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伟
摘要:本文从现在艺术鉴赏活动中,人们常不解于当代艺术美感模糊这一问题入手,尝试对当代艺术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艺术不只是美的形式,还包含丑及生活本身等多种可能性因素,以这一更全面的观点解释艺术的界定标准。
关键词:艺术的定义;艺术的边缘;美的形式;非美的形式。
在一次钢琴音会上,钢琴家先弹奏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乐曲。博得了热烈的掌声,一位听众连称:“真好,这才是高雅艺术嘛!”到了下半场,钢琴家开始弹奏一些无调性的现代音乐作品,这位听众开始还耐着性子听,到第二首曲子时,钢琴家开始在钢琴琴弦上添加东西,如项链、怀表等,以造成与一般钢琴不同的音响,这时这位听众开始找不着北了,最后实在忍不住说了句:“这算什么艺术,这根本就不叫音乐。”之后愤然离去。这样的例子还有,一次,一位行为艺术家在街边画了一个圈,旁边立了块牌子,写着:《一天》,然后在圈里开始表演他一天的日常生活,许多人驻足观看,充满了好奇。看了一会儿,大家开始评论,其中少部分人点头称:“这就是行为艺术。”而多数人摇头:“这哪是艺术,一点美感都没有,根本是哗众取宠!”那么,是不是只有美的东西才称其为艺术,不美的东西就不是艺术吗?艺术的界定是不是等同于审美的标准?
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艺术的问题?《辞海》中对艺术是这样定义的: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今天看来,这个说法依然能够基本涵盖各种艺术现象,但面对日新月异的当代艺术发展潮流,它也需要进行新的补充了。
人类艺术从原始艺术(史前时期)开始,其间经历了种种变迁,发展到现在的后现代艺术,新的艺术形式和现象已大大超越了传统艺术的表现范畴,被称为“艺术”的领域似乎已经被扩大到了某种边缘状态。所谓边缘状态,如后现代艺术之父、法国艺术家杜尚的作品“泉”:把生活中的现成品——坐便器拿来直接签上名,然后作为艺术品送出去展览,取名为“泉”,用以表明这样的思想:艺术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还可以是生活本身。像这样的作品在传统领域是闻所未闻的,艺术品既无特定的艺术形式,也无形象塑造,这使得某些当代艺术作品与生活的界限变得十分模糊,换言之,艺术仿佛走到了其边缘。与生活只有一步之遥了。但是,杜尚的艺术等同于生活了吗?没有,他的艺术其实依然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因为他还是把一种物品框起来、悬挂到墙上去,作为艺术品来展不的。
杜尚显然超出了传统艺术的创造领域,他用脱离了实用性意义的现实生活物件进行展示,从后现代艺术的眼光来看,这就还是艺术,而且还是有具体形式(坐便器本身)的艺术。以此类推。如果你也把一件生活用品,用框边之类的东西使之与现实功能脱离并作为作品展示,那它同样也能成为艺术品。当然,作品的好坏另当别论,那是作品质量问题,有时也是区分偶然的艺术行为、艺术爱好者、一般艺术工作者和优秀艺术家的标准之一。
有关当代艺术边缘状态的例子,还有更极端的现象。如德国先锋派艺术家博伊于斯,在1972年德国“文献展”上所展示的作品:花100天时间和观众进行一切问题的讨论;让政府部门的官员听他发表对教育和环境污染的看法:带领民众到树林里去打扫:安排给一个城市种植7000棵橡树;改革学校招生和教学制度;参加议员的竞选;组织社团,甚至参加政党……这些活动全都被他当成是自己的“艺术”创作。这是艺术吗?按传统观念看,答案是否定的或无法回答,因为这看来已经是生活现实了,如果作者不指明其(自己才知道的)艺术意图,谁知道这些活动是艺术呢。
博伊于斯同样把艺术的边缘扩大到了生活本身,而且进一步放弃了用于艺术展示的形式框边。但从当代艺术理论的眼光看,他所称呼的“艺术”还有最后可以被称为艺术的界定含义,那就是艺术的“观念”。即,把所有这些具有社会实用功能的行为作为一种艺术性展示的观念。以艺术的观念作为艺术作品。应该说,这的确是走到了艺术的边缘了,而且甚至带有“皇帝新衣”的味道,因为这全在于你是否把某种现实行为当成艺术。这也就无怪乎许多人会由困惑而至反感了。其实,后现代艺术往往是更强调观念的,他们认为,只要还有艺术的“观念”,那一种在“观念”指导下的行为就依然属于艺术的领域,还可以称为艺术创造活动。只不过,剩下“观念”的艺术已经走到了艺术的边缘,如果没有了那最后的一点艺术性的观念,或者没有指出这一观念的存在,“艺术”马上就可以恢复成生活本身。
