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动“慈善中国动车组”

2009-02-16 04:57
慈善 2009年1期
关键词:慈善事业慈善公益

本刊记者

2008年,在冰冻成灾的南方大地,在满目疮痍的5·12地震废墟上,在金融海啸的浪潮中,时代的列车依旧在中国的大地上稳健地前行。

空前的灾难在我们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比山高的障碍、像海一样大的困难,同时激发了我们那困难挡不住、山河湖海比不了的激情与斗志。

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在与艰难险阻的斗争和战胜巨大灾难的过程中,中国人民的爱心井喷般地进发,一种令世界感动的力量在中华大地涌动,人们的慈善意识急速提升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为宗旨的中国的慈善组织在大灾大难面前出色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中国的慈善事业的时代列车像一下子前行了十年。

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2008年12月5日下午,中华慈善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为慈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交流与合作平台,将提高社会公众、政界、商界、学界和媒体等社会各界对慈善的认识和支持力度,改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宏观社会与文化环境。同时,推动政府对慈善事业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改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经济与政策环境,并加强了全国慈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形成慈善组织之间、慈善组织与政府、企业、社会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提升慈善组织的整体形象,从而改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行业组织与协作环境。我们看到、感觉到“慈善中国”的动车组又开动了。

作为2008年中华慈善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论坛主题为“聚焦5·12——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挑战”。此次论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与中华慈善总会、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克林顿基金会9家基金会联合主办,并由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各慈善组织的代表、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约400人参加了这次论坛。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民政部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等出席论坛并发言,来自慈善领域的各方精英围绕善款使用、信息透明等问题展开研讨,启动了“5·12慈善联合行动”,号召社会各界联合起来共同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论坛主题演讲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公平与效率——关注善款使用机制,二是透明与公信——关注慈善信息披露机制,三是竞争与合作——关注慈善领域合力。

论坛由央视著名主持人沈冰主持,她在主持词中动情地说:“我想今天的论坛是关于两个冬天和两个春天。第一个冬天,因为今天是北京以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第二个冬天,就是来自于经济危机。可能很多人还不敢说,现在整个全球的经济的冬天会是多少寒冷,多少漫长。但是,我们同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当经济的冬天到来的时候,不让慈善也进入冬天,能够让慈善领域持续地生活在春天的环境里。经历了5·12之后,各行各业都聚集在慈善领域里。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来回答春天和冬天的问题。”

范宝俊会长的致辞

中华慈善总会范宝俊会长首先致辞,他感慨地说:“即将过去的2008年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沉重而又闪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饱尝了冰雪灾害和5·12特大地震带给我们的痛苦。但也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华儿女血浓于水的亲情。我们为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伟大的军队感到骄傲和自豪。”

他明确指出,此次论坛的主题是:“聚焦5·12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与挑战。我们将在这里共同分享、交流,在抗击南方冰冻灾害和战胜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的过程中,慈善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的经验。并通过梳理5·12地震灾害救助中慈善捐赠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探索中国慈善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他总结说:“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现代慈善事业开始在我国萌芽并逐步发展壮大。一是全社会的慈善意识普遍提高,对慈善事业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大大增强,公民参与慈善活动的自觉性和热情逐步高涨,社会慈善文化氛围大力改善。特别是在2008年抗擊冰雪灾害和抗震救灾中,我国人民表现出现的慷慨善良、团结坚韧和无所畏惧的精神是震撼人心的。

二是我们慈善组织的数量发展较快,慈善活动已经开始渗透在社会生活的需要方面,成为除政府之外,我国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力量。据民政部统计,截止到2008年9月全国注册慈善组织的各级基金即达1361家,这些慈善组织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正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慈善事业具有天然的润滑人际关系的功能,其作用是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无法达到的。

三是慈善总量大幅提高。07年我们慈善捐赠总量309亿,而2008年仅地震捐赠就超过600亿,全年捐赠将近1000亿,约占我国GDP千分之四左右。为解决当前复杂的社会问题,发挥了重要的补充和保障作用。此外,志愿者服务作为慈善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自觉的价值取向,也为慈善事业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人才保障。今年的汶川地震救援当中,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的作用达到了空前程度。

四是慈善法制建设逐步得到重视。最近公布的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已经将慈善事业法列为一类立法项目。相信随着相关法律的出台,我国慈善事业的法制环境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慈善机构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了有效的法律保护。

