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之劫

2009-02-10 07:11
检察风云 2009年1期
关键词:麦道棕榈骗局

丁 雨

风雨飘摇的华尔街,又一次雷鸣电闪。一起堪称历史上最大的投资公司诈骗案暴露,有人称之为“华尔街大劫难”,12月18日,纽约曼哈顿联邦法庭的地方法官加百利·格伦斯特恩责令软禁纳斯达克前主席伯纳特·麦道夫,并对其实施电子监控的保释方式。根据这项法庭命令,麦道夫在晚上7点以后不许外出;而他的妻子也已经同意,如果麦道夫畏罪潜逃,则她将放弃位于纽约蒙陶克和棕榈滩的两处住宅。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斯坦顿签署命令,让参与麦道夫私人投资业务的客户,可以从一项保护受欺骗客户的基金中获取帮助。他并要求在破产法庭的监督下对这些业务进行清盘结算,检察官欧文·皮卡德被指派为信托人,监督整个过程。

损失惨重

麦道夫500亿美元骗局的受害者名单在不断加长,其中多为资深投资者。最可能遭殃的两个避险基金,一是73亿美元的Fairfield Sentry基金,一是28亿美元的Kingate Global基金,它们的主要投资都在麦道夫的公司内,据业界的资料显示,这两个基金在2008年是避险基金中少数几个仍然报酬率为正数的基金。

英国最大银行集团汇丰银行(HSBC)已成为麦道夫骗局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汇丰的直接风险约10亿美元,因为银行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给客户,而这些客户自己又投资5亿美元的自有资金在麦道夫的投资管理公司。

西班牙最大、欧洲排名第二的Banco Santander银行表示,旗下的投资基金OptiMal共投资31亿美元在麦道夫的避险基金,银行本身也投资了1700万欧元麦道夫公司产品。

法国最大、欧洲第三大的巴黎银行(BNP Paribas)也说,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投资麦道夫的公司,但确实有间接的风险资金,可能因此损失达4.6亿美元。

瑞士的私人银行ReichMuth公司表示,公司有约3.25亿美元的风险资金。此外,苏格兰皇家银行(RBS)承认有若干的风险资金,但拒绝透露实际的金额。

日本最大券商野村公司也证实,他们也对麦道夫的金融产品投资了约3亿元美金。野村并未透露具体损失金额,但表示对公司财务并未带来冲击。

受害人还有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的慈善机构神童基金会(Wunderkinder Foundation)。该基金2006年在麦道夫公司的投资获利占其投资股息及红利的70%,显见风险比率不低。

犹太人学校和慈善机构损失最为惨重,前大屠杀幸存者、1986年荣获诺贝尔和平奖的维泽尔成立的人道基金会,也在这份受害者名单上。

“棕榈滩俱乐部”

自20世纪60年代起,麦道夫便在佛罗里达州南部棕榈滩拥有居所,棕榈滩不少居民都是跟麦道夫同属棕榈滩俱乐部,一起打高尔夫球,本以为可信赖麦道夫管理财产。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我把钱交给麦道夫打理了,他做得不错!”这句话曾经是上流社会标志。在这个犹太人俱乐部里,最不缺的就是钱。

麦道夫骗局曝光后,棕榈滩居民损失高达10亿美元。虽然大家都对这场骗局噤若寒蝉,但棕榈滩已悄悄出现变化。地产经纪人NadineHouse称,已经有4幢大房挂牌出售,业主都是麦道夫的客户。该4幢大房位于著名地标酒店以北,除可享用酒店服务,还可使用酒店的高尔夫球场,每幢售价通常高达1700万美元。

纽约梅隆银行佛州支行执行总监表示,这次事件对棕榈滩而言是一场金融海啸,客户纷纷致电,希望从麦道夫的基金提取款项,叫她应接不暇。当地一些高级当铺则表示,突然多了许多人寻求短期借贷。

棕榈滩俱乐部50年代由当地犹太人成立,这次事件差不多使所有会员都蒙受损失。除了损失财富,受害者也失去信任和尊贵感,更害怕被人知道自己是受害者。大部分受害者都要求不要公开身份,怕事件会损及他们在朋友间的地位。

76岁的阿诺德·辛肯靠卖地毯辛苦养大四名子女,家庭环境也不断改善。他储蓄了100万美元,把85%交给麦道夫投资,打算与妻子在佛罗里达州的阳光与海滩中养老。辛肯悲惨地表示,全部都没有了。75岁的辛金太太满脸泪痕,她怒斥:没有人比麦道夫更卑劣。

麻省法学院院长、69岁的投资人劳伦斯·沃尔沃也不幸上当。他10多年前通过朋友认识麦道夫,每年的投资回报只是10%至12%,从没想过会被骗。他不肯透露投资金额,但表示,身为法学院院长,那是很大一笔钱。这对许多人是一场大灾难。辛苦干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攒下一些积蓄,不料此人却是一个大骗子。许多人如今不是落得血本无归,就是损失惨重。