从对以上艺术现象的分析中,我们可能已经认识到,当代艺术潮流对“艺术”概念的界定,已超出了传统的理解,而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含义。从当代艺术的角度出发,对艺术概念的界定。可以描述为:一切人为用于展示的、与生活实用功能区分开来的、表现人类精神追求的创造活动或观念皆可以称之为艺术。
在这样一个新的艺术视野中,艺术作品要表现的内容大大超过了以往,相应地,传统艺术的核心表现内容——美的形式,也就不再是当代艺术唯一重要的表现内容了。相反,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包括以往从未受过重视的“丑”的形式越来越成为当代艺术家力求表现的内容。换言之,艺术不再只等于美的形式,艺术也不再只是提供给人们审美的感受,它还力图展示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感受,从而给处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人们提出了鉴赏艺术的新挑战。
19世纪70年代(垄断资本形成的时代)之前的审美。我们称之为传统理解下的审美,那时,人们对于艺术常常只是“审美”的。只关注艺术能否带来美的形式,优美、崇高、和谐是艺术要表现的核心,非美及丑的形式纵然存在,也只能做美的配角和反衬,为烘托美而存在。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人们普遍把艺术当成了美的化身,把审美当成了艺术的唯一内涵和界定标准。所以,才会出现前述的那些不理解当代“非美”艺术的言论和行为。
美与美感固然是艺术的重要内容,但艺术是人类用以表现自身心理情感的手段,人与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艺术不能总是只表现美感而忽略了其他。例如,原始时代的人类所创造的奇形怪状、面目狰狞的图腾,并不是用以表现美感的。而是表现对于大自然带来灾难的恶感,但在今天仍被称为原始艺术。现代艺术家们意识到“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不总是清晰明了的,经常会出现模糊不清。难以解释的状态,不光是人,生活本身有时也是这样。所以,在他们看来,那些清晰明了、和谐优美的艺术反而显得不那么真实,而扑朔迷离、呈现某种混沌无序的状态倒更让艺术家们觉得接近真实。
于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概念和规则在当代便被打破了,出现了从另一个角度表现出来的真实心灵,出现了与传统美感相去很远甚至背离的艺术创造。在现代文化语境下产生的艺术作品中,无论是毕加索的名面《格尔尼卡》,还是勋伯格的名曲《华沙幸存者》或潘德列斯基的《广岛受难者的挽歌》,都不能用单纯的审“美”眼光来鉴赏了,其中,分裂怪诞的画面形象、粗野尖利的音响效果无不带给我们强烈的“丑”的震撼。在这里,在现代艺术中。“丑”已不再是从属于“美”的配角,而是成为了艺术的主角,开始被独立地表现,尽管它们不是“美”的艺术,或许人们也无法对其进行审美的认识,但同样给人们带来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心灵震颤,同样富有艺术的魅力和人性的张力,因此同样也是我们精神世界所需要的精神食粮。正如良药苦口的道理,为了获得健全的身心。我们也需要在原来审美的基础上开拓视野,从更全面的艺术眼光来面对今天已迅速扩展的艺术领域,以获得更全面的艺术修养。
简而言之,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艺术既包含着美与审美,也包含着丑等非美形式,还有生活现实等更为广泛的可能性因素,因此艺术不等于美,艺术的界定也不仅是审美的标准。艺术概念在今天的重新界定。从理论上归纳了当代艺术向生活本身,向非美形式,向传统艺术领域以外的广阔时空突破与开拓的创造思路。这一新的界定启发我们在更全面的视野中重新认识艺术,从而有助于我们在鉴赏艺术时兼收并蓄,感受百味人生,并能因此更加客观准确地把握住艺术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