此外,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的慈善捐赠行为,国家对慈善领域的税收激励机制也有所增长,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已经将企业公益性指出的免税额度,提高到了年利润总额的12%,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企业捐赠热情。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这项事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的进程的作用也逐步显现。提高公民素质、增强社会责任、营造和谐友爱,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范宝俊会长认为:“无论从哪个层面哪个角度来讲,目前都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关的政府部门、慈善组织对此都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抓住大好机遇,把慈善事业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他希望政府能为慈善机构和慈善工作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为慈善事业创造更健全的法律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说:“今年国务院在机构改革三个方案中,已经明确将推动慈善事业发展作为政府的职能,民政部为此成立了社会福利与慈善事业促进司。我们期待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能够尽快建立起来积极互动的慈善伙伴关系,各就各位,各司其职,各尽所能共谋发展。”

他希望慈善组织作为慈善事业的主题要进一步发展自身的制度建设、能力建设和形象建设,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他认为慈善组织要建立慈善行业自律机制,提高慈善行业机构的公信

力和组织动员能力,要注意找准定位、主动接受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监督,创造慈善业绩,争取政府和有关机构的理解和支持,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参与,努力在构建我们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各级慈善组织间还应不断加强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以建立一个更加透明、高效、社会需求的慈善界。他还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们加强慈善事业研究,在不断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寻找中国的慈善事业规律,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方法、管理方法和项目运营的模式,推动我国慈善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范宝俊会长最后说:“我为自己最终选择了慈善事业感到由衷的欣慰。同时,我们希望新一代慈善工作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造慈善事业的新成绩,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奋斗,共同促进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共同迎接中国慈善事业绚烂美好的春天。”

王振耀司长的发言

接下来,新上任的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王振耀在论坛会上发言。王振耀司长就“我们政府如何能够保证慈善捐款流程的公平与效率”谈了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我自己的想法是,最重要的理念,政府应该是促进大公平,大效率。这个大公平、大效率,应该是政府的责任。政府的基本责任应该是建立基本的体制来保证公平、保证效率。”

王司长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在慈善领域有四个问题特别需要进行着力推进:

第一,法律建设。当大家谈到法律建设的时候,全社会都关注的是慈善法,但是我恰恰要提醒大家的是,法律的实施情况到底如何。我想想大家提的两个常议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的捐款免税免到30%,企业所得税免到了12%?免得比较通畅吗?应该说在全国还免得不通畅,法律的贯彻还是一个挑战。另外,汶川地震大家都知道,说这次捐款每一分钱要花到灾区,我的反问是,你怎么买机票,你怎么到灾区服务?这实际上,大家的热情有时候还需要纳入法律的轨道。我想,这也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第二,行业建设。现在,为什么我们的慈善行为行动不方便?因为我们的慈善行业还没有建立起来发达的行业机制。我想,有两个方面的机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一是行业的工作平台,任何一个要发达,首先是这个行业自身要有比较好的合作联合的工作平台。这个平台在慈善界还相当薄弱。二是信息平台。我们知道,我们很多慈善项目,信息的规范化透明还不太够。包括我们政府有时候得到的一些捐款,透明机制在回应社会方面还存在着缺陷。

第三,组织建设,我觉得慈善事业要发展,没有一个好的组织建设不行。但组织建设,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必须有人,全国慈善基金会到现在为止不到2万人,你怎么能说这样一个慈善事业会能得到持续的健康的发展?没有专业人员,不可能谈很好地组织建设。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司也应该注意推进行业的组织建设。最后,应该注意慈善的风气建设,大家知道风气就是一种任期,各种各样的活动,各种各样的实事求是的探讨,本身就是对慈善事业的开拓是一种巨大的社会氛围。今天上午中央领导已经又一次给我们开出了一个良好的风气。国家最高领导人来到我们许多慈善工作者中间,我想新的慈善事业的春天的确来到了。

王振耀司长最后表示:“我自己代表我的团队一定会在民政部领导的直接组织下,踏实工作,回应这一挑战。”

李嘉诚基金会代表的感想

成立于1980年的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已累计为慈善事业捐款捐赠80亿左右了,论坛会上李嘉诚基金会代表李玉光教授谈了感想,李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万变的社会不变的承诺”。

李教授介绍说:“这也是李嘉诚先生的一个许诺,李先生说:‘社会在不断变化,我的承诺不会变。李嘉诚基金会成立于1980年,李先生察觉到传统的慈善方式效率是有限的。他从1980年开始创造了基金会,通过医疗科研和服务进行慈善服务。李先生宣布李嘉诚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他说除非发生不可预料的情况下,基金会的工作将会一直坚持。不管是在任何情况,基金会是永远会持续下去,除非是不可抗拒的战争和灾害。李先生的基金会资金80%多用在内地和香港。基金会在挑选受助的项目方面有三个原则,第一是项目必须能够推进社会改革;第二是让项目得到政府的支持;第三是受助单位必须确保资金得到有效的管理和应用。”

