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红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法、问卷调查等方法对“体育课程标准”新时期的立定跳远教学重新反思,总结,揭示教学中存在的变化规律,对提高立定跳远教学成绩进行应用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 立定跳远 教学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0110144-01
一、研究目的
合作是人的社会行为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还需要人际之间亲密、友好的合作。因此,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和个体对集体的强烈责任感是面向未来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立定跳远练习对人的腿部力量和动作协调能力有一定的锻炼价值,是体育课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过去的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发令、学生练习,被动的个体化练习成分大,相互之间的交往也不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体育教学合作情境的原则,设计立定跳远教学中合作学练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实验,研究合作学习对立定跳远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实验的假设是:运用合作学习方法要素进行的立定跳远教学在效果上优于一般常规的教学。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宁波至诚学校三年级学生48人,其中三(1)班24人为实验班,三(2)班24人为对照班。
2.研究方法:实验法:实验从2008年9月正式开始。随机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后进行测验。前测没有发现明显差异,可以认为两组学生在身体能力上大致相同。之后对实验班的立定跳远教学实施实验干预措施,对照班仍按一般常规方法进行授课(方法略)。后测安排于2008年11月进行。结果表明两个班的平均数值检验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班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以此证实实验研究假设“合作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一般的常规的传统教学。”
三、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动机理论、认知发展和精加工理论是合作学习、促进学业成绩提高的主要理论基础。
从动机理论的角度来看,合作的目标结构创设了只有小组和组员都成功,个人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的情境。从这一观点来分析,这就是合作教学的学习效果优于个体化和竞争学习目标的原因之所在。
而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生围绕一定的学习任务展开相互作用,有助于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如在教学内容的讨论中,每一个知识点都会引起学生产生多种想法和意见的不统一,学生在学习中的认知冲突将会出现。而高质量的学习效果就是在学习认知冲突的解决中得以实现的。
维果斯基早在1978年就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新概念特别强调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对他们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精加工理论即运用某种对学习材料的认知重组或精细加工的方法再次向他人呈现的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和把握,如列出提纲。有人经过研究后证明:在向他人解释材料、听别人解释材料和单独自学三类研究测试中,向他人解释学习效果最好。根据这一新理念,则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承担各种任务,让他们自己想办法、查资料、搜集信息,经过重组和整合,在特定的环境中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样学生在展示中找到了成功的感觉,发现了自己的能力。
实验班的干预措施:在学习、研讨体育教学合作结构的基础上,在实验班教学中创设同学之间相互积极依靠的情境,包括练习目标的相互依靠、任务分工的相互依靠、资源信息的相互依靠和角色分工的相互依靠;加强了六类合作交往行为的培养,是:亲密关系、鼓励行为、赞许行为、交流行为、互助行为、安慰行为。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为四人一组。2.组内成员职责与任务分工: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身体素质、能力分为组长、教练、裁判、记录四种角色。3.职责培训方法:课后辅导、家庭作业、对教练和裁判工作要进行基本考察,保证实验结果的真实、准确。4.合作结构:采用角色分工、集体记分、共同学习、合作练习。5.评价表格的制定:在制定各组的评价表格时,要考虑到个人前测成绩,安排设想自己的预期成绩,填写真实测验成绩和全组共同成绩。结果显示,采用合作教学要素进行立定跳远练习的实验班,教学效果好于对照班,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对合作结构的认识与运用
在合作学习的实践中,体育教师应认真理解并有效地运用合作学习的结构。这些方法是自由的,可任意拆解和组合。格里纳斯基认为体育教学的合作结构可分为七种:①基于共同思维的共同练习;②集体记分;③分工学习,互相帮教;④配合检查练习;⑤练习小组(角色分工);⑥共同学习,合作练习;⑦再合作。
(二)创设同学间积极的相互依赖的情境
学生们带着不同的需要和期待走进体育课堂,他们想去动,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分享自己和同学们的成功。而要达到以上目的,要具备以下四个要素:①形成团队;②积极依赖;③明确个人责任;④掌握协作技能。在这四要素中,积极的依赖是其核心要素。合作学习中的学生练习目标完成是相互包容,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一个人的努力。简单地讲:“为了我们的目标你需要我,我也需要你”。具体做法是:
①练习目标上的相互依赖;②任务分工上的相互依赖;③资源信息上的相互依赖;④角色分工上的相互依赖。
(三)强化合作学练的六类合作、交往行为
为了将同学之间的信任、理解和支持行为具体化,便于在教学中进行教育与培养,使学生能确切地看到、学到并表现出来,通过理论分析,我们总结出了学生在合作学练中应该表现出来的六类合作、交往行为,并通过课上、课下的时间进行培养。
①亲密行为:向同伴表示友好的行为。如对同伴微笑、拥抱等。②鼓励行为:在同伴练习或展示前,给他们以鼓励,如加油、鼓掌等。③赞许行为:当同伴练习或展示结束后,对同伴给以肯定的行为,如点头、翘大拇指等。④交流行为:当对同伴的展示有自己的看法时要及时用语言或形体语言进行沟通,强调同伴的责任感。⑤互助行为:在与同伴的共同练习中,及时帮助别人做各种事情,如交换器材、辅助练习等。⑥安慰行为:当同伴出现失误时立即表示出同情和理解,并能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关心。
四、结束语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了实验假设。但在肯定合作教学效果的同时,我们也感到实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分组集体记分这一环节,由于对技术评定还缺少适合学生掌握的简单易行标准,学生的评判还不太统一,进而对个别同学的动作评价还不准确。今后我们将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展开合作教学的理论与实验探索,在不同教学内容的合作结构、合作情境的创设上,通过合作学练掌握技术动作、提高身体素质、发展心理品质,在合作、交往行为的内涵、种类、具体体现及培养措施上多下工夫,使体育合作教学的实践更加坚实,效果更加明显。以便在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时期,适应新的教学,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体质系统课题组,中国国民体质系统的研究,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