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云霞
近年来,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研讨,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各种理念、方法层出不穷,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育工作者,我学习了林林总总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每堂课从导入到新授,从过渡到总结,我力求讲解清晰、表达生动。但学生们还显拘泥,无动于课堂。后来我知道那是因为我没有关注现代儿童的心理需求。
童心里总是辉映着时代的印迹。我爷爷的儿时,最大的快乐就是坐在皮影戏前嬉戏。我父亲的童年,只有黑白木刻版连环画可读。我的童年已能坐在九英寸黑白电视机前观看《红孩子》。现在的儿童生活在丰富的物质世界中,从平面电视里看着五彩缤纷的中外动画,在因特网上点击着千变万化的电子游戏。都是童年,心理已大相径庭。我们前辈的童年心理是宁静的,推崇欢娱;我的童年心理被红色电影激励着,是亢奋的,推崇高尚;现代儿童的心理被飞速发展的外部世界所纷扰,好奇、敏感,推崇标新立异。
我省悟,有那么多美丽的瞬间,被我忽视;有那么多关键的时刻,被我垄断。是我工作到深夜,近乎完美的课堂教学设计,堵住了孩子们泉涌的思想之流;是我滔滔不绝、规范细致的讲授,浇灭了孩子们自由驰骋的理想火花;是我连篇累牍、整齐划一的练习、测试造就了孩子们的单调乏味;是我小心翼翼、惟恐其越雷池一步的护理,折弯了他们奋飞的雏翼;是我自以为是的教育扼杀了他们求知的欲望、学习的自主!
教育应该以童心为本,应该触摸到儿童心灵。这样的教育才是有魅力的,才能让他们终身难忘,并伴随其快乐地成长。
我想起了前几天与三岁儿子的一次对话,儿子的幼儿园引入了“3、3、3”教育游戏课程,为了解他的掌握状况,我询问儿子:“猛猛,3、3、3是怎么玩的?”“妈妈,不是玩,是上课,是学习。” 儿子一脸严肃地告诉我。我的心紧缩了一下,我的眼前出现了幼儿园里正襟危坐的三四岁的孩子们。把教育界定为学习,把学习等同与上课,我们的教育显然缺少了快乐,缺少了童趣,远离了童心。
看看我们周围吧,我们的孩子过早地背负着成人的期望,背负着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重担。他们湮没在没完没了的作业里、题海中,早晨天不亮就起床,晚上还得去英语、电脑、舞蹈、钢琴等培训班,周未又去书法、美术、写作加强班。他们没有自己的天地,被老师和家长无情地主宰着。而我们却安慰自己说,这是对孩子负责,但恰恰是我们太负责任了,才让这些小小的生命过早地背上了难以承受的重负,无端地消耗了他们的健康、灵气和创造力,窒息了孩子应有的天性。更可怕的是,我们已将此视为天经地义。
学习,不仅仅在于获取知识,它更是一种生活,一段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并为其幸福人生奠基的难忘经历!
中国社会发展到上世纪初,我们的启蒙教育还被固封在八股文中。我们前辈的前辈,在启蒙教育里只会唱读“人之初,性本善”时,西方已经有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这一文明对于儿童教育倡导崇尚发明、尊重自由、保护个性张扬。于是,在英国尼尔的“夏山”学校里我们可以看到:傍晚夜幕逐渐降临大地时,孩子们仍在校园的树丛中捉迷藏;在大树下谈天说故事;在操场上打网球,踢足球;在草坪上翻滚或凝望着黛蓝的天幕的恬和景象。
他们认为:“生命是一个过程,重在追求幸福,寻找乐趣。教育是一种手段,旨在帮助人生的预备。” 他们坚信:“儿童天生是聪明和现实的,只要成年人不去约束他们,他们便会尽其可能去发展自己。”这个“发展自己”尤其人性化,肯定了人能力的多样性。而我国的教育仅仅把孩子约束进了应试这条窄道,从人生的一开始,就限定了人能力的多样性,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能会受到冷落。而他们在别的方面具有的潜质也难于得到发展。
回想着我的祖辈,联想起大洋彼岸,我发现童心里有着共同的东西:喜欢游戏,喜欢自由自在,喜欢顺其自然地舒展。以童心为本,顺应童心,这才是教育的真谛!
记得前年冬天,一场漫天大雪把校园装扮得分外美丽。我伴着上课的铃声走向了讲台。等我和孩子们相互问好后,我习惯性地环视了孩子们,可是我却发现他们并没有注意我,而是时不时的把头扭向了窗外,俨然我的吸引力比不上窗外飞扬的雪花。怎么办?如果继续讲下去,课堂效果肯定不好,思忖片刻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孩子们跟我去赏雪吧。”听到这句话,一开始他们并没有积极响应,早上的第一节课能带他们去赏雪太出乎他们的意料,等确信老师的话是真的,孩子们一个个欣喜若狂的冲出了教室,直奔操场。他们很快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忙着堆雪球,有的准备堆雪人,还有的径直在雪地上快乐的奔跑着。这时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家伙竟然把一个小雪球打在了我的后背上,我也顺势捏了几个雪球掷向离我不远的几个孩子。看到我的这一举动,更多孩子大着胆子向我发起了进攻,有好几个女孩子加入到我的队伍中来,顿时一个个洁白的小雪球绽放在我们的肩上、背上、脸上,欢呼声回响在整个操场的上空。一名学生走到我的身边说:“徐老师,你看,这个鞋印里的小波浪多好看。”机会来了,我让全班学生都来寻找印在雪地上的鞋印。不一会儿,在我们开辟的一块空地上出现了许多漂亮的图案,有的像串葡萄,有的像火苗,有的像蜂窝,有的像华夫饼干。原来鞋底上的花纹有那么多种!这真是欣赏图案的好机会呀!于是,我用白纸剪了许多鞋形,鼓励学生们把看到的美丽图案画下来,大家都高兴极了,连平时不愿画画的硕硕也饶有兴致的仔细画着。我趁机又用吹塑纸剪了一个大雪花,让他们把自己的鞋印装饰好贴在上面。于是,有的孩子为鞋印编上了小辫,有的孩子为鞋印装饰了花边,有的孩子在鞋印反面写上心里话。无意间,一次装饰设计完成了。
一次偶然,却超越了以前精心的备课。
校园里的那片雪地早已消融了,但我相信雪地上那美丽的图案已成了孩子们永恒的记忆,那一天给他们带来的欢乐也将成为他们生活中美好的回忆。
一位现代教育哲理家说,人的成长如同一棵树: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当教育能成为生命的自由呼吸和歌唱,创造出“繁茂之树和碧草蓝天交相辉映”之时,我们的教育才算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坚信:顺应童心的教育一定能给孩子们带来自由、快乐、幸福,也必将会获得成功。
从前,教师独自掌舵;今天,教师和学生共同摇桨,驰向那蔚蓝色的未知海洋。
当每天晨钟响起,面对学校操场上列队晨练的孩子们,我们应该默默地告诫自己:今天又是孩子们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天,把今天做好,用教师的职业操守。许多年以后,孩子们会回忆起那快乐成长的一天又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