李教授介绍说:“李嘉诚基金会自主项目大体有三个类型:第一个是自然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助和直接帮助一些无助者。这次汶川特大地震,李先生在第一时间率先捐出了第一笔款项。目前捐资已达1.6亿元。帮助大中小及特殊教育学生,以及免费为灾区的受伤学生提供轮椅服务从1998年开始了;‘人间有情,全国宁养服务计划是至今为止是全国唯一免费上门为癌症病人提供治疗的项目。现在每年有8000多人免费得到服务,现在已经有8家医院成为我们这个计划的支持者;‘医疗扶贫的活动,这个项目在2008年扩展到全国;‘唇腭裂康复计划,这个计划选择的都是顶尖的医院,使贫穷的唇腭裂儿童获得优质的治疗和服务。同时,也让这些贫穷的孩子同样地享受到国家的优质医疗资源。我觉得这一条非常重要,也是直接地关注到医疗工程。另外,我们这项工作不单纯为儿童做手术,还有康復、健康教育、义工科研等等为一体的综合救助模式。这项工作的资助形式,不但资助儿童的手术费用,还资助家人的交通费、住院期间的生活费。这样就彻底地解决了远在深山边远地区的儿童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这两个项目也通过网络科技管理。第二,通过项目资助提高受助单位的管理能力。我们的‘长江新里程现在已经进行了第二期,第一期服务了7万人,第二期准备为10万名残疾患者装上义肢。除此之外,我们还帮助中残联项目全面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和水平。5·12之后,我们很多慈善组织都发展起来了,我想更重要的,还有一个能力提升和能力建设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李嘉诚基金会在管理上,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同时,我们有一套项目实施的方案,编制了很多的项目指导手册。在财务上有专人、专户管理,特别是用网络系统管理。每个人、每个受助者在每个地方都可以看得清、看得见,花了多少钱,做了什么事。我们请了第三方做评估,我们请了第三方财务审计,我们请了五华永道进行财务审计。”

李教授还谈到了1995年他们与教育部合作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他说:“这个计划打破了平均主义,让社会重新认识人才和认识知识分子的重要。这个计划带有制度创新和改革的特色。个项目对高校改革和科技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

李教授说:“2001年,李嘉诚基金会和教育部合作,主要通过互联网方式和卫星通讯的方式,对西部地区捐赠了3个亿。李先生有感全球经济高速发展,制造了全球的贫富悬殊问题,他们投资了技术及资金参与建立一个公正、富有同情心的社会,共

同为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万达”董事长谈慈善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在论坛会上谈了自己对“慈善”的理解。他谈了三点:“第一捐款不完全代表慈善,当然慈善需要捐款。但有些企业家对员工很苛刻,在外面捐款,铺面子,我觉得这不很好。慈善也不是只做做宣传,有些人宣传完了以后不兑现。据我了解今年冰雪灾害的捐款到现在还有30%没有到位。慈善是真爱,发自内心的爱心。第二,慈善是一种付出,不能索取回报。有些企业把捐款与企业营销结合起来,这是不应该的。当然,有捐款比不捐款好。第三,慈善是一种目标,慈善就是做善事,应该是我们一生要做的事业。”

NGO研究所所长王名先生的观点

清华大学NG0研究所所长王名接着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刚才王董事长谈了慈善的三个方面的含义。其实,慈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慈善是花钱的学问。除了真爱、付出,人生的终极目标之外,慈善还是花钱的学问。我觉得李玉光应该有很深的体会,从80年到现在他一直在探索花钱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慈善捐款是1000亿,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把钱花好,怎么样更好地满足捐赠人的意愿。慈善事业当然首先是一个捐赠人的付出,我们首先呼吁企业家参与慈善事业,把他们多余的财富用于社会。另外一个把钱花好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想花好钱一定要有大量的慈善组织。刚才振耀司长讲到了行业建设、组织建设,我们慈善组织的行业不能很好地发展起来,钱要想花好都很困难。真正要花好钱要靠慈善组织。但是,我们当前慈善组织的发展还面临很多的问题。我们很多慈善组织现在还没有合法地位,包括这次在汶川地震中间做了很多贡献的一些民间组织。还有自身能力建设的问题,问责机制的问题,包括透明度也是一个问题。我们的基金会接受了捐赠,但是没有建立很好的机制,以至于网民为什么提出那么多的质疑?”

