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自然导向影片类型探讨

2009-02-04 05:35李晓菁
鄱阳湖学刊 2009年3期
关键词:影展媒介建构

[摘 要]本文探讨自然导向影片作为自然与文化的媒介之一,在德国自然影展放映影片类型的选择上展现何种特殊视角与观点。“自然导向影片”、“绿色影片”或“环保影片”在自然、动物与环保影展的呈现与影像制作方式已为自然与人文的关系开创出另类的论述对话空间。本文将聚焦德国截至2009年已办到第8届的“国际自然与动物电影节”——此电影节直接以NaturVision为名——探讨Natur/自然与Vision/影像两者互为主体、互相观看的精神;也将进一步探讨如何以生态批评方法阅读自然影片,探讨影像作为媒介是如何以科技再现的手法,试图传递、交流与体现本身既是主体也是由人为建构的自然。

[关键词]自然导向影片;无媒介的流体;有限制的建构主义;德国NaturVision国际自然与动物电影节

[中图分类号]N28: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09)03-0103-09

[作者简介]李晓菁(1975—),女,台湾台北县人,德国曼海姆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亚欧自然导向影片研究。

[收稿日期]2009-08-15

The Genre of German Nature-Oriented Films

——A Case Study of 2009 NaturVision Internationales Natur-und Tierfilmfestival

■LI Hsiao-Ching

Abstract:This essay explores the specific vision nature-oriented films present as media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and ex-emplifies the film genre of German nature-oriented film festivals. The discourses of "nature-oriented films," "green screens," and "environmental cinemas" have created alternative space between nature and culture. The 8th NaturVision Internationales Natur-und Tierfilmfestival of 2009 will be the focus to examine how nature and vision play the role of inter-subjectivity, which allows them the capacity of mutual watching and defining. Furthermore, the methods of ecocriticism will be applied to read how nature-oriented films play the role of media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echnological representation to deliver, communicate and embody nature, whose identity has been recognized in this essay as a subject per se as well as a culture-constructed text.

Key Words:nature-oriented films;unmediated flux;limited construction principle;German 2009 NaturVision Internationales Natur-und Tierfilmfestival

一、引言

自然影展近10年来蓬勃发展,欧、亚、美各洲,包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爱沙尼亚、保加利亚、美国、巴西、日本、韩国、印度、中国等国都举办了各种类型的自然主题影展。例如德国三个自然电影节,规模较大的NaturVision举办在南方巴伐利亚国家公园,Green Screen举办在北方艾肯诺佛尔德(Eckernf rde)国家公园区,不莱梅则举办过小型动物影展Kamera Animale。选播影片类型日趋多元,融合科学新知与科技表现手法,主题包括动物生态、环境危机、传统与现代生存方式的冲突、科学教育、关于环境的想象、对濒危物种的关怀等,甚至有叙述城市的电影。大致说来,自然导向影片的呈现有两大焦点:一是将自然本身视为主动演出者,自然中的动物、植物与各物种扮演主角。相比之下,自然影片中的人物大多扮演配角,或以旁白与配音的方式出现;二是影片本身作为科技媒介的角色不能被忽略。自然影片沟通的一端是作为主角的自然,另一端是代自然发声与建构自然的人类角色。观众在观看自然导向影片的同时,也是在参与解读、想象与创造另类自然的过程。为了解读影片中的自然符号与画面,生态批评则扮演了媒介与诠释的角色,唤醒人们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反省意识。

