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牧罗
良剑必有佳名,楚王的龙渊、太阿,曹公的倚天、青,似乎一闻剑名,便可触到霸道的剑气。
铸剑,亦是铸造传奇,良工欧冶子铸剑,炉中烈火熊熊而矿石始终不化,于是他夫妻二人对视良久,双双投炉殉剑,肉体凡胎在烈焰中如汽化去,宛如凤凰涅槃,也许是精诚所至,过不多久,熔汁流出,绝世好剑便铸成……横剑在手,眼前闪烁着高贵、狂野和傲视天下的神色,却又暗藏着铸剑者以身祭剑的悲壮、执着。也许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牺牲,才会有后人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所畏惧与奋不顾身,才有了“一剑曾当百万师”的潇洒与风采。
“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浮云在一诀,誓欲清幽燕。”日月星辰在剑刃间穿梭,“无言却顽强倾吐着一种建功立业、短兵相接的渴望”,萦绕住不甘庸碌的志士之心。于是,呼啸的朔风中,一剑在手,人如山岳,身随剑转,剑如风走。利刃与坚铠相撞而星火明灭,铿然有声,乒乒乓乓,奏出铁与血相汇相融的绝唱,剑气、英气,喝退了越岭胡马,潜江夷兵。
如芙蓉泣露,如潜龙腾渊,剑,以无与伦比的冷艳之美从冷兵器中脱颖而出。它是剑,却不仅仅是剑,绝不仅仅是三尺薄铁,从铸剑者到使剑人,他们的执著、不懈都熔成了精魂,铸入了剑身。
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剑,不似刀的咄咄逼人、厚实狠辣,也不似矛只会单调地横冲直撞,更不似箭那般百步穿杨地锋芒太露。它以轻灵翔动为高,平直内敛为尚,即便生死悬于一剑,它却仍不失风度与美感。剑,似一名儒雅的杀手,一袭青衣,飞檐走壁,黑夜中只露出灵光闪烁的眸子,狡黠而睿智。他不动声色、高深莫测,你永远不知杀气起于何时;剑,更似一位谦谦君子,他才高八斗,以中庸为德,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琴棋书画间他游刃有余,经国济世时他淡定安然。
剑,是正义公平的化身,“十年磨一剑,霜刀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纷纷扰扰的红尘俗世,但有人处,便有不公平处。于是,不羁的眼神飞扬的眉头在心里狂奔游走,诗人将斩尽天下不平事的宏愿托负给了宝剑,信任它,就像信任玉虚宫的那段桃木,悄然淡然悠然。一剑飘飘、一身笑傲的游侠早已走进了荒丘枯冢,而那柄正气凛然的剑却一直岿然立于九州大地,身若凌虚超华岳,气如冲霄撼北辰。而倘若这柄剑扎根于每个人的心田里,岂不是可以将所有贪念、念欲斩杀,人人自强不息,人人厚德载物,人人且歌且乐,人人与世无争!
剑,即便削铁如泥,锐不可当,刚毅的外表却伪装着一颗脆弱得一击即碎的心,始终为一层既淡却浓的无奈与沧桑所笼罩。我们忘不了,披发行吟泽畔,形容枯槁的三闾大夫腰间那柄长剑,宁折不弯;我们忘不了“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飘沦古狱边”的古剑龙泉,紫气冲天;更忘不了,月下独酌独叹的一代谪仙独自舞剑。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无论何种乐曲,由箫奏来,总能感到它欲哭无泪的喑哑,总似一个百岁老翁泣泪诉苦,总是那么苍凉那么殇。“一箫一剑”,令人同龚自珍一道,为风雨飘摆的王朝扼腕而叹,“一箫一剑”,却又令人不得不迈进《潇湘夜雨》独步天下的凄清、萧然,此时的剑,已如末路英雄的慷慨悲歌,歌声中涤荡着壮志难酬的郁愤,狂扫着人心的狡诈,名利的纷争,世事的沧桑,人世的浮沉。
三杯拂剑舞秋月,岂知书剑老风尘?士为知己者用,剑,亦为识己者锋。诗人们踏破铁鞋寻到了情感的载体——剑,剑也觅到了自己前世今生的寄托——诗人。于是两相依偎,以疏朗的胸襟、激越的感情浇铸成慷慨的诗篇。
1965年,湖北江陵,越王勾践佩剑出土,依旧寒光犀琐,依旧剑身如绫——那是沉睡千年的身体,从腐枝枯叶里苏醒。如今,它静静躺在博物馆里,承载着两千余年的沧桑,缄默地接纳无数好奇的眼光。它,曾笑傲吴越疆场,纵横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曾用耀眼的精光点染过春秋的辉煌。如今,它只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再也不像年轻时那般狂。
我轻抚照片中的越王古剑,生怕扰断它金戈铁马的美梦,而无论相隔了多远的时空,却总有一种“与君论心握君手”的感动。
到底是人放不下剑,还是剑不忍弃人?
……
评 点邓济舟
以天地灵气为剑鞘,以日月精华为剑柄,以民族精魂为剑身。若王者得之,当长锋所指,四海宾服;仁者得之,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隐者得之,当击铗作歌,泛舟五湖。作者以一剑之身,承载起华夏千年的不朽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