王名先生最后说:“今年是大灾大难的一年,同时也是慈善事业实现梦想的一年。我们怎么样花好善款,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觉得,我们在座的各位都要一起努力,推动善款更好更快地用于灾区,用于受益人,我们共同来推动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

朱卫国处长的发言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一处处长朱卫国在发言中说:“1993年的中国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出了分税制改革,提出了金融体制改革,这一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却把慈善事业定义为带有浓重的封建色彩的行为。15年后在现代汉语中彻底刷新了中困人对慈善的理解。民族的慈善热潮使我们对慈善刮目相看,也使我们对慈善冷静思索,要求我们从自由全面发展的高度看待慈善。现代的法律精神,要求我们从制度的建设来切实保障慈善。财富的增加及其对财富价值的反思,要求我们从去掌握慈善。政府、企业、社会责任的重新定位,要求我们从全体的平衡中理清慈善。”

朱卫国处长的发言从“公信、透明、与朴素”三个角度阐述。他讲到公信的慈善,说:“公信是慈善的生命,慈善组织最大的优势就是比其他组织有更强的公信力,丧失了公信力,慈善组织就会丧失资源、丧失力量,甚至丧失存在的价值。慈善组织需要对方方面面有所交代,面对政府、公众、媒体、董事会、受益人,甚至是志愿者。公信对象的多元化,必然决定了慈善组织的公信机制的复杂性,资金的运用、规则的遵守、战略的企划等等。而正是这个眼花缭乱的公信力期待,使得一个美国学者说公信力是一个要命的概念。对于中国正在发育和不断发育的慈善组织而言,公信力需要培养,有时候需要忍耐。依法保障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即将颁布的慈善法关注的内容。透明度、公开性和公信力是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也是慈善组织必须遵守的价值法则。透明度对慈善组织有几个方面的意义,第一保障公信力的实现,第二防止腐败,有人把慈善组织比喻为鱼缸,所有东西一览无余。大家都知道,对于许多市场组织来说,属于商业秘密的东西,对于慈善组织则必须无条件公开,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公信力上慈善组织应当具有有容乃大,慈善组织透明度目标实现,要求政府进一步实现慈善组织的各种机制,这些内容也是正在起草慈善法需要研究的重点。公信的慈善、透明的慈善首先应当是朴素的慈善,朴素的慈善必然是诚信的慈善,纯粹的慈善,以及有效率的慈善。慈善就像眼睛一样,需要非常用心呵护,慈善拒绝任何形式的三聚氰氨。”

朱卫国处长感慨地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华传统格言一直提醒我们慈善一定是达者与穷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慈善不仅需要激情,还需要理性,慈善不仅需要慈悲,更需要智慧。慈善的本质是拯救,在这样寒冷的冬天,人类却要经历经济的严寒,但我们坚信,只要有你有我,还有我们的慈善,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温暖!”

方嘉珂先生介绍“鹤童”

鹤童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方嘉珂先生发言的题目是——专业社团,专业志愿者,有序参与,有效服务。他在发言中说:“2008年5月12号,在第一时间里,我们通过广播电视网络获得了这场共和国史无前例的灾难发生。5月13号,赈灾发生的第二天,中国南通方面的领导就给鹤童联系,希望我们参与救灾。我们深知在举国抗震救灾行动一旦转入新階段,即被营救出来的伤病员脱离危险之后,就会面临着长期的病残照顾方面的需求,这恰恰是我们鹤童的强项。同时,鹤童的电子报创刊。5月23号,赈灾发生后的第11天,全国哀悼日结束后的第二天,鹤童专业救援组在开赴赈灾一线与当地卫生、民政部门取得联系,从解放军、武警、抢险消防人员的手中接受病残人员,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长期照顺服务。6月7日,鹤童专业照顾小分队在四川经历了17个艰难的日日夜夜,与第三梯队交接完成后顺利返回天津。6月13号,5·12孤老孤残长期加盟照顺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排出的第四个梯队抵达绵阳。6月20日,5·12孤老孤残长期照顾加盟单位,安徽省合肥市夕阳红老年疗养院加盟。6月27日,全国孤老孤残第一阶段任务全部完成。8月2日,中国南通基金会批准鹤童本土化专业照顾培训班项目。8月6号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鹤童中标绵竹市孤老孤残护理院。8月13日鹤童荣获德阳市抗震救火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1月24日,经历近2个月的施工,红十字鹤童绵竹紫岩互利中心成立。5·12为鹤童这样的社会组织搭建了展示爱心的平台,也让像鹤童这样的专业志愿者有序参与,有效服务。”

