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英国、法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姚蒙 本报特约记者 张家齐 本报记者 胡笳
英法弹道导弹核潜艇相撞的事故,成了这几天西方媒体重点关注的话题。尽管英国声明这次事故没有造成核泄漏,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核武器事故,却让人越来越没安全感。虽然从理论上说,通过可靠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能确保战略核武器的安全,但是无论是人为的疏忽,还是装备突然出现故障,都可能酿成无法弥补的核灾难。二战后一直不曾实战使用过的核武器,究竟是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还是危险的安全隐患?
一场“高级别的核噩梦”
英法核潜艇相撞的新闻,引起两国国内激烈的争论。英国《卫报》报道说,让英国军方感到震惊的是,“前卫”号竟然在水下没有观测到“凯旋”号的逼近,核潜艇上的声呐探测技术显然存在大问题。英国的反对党之一、苏格兰民族党的议会领袖昂格斯·罗比斯坦说:“英国国防部必须要做出解释,为什么在世界上的第二大水域,携带着核弹头的潜艇竟然会与其他船只相撞”?英国《每日邮报》转述英国自由民主党国防事务发言人尼克·哈维的评论说,这起事故虽然目前没有人员伤亡,但是却让英国公众感到军方在核武器的保存方式上存在问题。欧洲民间组织“去核化联盟”的主席凯特·哈德森将这次事件形容为一场“高级别的核噩梦”。法国《费加罗报》17日的报道说,潜艇水下探测技术对于法军来说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因为法国国防部承认,当时“凯旋”号是以低速下潜的。法国的反核武器民间联盟组织代表史蒂芬·拉霍姆也认为,这次事故让人们意识到核灾难随时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一艘核潜艇就是一个移动的核反应堆。
核武器安全令人担忧
事实上,自从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后,核武器再也没有在战争中使用过。但是各国的核武器却需要远比其他武器更多的资金来维护和保养。据报道,美国2008财年核武器及相关计划费用高达520亿美元,这一数字比绝大多数国家的军费还要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核武器的管理、维护、运行和升级。俄罗斯也一直被高昂的核武器管理、储存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
除此之外,由于核武器的管理、使用不当,核事故接连发生:2006年美国误将4枚“民兵”3导弹的引信运往台湾,2007年美国空军的一架B-52轰炸机误挂6枚装有核弹头的巡航导弹飞越好几个州。2008年5月,美国一个“民兵”3导弹发射井曾发生火灾事故,这次火灾燃烧了两个小时后自行熄灭。令人担忧的是,这次火灾居然是在事故发生5天后被发现的。俄罗斯军方的核武器由于缺少维护和储存经费,状况更是堪忧。此外,巴基斯坦政局动荡期间,美国等西方国家也一直担心巴基斯坦的核武器遭到袭击或者实施没有授权的发射。
除了批评核武器的管理问题,很多人开始怀疑,频繁发生的核武器事故与有核国家奉行的国防政策有关。哈德森说,英国一直坚守上世纪60年代制定的政策,每天24小时内至少有一艘带有核武器的潜艇在大西洋水域巡逻。这次出事的“前卫”号每年为了完成这项任务,花费了数百万英镑的维修费用。面对这次事故,英国首相布朗应当和阁员们好好反省一下,是否应当尽快修改军事布防的策略。
全球军事竞争已刹不住车
有专家认为,从理论上讲,核武器的安全主要是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和操作程序,以及核武器自身先进、可靠的设计来确保的。经过多道可靠性设计的核弹,不会在无意状态下被引爆。中国军事战略专家魏国安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核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一共有三级保险。在没有到达目标区上空前,就算核弹掉下来也不会发生爆炸”,但是核事故却可能酿成重大的核污染。如果此次英、法核潜艇相撞导致核泄漏,那由此引发的核污染可能将是灾难性的,这正是人们所担心的。
除此之外,魏国安认为,“真正可怕的是核武器在实战中出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随着核武器的发展,它的体积不仅更小,污染也更少,部队在引爆后很快就能进入战场,这为核武器进入实战提供了可能。“目前,美国就正在发展小当量的战术性核武器。其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和本世纪初,美国就多次有过使用核武器的企图。时至今日,美国还在后悔当初追捕拉登时没有使用小型核武器。”魏国安表示,这是非常危险的发展趋势,它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也越来越大。
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彭光谦认为,一系列核武器事故表明,“非主观因素造成的后果已经威胁到人类的共同安全”。他说,“最近美俄卫星在太空相撞,英法潜艇在海底相撞,表明这种威胁已经从陆地和天空,发展到了太空和深海。”尽管人们一直在军事管理上努力采取措施,但是技术性失误在所难免,全球军事领域竞争的无限升级,已经到了刹不住车的程度。彭光谦认为,要想不让核武器变得更加危险,不再危害人类本身,“必须在根源上转变对抗的冷战思维,回到和平合作的道路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