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文
北宋熙宁年间,边关告急,说是辽国的兵马即将入侵,请求皇帝下诏,一旦辽兵开始行动,宋军就征调百姓的车辆作为战车,用以抵御侵略。宋神宗心系江山社稷,同意边关的请求。消息传到边关,百姓十分恐慌。
对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造一辆车,那得花多少钱,一家人省吃俭用得多少年呀!
大臣们一个个给皇帝上书,说这样做会骚扰百姓。对此,宋神宗理也不理。
奏折上多了,宋神宗有些生气。早朝时,他终于发火了,使劲地拍着龙椅的扶手,说道:“这大宋朝虽说是我们老赵家的,可也与你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征调民间的车辆,为的是抵御强贼入侵,不是朕用来游山玩水的。以后谁要是再胡言乱语,朕就罢他的官,让他回家卖山药蛋去!”
皇帝是真龙天子,说的话自然是金口玉言。朝里的大臣们谁也不想告别荣华富贵,就赶紧住了口,转而附和皇帝的决策。宋神宗这才松了一口气,心想:算你们知趣,还没傻到家。
不过呢,没人说这事儿,皇帝却又感到寂寞,当然,更主要的是他想多听听大臣们的赞扬声。
有一个人叫沈括,也就是后来写了十分著名的《梦溪笔谈》的那个人。当时,他在朝中做一个叫“记注”的官,负责为皇帝记录日常事。他整天拿着一支毛笔,捧着个本儿,皇帝说过什么或做过什么,就一五一十地记录下来,好流芳百世。
前几天朝里有事时,沈括刚好生病在家,没能上朝。他病好上朝时,朝里已经风平浪静了。有一天,宋神宗处理完一些公务后,闲着没事,对沈括说:“你知道前几天朕决定征调民间车辆一事吗?”
沈括虽说在家养病,但对外面发生的事情却也了如指掌。不过,他不能说知道。说知道了,也许皇帝会不高兴呢。他不能让皇帝不高兴不是?于是,他故意做出一副十分惊讶的表情,说:“没听说过。征调民间的车辆干什么用?”
皇帝愿意和不知道这事的人说说,就说:“辽国又妄图进犯咱大宋的疆土。他们打仗,总是骑着高头大马。边关大将说,跟他们交手,只有使用战车才能取得胜利,所以,朕才下了这道旨。”
沈括说:“要是辽兵入侵,边关打仗,那里的老百姓的房屋、土地等都得丢掉了,甚至连祖坟也保不住,哪里还有工夫去管车辆?再说,皇上下的旨只是统计一下车辆的数目,并没有马上就征调,这对他们有什么伤害呢?”
皇帝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沈爱卿啊,你说得十分有道理,可朝中的那些大臣为什么要阻止朕呢?”
沈括想了想,说道:“驾驶战车打仗的好处,在历史上有许多例子。比如春秋时期,吴国的国君听了孙子的话使用战车,很快成了春秋一霸。唐朝的李靖用偏箱鹿角战车,竟然把当时的颉利可汗给活捉了。不过呢,臣有一事还没弄明白,想说出来请陛下判断。”
沈括接着说:“皇上您看,古时候所谓的兵车,是轻车。轻车体形不是很大,用的材料也结实轻便,进退自如,速度很快。现在,民间的车辆多是用来拉货载物的,车体庞大,而且要用牛拉,一天从早走到晚,也走不了多远,所以,民间称这种车为‘太平车。如果天下太平,有这么一辆车拉拉东西什么的,还不至于出什么问题,但要打仗用它,只会给军队带来麻烦,弄不好还会成为累赘呢!”
皇帝听了,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怎么那些大臣们没有这么说呢?他们一个个总是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样子,弄得朕好像是个昏君似的。”
“其实,大臣们的想法也是好的。他们心中装着天下百姓,正是陛下您的福呢。要是有什么想法而不说出来,光会跟着起哄,那样的大臣不要也罢。”
皇帝说:“朕这就下旨,把征调民间车辆的事儿给停了。”
于是,沈括还没离开皇宫,官职就晋升了两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