刘文奎先生谈如何管理善款的问题

中国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刘文奎先生在论坛上用“联合采购办公室”“过渡板房社区与学校建设”等案例说明了慈善公益机构信息公开披露的重要性。他说:“如何保证透明与公信?信息披露非常重要,但是前端的操作更重要。就是公益机构如何能够很好地执行项目,我觉得对透明与公信是

良好的保证。透明与公信取决于公信机构的责任感和能力。下面说三个小例子。

第一个是应急采购办公室。2008年5月13号北京到成都的航班全部停飞,14号我们第一个团队来到成都。根据了解的情况发现,在成都进行大规模的救灾物资的采购条件已经不具备,很多东西已经被采购一空,及时采购到东西,也没有大型的车运到灾区。当时我们到临近的重庆市采购,怎么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既能够采购到物资,又能够保证透明与公开?5月14日晚上,我们在网上发布招募信息,决定在重庆成立应急采购办公室,招聘志愿者。同时,我们在5月14日晚上,请重庆扶贫办邀请重庆主要商业企业开会,5月15号上午我们从成都赶到重庆,应急采购办公室就已经成立了。这个办公室的成员,包括国际慈善工作人员,也包括支援者。由志愿者组成的应急采购办公室参与了谈判、询价、和承运的过程。经过紧张的工作,在保证透明公开的情况下,5月15号晚上和16日凌晨两批物资发往德阳和绵竹。

第二是过渡板房社区与学校建设。我们保证整个的过程都是由志愿者参与,保证透明公开。我们还引入了志愿者参与前期、后期的一些设计、勘探勘察工作。5月23日到9月26日,我们分别建设了三个板房社区,2万平方米安置了3000多名灾民。建设37所板房学校,受益学生2万多人。我们的板房学校造价450元一平米,板房社区造价600元左右,工程质量应该是属于比较好的。

第三是灾后重建办公室。如何确保在复杂的灾后重建中确保善款直到目标?我们的办法就是在灾区一线设立办公室,5月13号我们就在德阳建立了灾后重建办公室,每天大约有10几个工作人员参加工作。我们这个计划预计是三年。当时我们在余震天大发生的情况下在车棚里办公,我们的工作用车也被山石砸坏了。在艰苦的一线工作环境中,我们还开展了心理干预项目。

通过这几个案例,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能否切实满足灾民的需求,取决于公信机构的责任感和能力,也就是说你是否愿意做得透明公开,以及你是否知道怎么做,并且有相应的执行能力。我们的感受是,第一不断地强化我们的责任感,第二我们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只有如此,我们的项目才能是公开的。”

李爱君的体会

李爱君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始人,一个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她在发言中说:“2008年是让我们激情澎湃的一年,临近春节南方发生了雨雪冰冻雪灾,五湖四海的爱融化了冰雪。5·12让世界看到了我们民族团结的力量,看到了大国正在崛起的辉煌。当看到秀丽的山河顷刻变成了废墟,我泣不成声,我第一时间向深圳市政府报告,要捐款2000万帮助灾区,同时号召员工向灾区捐款。5月14日,我们立即将2030万资金捐赠到深圳市政府。在定项捐赠的落实中,也出现了一些预料不到的问题,特别是对同一个项目重复捐赠的问题。捐赠资金落实不到的时候,有人问,你的钱在哪儿去了?我的感受就是政府要鼓励定向捐赠就要加强信息管理,需要国家尽快建立慈善捐赠的管理系统。这样才能使捐赠者与被定向捐赠的信息量对称,通过政府的引导协调和监督来疏导社会各界有序以参与捐赠工作。国家需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来培养国民、了解慈善的软环境,最终使善款得到有效利用。开展慈善活动,不仅在于突发自然灾害时我们能否贡献爱心,更在于我们从点点滴滴的事情做起,我们企业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目前,我们社区各类公益组织已涵盖各个领域。社区多年来已实现业主无犯罪,邻里无法律纠纷,被中央12部位分别授予示范社区。我们坚信,经过5·12的考验,中华民族会更加团结,形成推动社会公平和发展的合理。我们坚信党中央设计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代表的发言

