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长栋
家有一废弃鱼缸,我便捉来几只蛐蛐养着。
起初,女儿不知道我捉来的黑色小虫叫蛐蛐,也没引起她的注意。晚上,女儿听完故事,熄了灯,将要入睡时,蛐蛐“弹起琴”来了。那悦耳的“琴声”引起了女儿极大的兴致,她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个箭步跃到客厅的鱼缸前,并把我喊起来,问我今天捉的这个小虫叫什么?为什么叫的这么好听?我告诉女儿这小虫叫“蛐蛐”,也叫“蟋蟀”,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它便叫。女儿缠着我继续让我给她讲有关蛐蛐的事儿,我们做老师的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当然不肯放过这个传授知识的好机会,于是把我知道的有关蛐蛐的事一股脑地全告诉了她。听完后,女儿仍觉得不过瘾,还让我讲,可我此时已黔驴技穷,于是答应女儿明天去书店给她买有关蛐蛐的书,女儿异常高兴。直到夜很深,熄了灯,我仍陪着女儿静坐在沙发上听蛐蛐“弹琴”。不知什么时候,女儿睡着了,小脸上带着几丝笑意,显然是在蛐蛐“琴声”的陶醉中入睡的。
我很庆幸昨夜由蛐蛐引发的故事,一个意外的小事竟给了我一次极好的教育机会。第二天上午我便带女儿去书店买了有关蛐蛐等昆虫的书,回到家女儿便痴迷地读了起来。
下午下班后,我发现长方形的小鱼缸里放着几片鲜嫩的豆叶,几块很好看的小石头,还堆了两个小土堆,方寸鱼缸变成了一个小小自然界。我忙问妻子,妻子说是女儿看了书之后做的,为此,她楼上楼下不知跑了多少趟。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平日里让女儿读书,她总让我们读给她听,对读书没有什么兴致,可今天上午才买的书,下午就读到过半了。而且小鱼缸里蛐蛐的小天地,也是女儿看书后根据书上谈到的蛐蛐的生活习性布置的。此后,女儿每天给蛐蛐弄新鲜的食物,回来后还要在小草叶上喷点水,她说蛐蛐喜欢吃带露水的草叶。不仅如此,女儿在学校里还给小伙伴们高谈阔论地讲她在书上看到的有关蛐蛐的知识,蛐蛐喜欢吃什么,蛐蛐为什么会叫,蛐蛐会造房子等等,常常让小伙伴们听得如痴如醉,对女儿羡慕不已。
这件事在教育孩子上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便因势利导,又买来了小鱼,也给女儿推荐饲养小鱼的书,女儿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后来,我又引导女儿认真观察蛐蛐、小鱼的生活习性,并与书上谈到的作对比,看书上说的与自己观察到的是否一致,培养女儿不迷信权威的精神。就这样,慢慢地我发现,女儿观察事物、观察生活的能力渐渐增强,不时给我谈论一些她所观察到的生活现象,并发表自己的“高见”,有时谈得还挺到位。我还引导女儿写观察日记,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即使是一句话也行。渐渐地,女儿对写作产生了兴趣。后来,她从写观察日记渐渐过渡到写其它东西,每当遇到高兴或伤心的事,总要把它写下来。高兴的事就拿给我看,不高兴的事或小秘密,就自己藏起来。我想,这不仅是为了培养孩子读书写作的兴趣,还在于培养孩子的一种情趣和生活体验,热爱小动物的爱心等。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那就是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吧。
我把在女儿身上得到的启发也用来培养我的学生,效果同样很佳。教室里养起了各种花草、小虫、鱼儿,窗台上、墙角里到处摆满了花草和各种养着虫鱼等盆盆罐罐。每种花草、每个小虫都有人照顾,而且人人参与,都有不同分工。孩子们观察它们的生活习性,写观察日记,办班级特色小报,收集积累饲养方法,学生真正做到自主、探究了,其中不乏默契、和谐的合作。因此孩子们称自己的班级是“特色生态园”。
许多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学习和读书上处心积虑、挖空心思,但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由此,我觉得反而很庆幸,我时常想,这也许就叫做“水到渠成”或“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吧。
(作者单位:山东泗水县济河街道中心学校)
本栏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