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那
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造成人类灭绝,这一天离我们并不远——这是耗费胡家奇30年精力所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之一。“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开始总是受打击的。《资本论》卖出几本?我的书卖得还比他好点。”忧心忡忡的胡家奇,对于自己的“灭绝心得”自信满满。
1979年,当胡家奇以物理差一分满分的成绩考入大学的时候,他很遗憾自己没能进入物理系。
大学一年级,他接触到相对论,“这是一门非常神奇的学问,今天的许多科幻电影就是依据这一公式演绎出来的。”本就偏爱物理的他一头扎了进去。
“相对于冷兵器时代,现代科技将人类的自我毁灭能力提高了数百万倍,但无疑还没有达到顶峰,只要科学技术还在向前发展,这种毁灭力的提高趋势便总是存在,那么,这种毁灭力的提高何时到头呢?”胡家奇开始想到,科学技术的继续发展会不会有一天将人类灭绝。
在真正开始关注“人类灭绝”的问题之后,胡家奇吃惊地发现,他非常幸运地撞人了一个“无人地带”,这个关系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还不曾有人真正系统涉足过。他发现,要研究人类灭绝,涉及学科至少十几个,而要搞清楚灭绝力量是否爆发,更不仅涉及自然科学,同时还涉及许多社会科学问题。
随后的近30年时间,伴随着胡家奇研究的是近乎疯狂的学习和阅读。
“不能把人类整体的命运搭进去,所以应该倾全人类之力重视这个问题。国际社会重视恐怖问题、战争问题、环境问题,但所有这些问题在人类灭绝问题面前都是小问题。”爱较真儿的胡家奇忧心忡忡。
下海不忘人类
1983年,痴迷于人类何时灭绝、怎样灭绝以及如何避免灭绝等问题的胡家奇大学毕业,被分到国家建材局计划司,当时国务院直属的部级单位。
这个作为国家机器小螺丝钉的工作和他对人类灭绝问题的终极兴趣毫不相干,但他没有放弃大学一年级就开始的研究。其间他动过一次笔,想写出自己的“灭绝心得”,后来发现涉及的知识太多,很难写下去。
慢慢地,胡家奇觉得在机关按部就班的工作,时间和金钱都不允许他完成自己的研究。
10年之后,1994年,怀揣着为了解决人类灭绝问题就必须先解决自己的经济自由问题理想的胡家奇,经过慎重的考虑,和当时很多政府官员一样,光荣下海了。
胡家奇显然是个聪明人,从建材部门出来的他成立的是一家装修公司,专做政府机关、商业酒店等楼宇的装修。短短3年,到1997年订单值就已达3亿,而当年这行儿利润还相当高。
幸运的是,先富起来的胡家奇并没有像诸多90年代下海潮中的暴发户那般,忘了曾让自己彻夜难眠的宏大理想,繁忙的公司业务也没有淡漠他必须关注人类命运的使命感。
渐渐地,胡家奇把公司交给家人和朋友打理,自己则专心投入热爱的研究。
“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所以我必须能沉进去。在火车上我都埋头于我的研究。”胡家奇说,“我不是一个苦行僧式的人物,我觉得我活得很好,比一般人富有,比一般人生活体验丰富。有时我也会找一个风景好的地方写东西,散步的时候就可以看看风景。”
做事条理清楚的胡家奇把自己的研究划分成几个阶段,分解成若干任务,完成一个任务就去看看电影,和朋友喝酒,犒劳一下自己。他的孩子很喜欢听他讲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故事,胡家奇对此很骄傲,“我觉得它很重要,这是我一生的事业,从商从政都是为我的事业服务的。”
科技灭绝人类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啊,绝大部分科学家研究的东西都是希望造福人类的,但结果往往不可控。当年爱因斯坦就没有想过用原子弹毁灭一个城市!”谈起自己的成果,胡家奇滔滔不绝,各种例子信手拈来。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同时也作为一名跨界民间科学家,已痴迷30年的胡家奇现在正执著于推广他取得的第一个研究成果,即,科学技术的发展一定会造成人类灭绝,而且这一天离我们并不远。
“现在好多科学研究,已经不是简单地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担心,而是能不能灭绝人类。”胡家奇耐心地解释说,灭绝和毁灭不同,毁灭人类可能只是造成大多数人的死亡,而灭绝则没有任何人有生还的可能,人类将不复存在。“人类灭绝之后,只有再经过漫长的进化,才有可能重新出现在地球上。”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无疑会带来灭绝人类的手段,胡家奇郑重地告诫记者:“这个问题,科学界早已基本达成共识了!”核武器出现后,美国和前苏联的研究认为,一个大学一年级的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明白原理。一个核物理学家加一个爆破专家,加一个机械工程师,就能指导一帮工人研究出核武器。而我们今天最害怕的生物武器,最容易获得。
“灭绝手段出现后,再想控制就难了。”面对遥远的未来,胡家奇忧虑着。