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汝鹏发言的题目是“共享与合作”。他在发言中说:“前天我们公布了第三次审计报告,截止到10月31号,中国红基会接收的款物是13.86亿元,接受的款额是13.8亿。在灾后重建阶段,我们现在已经安排了救灾资金是7.25亿,应该说已经安排了一半还多。现在已经在川甘陕灾区落实的项目420个,我们每户补贴15000元人民币。重建的中小学106所,重建的医院78所,援建的卫生站188所。我们要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远非一家公益机构,或者几家公益机构所能够担当,就需要共享与合作。也就是说捐赠资源、实现共享,慈善组织实现合作。现实的情形是中国红基会往往有相对较多的公益资源,民问的组织虽然具有公益方面的优势,但是他们的资源缺乏,步履维艰。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专业的公益机构才能发挥最为重要的作用。心理干预等等服务,因为专业性较强、持续时间较长,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5·12地震发生之后,一大批公益组织和志愿者奋战在第一线。然后资金的缺乏限制了民间组织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更大和更持久的作用。所以,我们中国红基会决定首批拿出2000多万元的捐款面向民间的专业服务机构公开招标灾后的建设,就是中国红基会出钱,民间公益组织出力,这是一种新的公益合作模式。为了保证这个工作能够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公平,我们做的首先是选好评委,我们在评委的机构上注重了界别的代表性,也關注领域的专业性,我们的代表有政府官员,有公益领域的专家,也有媒体、法律人士,还有自愿者,中国红基会的工作人员只有两个席位。我们对评审委员会的规则进行了反复修改,最后为我们项目的公正公平奠定了制度基础。同时,我们制定了公开招标的一整套规范性的文件,比如说招标工作管理办法,招标申请管理指南,项目资助申请范本等等。然后,我们招标办公室要把每一个项目发送给全部评委,评审的程序严格按照投标人陈述、答辩评委积极讨论,最后以记名的方式投票。而且有一个特别规则,评委未通过的项目,中国红基会不得给予资助。项目中标以后要进行再次审查。为加强资金的监控,我们的资助额分三次拨助。截至11月底我们共收到全国66家民间公益组织和专业公益服务机构的投标书67份。我们认为,公开招标开创了公益组织横向合作的新形式。中国红基会的这次招标,开创了一个面对巨大自然灾害中国红基会和民间公益组织共享合作的范例。这既是一个制度创新,也是中国公益组织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探索。我们期待和相信本次慈善大会后共享与合作将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杨团的评点

曾担任过中华慈善总会总会副秘书长的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团这时评点说:“我们的话题是透明与公信,更确切地说我们讨论的是慈善组织、慈善事业,而不是慈善个人的透明与公信。什么是透明?刚才卫国讲了很多很清晰的概念。我想浓缩一点,透明是慈善组织的品格,要把慈善组织放入玻璃口袋里,让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举动。

什么是公信?刚才讲了公信是慈善的生命,是慈善事业和慈善组织的生命。那么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要不停地对外交代,社会要不停地追问。我认为,刚才他所讲的那么多话里公信是不停地追问是最重要的。几位讲到的除了概念,也讲到了实践。我要讲的是汶川地震当中慈善壮举的透明与公信。刚才大家都已经听到了,汶川大地震世界各地的捐款不算特殊党费是600亿,这些钱在哪里?捐款人看不到,灾区人民看不到,灾区政府看不到,有人说这600亿是悬在全国人民头上的堰塞湖。我觉得善款引起追问是非常必要和正常的,这正是中国公民社会在成长的标志。我调查了中国红十字会、中国慈善总会,还有下面的一些机构。我发现中央的机构,包括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都是做得不错,但是地方的机构,尤其是不是太著名的地方机构,就有很大的困难。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在现在的一个条例和制度的安排下,他们很难做。他们给我拿出条文来,在所有的条文里,告诉我他们是怎么办事,我就发现我们的条文前后有不一致的地方。我发现有一些问题,的确是需要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慈善组织,特别是各类地方的慈善组织,还有一些民间的慈善组织,怎么样共同地为公信和透明来努力?所以,我想最后要说的,透明和公信不仅仅是理念。它是整个慈善业的职业道德,是全球慈善组织的大法和公法。怎么样强调都不为过,尤其是在今天,在中国的慈善事业已经大发展的时代!”