庞兹骗局

19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为刺激股市,对美国证券行业的监管规定进行了修改,聪明的麦道夫很快就从证券行业里找到了发财的捷径。

麦道夫是现代华尔街交易体系的先驱之一。麦道夫的公司是首批自动化投资商(撮合买方与卖方)之一,靠电脑匹配不同证券交易商之间的报价。麦道夫的公司也是首批给予“订单返佣”的公司,因此他的生意源源不断地涌来。

麦道夫的起家跟纳斯达克交易所的崛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纳斯达克(NASDAQ,全美证券交易商自动报价系统)交易所之所以成功成为美国著名的交易所系统,跟背后的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NASD)密不可分。

纳斯达克一直强烈支持证券交易的电脑化,而麦道夫的公司恰恰是NASD中最为活跃的公司之一。作为早期的鼓吹者之一,麦道夫经常出现在证券监管者关于电脑交易系统的圆桌论坛上。

随后,随着纳斯达克交易市场迅速成长,瞄准“电脑交易”的麦道夫公司也迅速做大。交易速度一直是惊人的。早期以秒来计算,而现在则是以纳秒(时间单位,一秒的10亿分之一)来计算。交易量居全国交易量的前23名。

作为先驱和奠基人之一,麦道夫很快在纳斯达克交易所成为举足轻重的人。他在1991-1993年,曾担任过三年的纳斯达克交易所主席,并一直担任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董事和证券服务业协会董事副主席。

作为证券业的“里程碑”式的人物,麦道夫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麦道夫在众多美国公司中担任董事。而这也一直是一个人是否德高望重的重要指标。在华尔街,麦道夫的名字就是传奇,他建立的交易帝国兴盛超过40年。在70岁的年纪,麦道夫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员代言人。

在佛罗里达以及纽约的犹太社区里,麦道夫被很多人视为投资方面的“上帝”。麦道夫的基金,被圈子里的人简称为“犹太人基金”。甚至有些人称他的基金为“犹太人T-NOTES”,意指同财政部发的短期国债一样牢靠。可见他的信誉有多高。

庞兹骗局的主要手法是以暴利吸引投资人上钩,将新加入者的资金谎报为报酬,付给前面的投资人,吸引投资人食髓知味后投入更多金钱。

事件缘起于12月初,麦道夫向自己的一个儿子透露,有客户要求赎回70亿美元投资,立即令他出现资金周转问题。另外,麦道夫突然表示要提早向员工发放奖金,麦道夫的儿子感到可疑,在公司向父亲查询,但麦道夫拒绝解释,指示两人到其寓所再谈。同日,麦道夫于寓所中向儿子承认,自己炮制的是一个巨型金字塔式“庞兹骗局”,前后共诈骗了客户500亿美元,他已决定自首。但在自首之前,他打算将剩下的2亿至3亿美元当作花红分给下属。两个儿子同日晚上向有关当局举报。

监管失职

据媒体披露,早在1999年,一封投诉信递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其中写道:“麦道夫证券是全球最大的庞兹骗局。”12月16日,美国联邦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考克斯坦承,证管会在过去至少10年多次对麦道夫的投资骗局有所警觉,但一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侦办。他表示,由于未展开正式调查,证管会只能采用麦道夫自愿提供的信息作为证据,无法发出传票,强制要求他提供资料进行调查。

证管会主席对于本部门的批评,也反映政府部门对于潜在欺诈行为的明显疏忽。专家指出,麦道夫涉嫌犯下可能是史上最大的投资骗局,就算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政府管理当局堪称是此案的头号帮凶。

由检察官转任刑事犯罪律师的西蒙指出,主管官员显然都睡着了,根本未尽忠职守。美国证交会,过去两年来竟不曾翻查过麦道夫的账目。同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为他所经营数10亿元公司做账的竟是纽约州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会计公司。

早于1992年,美国证交会在调查两名以未注册证券非法集资4.4亿美元的会计师时,曾查问过麦道夫,但当时麦道夫表示不知旗下基金的钱涉及非法集资活动,使美国证交会相信麦道夫无问题。及至2005年,又有人告密指麦道夫经纪行的投资能取得高回报,可能涉及内幕交易,即怀疑经纪行为客户执行股票买卖前,偷偷地先以自己户头买卖股票以获利。证交会调查后表示,其调查员当日曾发现麦道夫经纪行涉嫌三次没有为客户以最佳价位买卖股票,但美国证交会最终也没对麦道夫采取行动。

麦道夫能屡次化险为夷,又未被证交会调查账目,会否与他跟证券业、监管当局以及政客有千丝万缕关系有关?

法律专家指出,既然美国证交会声称这次诈骗规模如此巨大,当然期望会有监管者及时揭发。实在很难想象如此大型的诈骗,会不存在严重监管问题。■

编辑:陈畅鸣

猜你喜欢
麦道棕榈骗局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金融巨骗麦道夫死亡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棕榈树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匀加速骗局
骗局
百亿金融巨骗出庭认罪
麦道夫储蓄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