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婉琴
一、不拘书本。联系实际
教师往往急着给学生灌输新的地理知识,站在专业的角度加以授受。殊不知,专业性太强的话语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如同天书般晦涩难懂。远离学生感性基础的理性讲述再到位也只能是美丽的海市蜃楼,令学生可望而不可及。例如,教学“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中季风成因时,教师出示表格如下,并讲解:风总是从高气压处吹向低气压处,而气压的高或低与气温呈负相关。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风便从陆地吹向海洋;夏季海洋气温低于陆地,风便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影响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造成的。
这样的地理课怎么能引起初中学生的注意和理解呢?学生能从电扇的工作中知道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而不能理解气压的高低差异会产生风。需要教师搭建“脚手架”:生活中香气或臭味总从源地向外扩散,即气体总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对于气压高低与气温高低呈负相关学生也难懂,但夏季闷热的午后感到胸闷气短的体验正是高气温造成低气压的例证。夏季游泳的体验告诉学生:夏季,水温低于陆地事物温度,海洋上气温同理低于陆地上气温;冬季打井水的体验告诉学生:冬季,水温高于陆地事物温度,海洋上气温同理高于陆地上气温。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体验,讲解冬夏季陆地和海洋的气温高低、气温高低与气压的关系以及气压高低对风向的影响,理清季风的成因。这样的教学因为源于生活,学生容易入门,达成的理性认识高于生活也便于指导生活。“最好的学习是关于方法的学习”,教师的这种教学将指引学生尝试在原有的生活基础上解构地理知识,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地理的真谛,学会用地理的思维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世界。有些教师认为地理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传授地理概念、规律和理论,如果教学中注重联系生活、自然、社会,就会占用太多时间,从而削弱对核心内容的学习,影响应试效果。于是,地理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自然、社会。殊不知,单纯应试并不能满足未来公民所需,学生需要的是广泛而平衡的课程以及生活技能和智能的发展。
二、自主探究,贴近生活
教师在教学“人口和人口问题”中“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这一内容时,先出示课本相关插图,指着插图滔滔不绝地说明了城市的好处,即乡村人口大量迁移的原因;再出示课本相关插图,说明由此产生的城市问题,要求学生背出城市问题的主要症状:最后,结合课本活动题指出迁入对城市的有利影响。众所周知,“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须辩证地分析。目前城市中学都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这些学生对城市化现象深有感触,教师只需引导得当,没有必要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述。具体可探讨三个问题:①人往高处走,来自乡村的同学能说说城市比乡村有哪些好处?②如果农村的父老乡亲大量涌入会面临哪些困难?给城市带来哪些问题?③问题不少,那乡村人口全部回老家行吗?为什么?“不偾不悱、不启不发”,只要教师点拨得当,学生就会从自身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地阐明道理,完成知识的建构。三个问题的讨论依次解决了“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的原因、城市问题的表现、解决的途径。相比教师的单纯讲授,由于有学生的主体参与,知识的掌握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对城市问题的认知是辩证、全面的,即“乡村人口大量迁入城市”利大于弊,让来自乡村的同学找回了自尊,在解决“城市问题”的探讨中更激发了学生为城市美好明天奋斗的责任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联系学生生活的学习更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师应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教育资源,将生活中的问题引入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使学生在课堂上重回身边熟悉的生活之中。这样的教育资源让学生感到亲切,很自然地激发其内心情感,促进了彼此的交流,也使整个课堂活了起来,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教育理念。“学生的头脑不是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急需点燃的火把”,“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相信学生,放飞智慧,必将收获满堂精彩!
三、链接生活,正确引导
教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中,当教师要求学生为非洲经济发展出谋划策时,有学生提出可以去索马里当海盗。面对回答,教师虽大为震惊但不置可否,迅速绕过“另类”的建议,回到课文内容继续学习。案例中孩子的荣辱是非已经混淆,急需教师去指引去拨正,如果面对鲜活的教育资源却视如不见、弃之不顾,实属可惜。“海盗”是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但学生的联系缺乏是非观,面对学生在联系生活中产生的认知偏误,教师若不加以纠正和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无从形成,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时也就难保不出问题。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师应追求“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教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