在主持长荣海运立敏轮高雄首航天津典礼时说。

“改善两岸关系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台湾经济恢复荣景,民众要的是安居乐业,安居要靠两岸和平,乐业则须靠经济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民众要求的目标。”

——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2008年12月13日在出席台湾“企业经理协进会”第45周年会员大会上表示,当前,台湾若能善用两岸之间的交流,将对经济有正面效果。

政策

中国耕地保护“共同责任”初步建立

监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近日联合修订《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2009年开始依规进行问责。对土地管理秩序混乱,致使一年度内本行政区域违法占用耕地面积占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总面积比例达到15%以上,或虽未达到15%但造成恶劣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发生土地违法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要追究地方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人员和其他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的责任。

简化和规范外商投资行政许可程序

商务部近期出台《关于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外商投资行政许可的通知》,要求各地简化和规范外商投资行政许可程序。通知明确,根据规定,由商务部批准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其有关非实质性变更(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名称变更、投资者名称变更、同一城市经营地址变更、董事会人数变更、符合法律规定的经营期限变更),由商务部委托省级商务主管部门依法审批,省级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后将批复和批准证书复印件报商务部备案。

数字

1.08万亿新台币

台湾经济部门官员表示,面对经济不景气,除了要扩大内需,更要拓展外销、实施重大投资,齐头并进。台湾经济部门2008年推动重大投资案累计超过既定的1.08万亿元新台币的投资目标。

27%

金融海啸影响各行各业,金融业率先受打击。香港统计处12月11日公布2008年第3季的业务收益报告,香港金融业及银行业的业务收益就下跌超过27%及13.1%。

0.45%

2008年12月11日,台湾立法机构审查《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投资特别条例》草案。扩大公共建设估计可以使2009年GDP提升0.45个百分点;至于可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则有待估算。

5成

银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杨再平表示,2008年中国金融机构利润较上年大幅增长逾5成,其中有不少部分来自于减税,因此银行业需将更大部分的利润用于提拔准备,以应对2009年的景气成长明显放缓。

面孔

黄光裕

中国最大家电零售商国美的创始人黄光裕因涉嫌操纵股市而被调查。出生在广东农家的黄光裕,上世纪80年代中学辍学后,身揣几千元来京城闯荡,从举债3万元经营小电器店崛起为当今中国零售业第一人。黄光裕事件也使中国“富豪群体”再次成为海外媒体_热议的话题,黄光裕成为继张荣坤、周正毅、周义明等之后的又一落马富豪。

梅兰芳

陈凯歌新片《梅兰芳》的上映,位居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再次回到人们眼前。梅兰芳是中国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他综合了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方式,创造了醇厚流丽的唱腔,形成独具一格的梅派。梅兰芳大量排演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进行了独树一帜的艺术创新,被誉为梅派大师。

阿披实

泰国民主党主席阿披实2008年12月15日当选泰国第27位总理。阿披实是袁姓华裔,祖先是从越南移民到泰国的袁氏华侨。阿披实1964年在英国出生,毕业于牛津大学,1992年当选为泰国下议院议员,兼任曼谷市政府发言人,开始了政治生涯。2005年,阿披实当选为泰国民主党主席,成为泰国这个最古老政党历来最年轻的主席。对于泰国老百姓来说,阿披实无疑是个“人气偶像”,他长相英俊,拥有众多的粉丝。他还擅长演讲,英文流利,还热爱体育,尤其喜欢足球。

消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08年12月8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保增长、促发展”是本次会议的主题。

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国际国内形

势,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阐述了做好2009年经济工作需要把握的原则。

会议指出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着力在保增长上下功夫,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作为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作为保增长的强大动力,把改善民生作为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举行

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008年12月20日至21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为主题,围绕扩大两岸金融及服务业合作、促进两岸双向投资、两岸经济交流制度化安排等三项议题进行研讨。

论坛所选择的主题和议题,是两岸关系进一步向前发展、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实质性问题,也体现了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加强两岸经济合作、共渡难关的积极态度。

大陆配偶取得身份证时间将缩短

根据台湾有关部门最新通过的相关法案,未来大陆配偶取得台湾身份证时间将缩短为6年。他们可以在台湾工作,继承遗产也不再有新台币200万元的限制,大陆配偶的工作权、身份权及财产权将获得更完善的保障。

大陆将为台企融资1600亿元

日前,大陆有关方面就加强两岸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十项政策措施,其中包括支持大陆台资企业发展,加强台企融资服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近日分别决定,在今后2~3年内各自为大陆台企安排500亿元的融资。国家开发银行在原有专项融资支持台企300亿元的基础上,3年内再追加融资支持台企300亿元。

港府创造就业惠及大学毕业生

为应付金融海啸,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决定加强运用辖下的创新及科技基金,推动科研,加上促进旅游业等措施,预计可创造100多个公务员职位,以及接近680个非公务员职位,包括扩大实习研究员计划,两年实习期月薪分别是1万元与1.2万元,每年涉及开支大约6700万元,而且不限新毕业生,金融海啸中失业人士,只要在大学曾修读工科或科学科目,都可应征。

台劳务部门促企业以培训代裁员

为了因应金融风暴带来的企业倒闭与失业潮,台湾劳务部门2008年12月12日提出“立即充电计划”,希望企业在景气低迷时刻,能以在职训练取代裁员,该部门将补助企业50%到100%的训练费用。补助金额上限方面,中小企业最高补助95万元新台币,大型企业最高为190万元新台币。

事件

海峡两岸实现“大三通”

根据海协会与海基会台北会谈达成的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于2008年12月15日全面启动,宣告两岸“大三通”时代来临。回首过往,一路虽然曲折蜿蜒,但大势所趋无可逆阻。

1949年后,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状态,造成两岸人员往来和通邮、通航、通商全部中断。直到1979年的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双方尽快实现通邮、通航”,“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三通”的概念由此创生。

20多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强烈要求和努力下,两岸“三通”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

在通邮方面,1989年,两岸邮件总包互相直封并经香港转运,台湾方面也通过第三地开通对大陆电报、电话业务。1993年,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协议,两岸邮政部门正式互办挂号信函业务。1996年,中国电信与台湾“中华电信”建立两岸直接电信业务关系,业务量持续增长。

在海上通航方面,自1988年起,台湾商船间接绕道运输两岸间的贸易货物,大陆方面给予台湾船舶优惠待遇,陆续批准台湾船公司在大陆设立独资及合营公司、航运代表处。1997年,福州、厦门至高雄间的海上试点直航启动,结束了两岸48年来商船不能直接通航的历史。次年,两岸定期集装箱班轮航线开通,运输两岸货物的船舶经第三地换单不换船航行两岸港口。2001年,金门、马祖与福建沿海地区的海上客、货运航线开通。

在空中通航方面,1989年起,两岸民航业界陆续开办了“一票到底”、“行李直挂”等合作业务。2003年起,两岸空中通航不断取得突破,从“春节包机”到“节日包机”、“周末包机”。

在通商方面,台商不断深耕大陆市场,截至2008年4月底,两岸间接贸易总额累计已逾7500亿美元。

2005年4月29日,胡锦涛在北京会见来访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双方提出,建立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2008年11月4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首次访问台湾,并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四项协议,内容涉及两岸空运、海运、邮政与两岸食品安全,两岸的“大三通”的梦想终于实现。

责编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