“通过研究我认为,人类没有完全掌控科学技术的能力。再好的社会都有干极端坏事的人,任何科学成果,不管有多大危害,也不能保证它不传播。”胡家奇随口举例,现在很多科学技术不是那么难以获得,像转基因生物毒素一个人在实验室就能独立获得。例子在好莱坞科幻大片中比比皆是。
“灭绝手段产生之后,人类的灭绝还会很遥远吗?”一谈起这些话题就难免皱眉头的胡家奇说,“科学技术太神奇了,常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东西,拐个弯就实现了。当科技发展到现在,人类已经离灭绝不远。这涉及到全人类的整体生存问题,不能有一次失误。如果有失误,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我担心的,是人类没有后悔的机会。”胡家奇语重心长。
只要一次出问题
很自然地,胡家奇研究30年所获的“灭绝心得”,被绝大多数听众视为杞人忧天。
然而不管别人怎样评价,不管遭遇多少否定和挫折,1962年出生的胡家奇一直信心满满,“我不是书呆子式的人物,我从政、经商都还算成功,我对这个社会不是一无所知的。”
“我的书都是在一个哲学体系下运作的,那就是最大价值原则。我坚信我的研究极有价值,只是我没有把握让社会接受。我的自信来自我的深入反复研究。近30年啊,反反复复,肯定否定。用了很多方式否定,最后只有这种结果。人生一辈子干成一件事不容易,干好一件事就算成功。我是一个撞到南墙都不回头的人。”胡家奇语气真诚。
胡家奇的研究的确涉及许多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常人很少接触。他说,今年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将重新启动,去年因为氦泄漏它曾中止实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被称为世界规模最庞大的科学工程,它将利用近光速的高速粒子束相撞产生的巨大能量,重建“大爆炸”发生后的宇宙形态,从而了解生命是如何起源的。
早在去年启动之前,欧洲人权法院就证实,一批持反对态度的欧洲科学家已对资助该项目的20个欧洲国家提出起诉,并申请对大型强子对撞机实验发出紧急禁令,但被驳
回。
该项目最坚决的反对者,一位德国科学家说,对撞机在试验中相当有可能产生微型黑洞,它将以指数倍的速度膨胀,并将吞噬地球。在最坏的情况下,这些人造黑洞将在4年内吞噬地球。而欧洲核子物理研究组织的科学家认为,大型强子对撞机理论上能产生的微型黑洞的能量不足以点亮一只电灯泡。
胡家奇则告诉记者,根据著名物理学家霍金的理论,黑洞是可以蒸发的,质子大的黑洞瞬间就可以蒸发,但是黑洞蒸发理论是还没有验证的理论,如果理论失误,产生的黑洞是稳定的黑洞,就将造成人类的灭绝。
“不断地试验下去,我担心总有一次会出事,而只要一次出问题,人类就将灭绝。”“灭绝”和“担心”是胡家奇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词。
《资本论》卖出过几本?
以上所有的内容,只是胡家奇30年研究出来的四个观点的第一个,即科学技术进步会造成人类灭绝,而且这一天离我们并不远。相对于后三个观点,这是最有可能令不懂胡氏心得的听众产生些许共鸣的一个。
30年来,执著的胡家奇为这样的“灭绝”研究付出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2007年整体成果出来后,他就立志一定要把自己的观点推广出去。然而他发现自己举步维艰,仅仅说服别人接受他的第一个观点,已经困难重重。
“写的过程很艰苦,但是完成写作后,出书和推观点的过程更难,都要从头说起,愿意听你从头说起的人有多少?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观念一直主导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要想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是非常困难的,因而妄图改变者反而成了另类和不识时务者,备受攻击和冷落对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
胡家奇这样解读别人对他观点的不认同,“太难了,通过朋友、关系找到的人才会给我那么多时间听我说。不这样慢慢详细地讲,别人会以为我是巫婆神汉。”
虽然处处碰壁,具有商界成功经验的胡家奇还是为推广自己的观点准备了一套完整的方案。“我准备把我的东西写成剧本,拍成电影,还想搞个专题片,并把我的书翻译到各个国家。同时我还正在着手把我的观点写成儿童基本读物和通俗读物,成为让人愿意看的科普读物。”他也在一些大学搞了讲座。
“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开始总是受打击的。《资本论》卖出几本?《天体运行论》卖出几本?叔本华最有影响的书卖了十多年才卖了200多本,我的书卖得还比他好点。”胡家奇永远信心满满。
而这位愈挫愈勇的富商也有自己的偶像,“我要向三个人学习,这三个人都是一生只研究一个题目,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他们是马克思、哥白尼和达尔文。他们在世的时候认可的人少,打击的人多,我也做好了受打击的心理准备。”
他笑着说:“但马克思和哥白尼的有些东西我不学,他们两个的生活很潦倒。我要向达尔文学习,他是大夫,而且有遗产,可以专心搞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