马来西亚皇室拿督、太平绅士古润金说

这些年来,国家省市和各界的侨商组织已先后建立,我们的侨商会将会大力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我们所在国之间的交流。今天,各位朋友都来了,我想说,各位我们很幸运。我在中国投资15年,与在座的不少基金会都有过合作。我们支持的项目,最重要的是考察它的可持续性,可拓展性。5·12让大家看到了民间巨大的力量,我们在马来西亚的赈灾义演本来说是两三千人,结果来了两三万人。我很为我们马来西亚的华侨自豪!我相信,通过进一步的推广,中国的慈善事业在不久的将来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明年是中马建交35周年,我们将会大力推进中马两国之间的慈善事业交流。欢迎大家到马来西亚来考察。

陈燕云先生讲合作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燕云在发言中着重讲了合作的问题,他说:“我们比较成功的跟香港一个组织合作了数年,合作的项目叫做助学走访活动。我们共同在西部的贫困地区建立了100多所希望小学。我们还跟一些草根组织合作,有一个叫‘自然之友的民间组织,是搞环境的草根组织,他们有热情但没有活动的平台,我们就用全国1万多所希望小学,作为他们的平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我们觉得只有和社会各方面合作,我们的慈善事业才能发展壮大。”

深圳市政府对慈善事业的支持与推动

深圳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在会上介绍说:“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有好的慈善项目,好的慈善项目需要有好的慈善组织,好的慈善组织需要有宽松的政策环境。这些年,深圳在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我们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我市慈善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社会组织的意见,以及关于发展社会工作的1+7文件,这一系列的文件核心内容,包括几项:

第一,对公益慈善类、社会扶贫类、和工商基金类的社会组织实行登记、备案双轨制。大家知道在公益慈善组织成立的过程中有很大的政策障碍,比如因为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没有办法成立慈善组织。所以,我们在这些文件里面,特别对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类的慈善组织进行了登记规定。

第二,政府要给慈善组织让出空间。只要慈善组织能够做的事情,政府要大胆地退出来,让慈善组织有所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慈善事业的投入。政府从一些具体的慈善事业退出,不等于政府把责任甩出去,相反政府要加大对慈善事业的投入。2008年我们特别拨付了1970万元,设立了向社会组织购买慈善服务的专项基金。同时,我们也制订了慈善倍增计划,就是说我们政府拿出这些钱,鼓励民间投入,大家一起从事慈善事业。

第四,在民间慈善力量还相对比较薄弱的时候,市委、市政府,每年都结合春节的慰问活动,举办长达三个月的关爱行动,各级各部门都结合自身的工作带动全社会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形成一年一度的慈善高潮,这是一种阶段性的现象。随着民间力量的兴起,政府应该逐渐地淡出。

第五,营造慈善文化。我们设立了慈善日,慈善捐助月,还有编制了慈善网,希望弘扬一种慈善的精神,同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制订了慈善教育计划,提出了慈善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设立了五个慈善教育基地,设立了15个慈善教育项目,让广大青少年学生加入到我们的慈善活动当中来,我们希望在生动活泼的慈善活动中培养他们的慈善精神。

我们相信少年慈善和中国慈善!”

徐永光先生的评点

南都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永光认为,中国红基会的公开招标是公募基金会对于捐款使用模式的一个制度性创新,也是中国公益界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个标志性的示范性创举。他还说:“公益组织、慈善组织和政府一样都是对社会提供公共物品,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垄断性的,是平均性的,是人人有份的。而慈善組织、公益服务机构给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是竞争性的,是差异性的,不是人人都有份。现在灾区就是这样,有的农户很穷,有的农户并不穷,但是政府对农户的补贴完全一样。不分穷和不穷,只分人口多少。因为一多一少,马上会有人闹事。

我们的公益资源怎么才能够用得有效率?应该是通过竞争来分配,做到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找到最会做事的机构拿到钱做项目。一个同事就跟我说,现在必须培育自己的服务机构。600亿的捐款很多都是进了对口援助的政府的盘子拿到灾区。灾区的政府一看600亿的捐款怎么都不见了?原来都进了政府的盘子,拿去做政府的援建。本来政府要从百分之一的财政收入里面拿的,结果把民间捐款也拿去了。所以,捐款人不知道捐款落实在哪里。

‘红基会这个创新应该继续下去,而且应该步子更大。当然他们要经过理事会的同意。我希望我们拿到钱的机构好好做,我希望媒体好好关注,特别是好好地表扬,当然前提是做得好,让他越做越来劲。这样的话,让其他的公共机构也应该走这样一条道路。

‘青基会对这次灾后需求作出了紧急反应,第一所抗震希望小学是地震6天以后修建的。古润金足我非常熟悉的一位企业家,我认为他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不仅能够做好企业,而且他把关注弱势群体,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看作是他的使命。古润金捐了1亿多,涉及的项目有100多个项目,凡是哪里有希望,他就往哪里去。可以说国内的好项目好多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所以,他又是一位精明的慈善家,和注重效率的慈善家。深圳民政局受到香港慈善事业的

影响,在这方面总是走在前面。刚才刘局长讲到,凡是属于民政系统业务范围的一些公益慈善机构,民政局就直接登记。我这里讲一个情况,在这一方面,我们的民政系统做得并不好。现在中国有17万家民办非企业单位,有8万多家是教育部门登记的,也就是说大量是民办学校。还有很多公益机构,找不到主管部门,他们就改头换面,叫做培训中心、教育中心,结果在教育部门那里盖了章,拿下来了。在民政部门做业务主管的公益服务机构数量非常少,可能顶多是一两万家,这个情况,我跟振耀谈过。我说民政部门应该开放,应该把这些社会福利机构管起来,其实在香港、台湾很多这种公益机构就是社会福利机构,而社会福利机构就是民政系统管辖的范围,希望民政系统能够放开口子,让这些社会福利机构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的讲话

“在慈善大会动员会上,我对会务人员讲,我说我们要以慈善的精神来筹备这次大会。用我们的热忱、真情、周到来回馈慈善贡献者们。大家也确实尽了百倍的努力,但是由于我们这次会议规格高,规模大,参加会议的人员来自境内外方方面面,特别是会议的时间和议程多次调整,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今天我们就有很多热情的参与者没有座位。所以,在此我代表组委会首先向大家表示歉意。同时,我还想说,沈冰在开始的时候提到春天和冬天的问题。说到春天,我们从今年5·12大地震爆发出来的,我们有史以来空前的慈善捐赠热情,从我们今天上午总书记、总理的讲话,从今天下午我们这么多的热心慈善的人士,带着责任,带着期待,也带着深深的思考,谈了很多真知灼见。所以说,我们有理由相信,我国慈善事业的春天真的来了。

说到冬天,我记得我们在中华慈善奖评委会上,沈冰也说过一句话,她说当我们这些人感觉到寒冷的时候,天下肯定会有更多的比我们感觉到更冷的人。因為我们这个社会,确实是天下还有大批寒士。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大会的组委会利九家联合举办的基金会,还有中民慈善捐赠信息中心联合倡导5·12联合行动日,我想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代表民政部表示支持,我个人愿意积极参与,为大家服务,为慈善服务。

让我们抓住我国慈善的春天机遇,来想到天下大批寒士应对冬天的挑战,共创我国慈善事业的美好明天!”

“5·12”慈善联合行动宣言

主题研讨后,中华慈善总会负责人与全国慈善组织代表共同宣读了《“5·12”慈善联合行动宣言》。宣言倡议“透明慈善、资源共享、组织自律”,社会各界的慈善力量团结起来,联合行动,共创和谐!全文如下:

5·12,在我们战胜巨大困难的过程中,有一种令全世界感动的力量在中华大地涌动,这种力量叫做慈海。

5·12以慈善为旗,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面对伤心、苦难,同时又孕育了慈善坚强的日子。

5·12以慈善为旗,我们聚集在一起,播洒无私奉献的大爱种子。收获人间温暖的感动与希望。

今天我们再次聚集在一起,交流和分享在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共同梳理和面对慈善事业出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发现,5·12慈善不仅是我们共同的旗帜,也是慈善历史的标杆,更是慈善中国的象征。

为了纪念那感人肺腑气壮山河的慈善诗篇,为了凝聚慈善合力,更为了建立一个更加透明、高效中国慈善。我们在这里发起5·12联合行动。

我们倡议设立5·12慈善日,将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全国慈善联合行动日。5·12慈善日,每年确定一个活动主题,展示慈善领域的成就,倡导全民参与。

我们倡议建立慈善联合服务平台,通过联合服务平台,实现慈善信息共享,促进慈善事业的专业分工与协作,促进慈善资源的配置公平与高效。

我们倡议建立灾难联合救助机制,我们倡导慈善业的灾难应急救助力量联合起来,搭建民间慈善与政府灾难救助的对接通路,共同高效对应灾难戍急需求。

我们倡议透明慈善,我们呼吁慈善组织及时公布机构章程、理事会名单,物款信息,经专业机构审计的年度财务报告。

我们倡议快乐慈善、人人慈善,我们倡议透明慈善、高效慈善,我们倡议以5·12慈善为旗,社会各界的慈善力量团结起来,联合行动,共创和谐!

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中华慈善总会会长范宝俊、常务副会长李本公、江苏省慈善总会会长俞兴德和与会的各方代表共同启动“5·12”慈善联合行动宣言。

猜你喜欢
慈善事业慈善公益
公益
公益
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促进社会向善向上
肩负使命的奶奶
公益
公益
慈善事业法与社会治理现代化
慈善晚会4
慈善晚会3
慈善晚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