二、自然导向影片类型

类型影片意指在主题、结构、风格与角色型塑上皆呈现相似特征的影片,广义的影片可分为剧情片、纪录片与动画片,也可进一步细分成历史片、武侠片、惊悚片、歌舞片、警匪片、西部片、情色片、科幻片等多元类型。制片团队针对市场趋势与观众口味制片。类型片一方面强调影片主题,另一方面也由独特的观众群决定。我们将自然导向影片放在类型影片的脉络中来探讨,可发现美、欧、亚各洲国家制片方向的基本差异。美国好莱坞制作的剧情片类型质量较高,例如Gorillas in the Mist: The Adventure of Dian Fossey、Erin Brock-ovich、Deliverance、The Horse Whisper、Free Willy。①戴维•英格曼(David Ingram)在其研究好莱坞电影环境议题的专著《绿色屏幕》(Green Screen)中将所研究的影片定位成“环保主义影片”(environmentalist film,vii),凸显影片环境议题,试图让荒野、亚马逊雨林、狼与熊、美洲印第安人、海洋哺乳动物、土地利用、城乡差距、核能等议题成为论述焦点。然而这样刻意地将自然环境问题从边缘提升到中心的论述有其吊诡,因为这样的论述方式同时彰显了一个事实,即以故事手法再现的自然环境仍只是人物剧情的背景,不占主体位置;但也正因环境论述被刻意忽略或遗漏,更彰显了再现环境的重要性。问题是将特殊环境诉求透过影像再现的美学策略,难免会遭受影像故事耸动煽情、背离事实与“误现”的批评。尤其是在好莱坞剧情片中,这样的误现归因于导演惯用正邪两立等拍摄手法来简化环境问题,结尾往往让主角透过某些突发行动来解决争议,从而忽略了真实世界中政治、社会议题的复杂性。虽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美国自然影片中不乏“原住民”(例如印第安人)、孩童、女人、动物、灵媒或自然漫游者等角色,然而最终有能力解决环境问题的还是以白人男性为主。此外,将严肃的环境议题透过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电影再现,也呈现影像作为商品被消费与影像“再现”环境议题两难的矛盾之处。归纳起来,美国自然导向影片类型以剧情片居多,呈现市场导向、夸张叙事、强调惊悚镜头、远离真实世界等特点,常将自然描述想象成危险的、等待人类探索的荒野,这样的叙事方式一方面以人类为中心,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人类与自然的二元对立思维。相较之下,欧洲自然导向影片偏好以纪录片手法呈现,探索题材更直接触及环境正义与动植物生态等生物多样性概念,制作团队也更有国际化倾向。例如英国制作的Super Size Me、McLi-bel、The Corporation、Drowned Out;法国制作的Le Peuple de Iherbe、Le Peuple M igrateur、La Marche de I'empereur,德国制作的Grizzly Man等自然影片,均是拍摄团队长时间跨国拍摄的经典纪录片。②以动画类型再现自然则以日本宫崎骏动画为代表,其影片在国际市场成功传播,导演本人也多次在访谈中透露其作为环保主义者的主张,试图透过影像表达其对环境的关怀。

自然的定义已经从与自然和动物直接相关的画面或题材,延伸到与人们切身相关的居住环境问题、都市空间发展与科技再现自然的艺术表现问题。然而,将城市环境影像也纳入“自然”影片的范畴,经常被质疑的是:“城市环境”电影也是“自然”影片吗?应该说从环境正义与生态女性主义这两种生态批评角度切入,这类电影应该被纳入,因为它让人思考人类的生活环境,再现人类与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正义运动成员关心的议题比较多地直接牵涉政治运动,而生态女性主义则更关注性别面向,两者都是从人类中心的角度出发鼓动关怀,然而也并没有忽略生态中心的理想。这“两个主义”对环境论述的主要贡献是激进地扩充“环境”这词汇,让其包含人类与社群,也包含城市。本文则将环境议题置于“自然”的脉络中探讨。自然既是人类透过艺术手法再现以前就存有的主体,也是如后结构主义者所说的“文化建构的文本”。将“自然导向影片”呈现的自然也视为一种自然,这是影片制作人尝试捕捉、再现的自然;观众则透过屏幕体会这人为再现后的自然。自然导向影片中的自然综合与体现本身既是主体又是文化建构这两大特色。从第8届德国NaturVision选播的40多部影片来看,自然影片的范畴已非纯粹自然,还牵涉到人类与整个生态网络的互动关系,影片作为科技与艺术媒介角色,再现了自然多元丰富的面貌。

三、第8届德国NaturVision国际自然与动物电影节的策划与选片类型

自然影展是呈现自然主题影片的最佳场域。自然影展作为主题影展,在策划与选片上与一般影展的区别在于:从狭义上来看,自然影展播放的影片关注动植物生态、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野外栖息地的保护与“原住民”生活等议题;广义上来看,任何人类和自然互动关系的影片都可在自然影展中播放。本文以第8届德国NaturVision国际自然与动物电影节参赛影片为例,进一步探讨其选播影片类型。此届电影节举办在2009年7月16~19日,地点是巴伐利亚国家公园,从130多部参赛纪录片中选出40多部播放影片,呈现德国、中国、捷克、英国、美国、奥地利、爱沙尼亚等国纪录片工作者深入世界各地探索自然的工作成果,影片语言主要是德语、英语、中文、捷克语,并辅以英文字幕。每年参赛影片的国籍与题材都不固定,然而以德国影片占大多数,说明此类影展仍以给本国制片发表空间为目标与特色。

本届播放影片主题涵盖:(1)动物生态:Cuck-oo/Kuckuck、Die Ruckkehr der w lfe、Elephant with-out Borders、Im Bann der Pferde-Morokko、Love Story、The Gorilla King、Wildes Russland、w lfe auf dem Vormarsch、Yak;(2)森林地景与植物成长:Edelweiβ、Havelland、L wenzahn: Katzen- Streuner auf samtigen Pfoten、Mythos Wald;(3)环境危机:E-co Crimes: Piratenfischer、Sadness and Hope of the Yangtze River Cetaceans;(4)展现传统与现代农耕、渔猎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冲突:Jagdzeit、Superfish、The Last Tribe of Fishmen;(5)生态科学知识的引介:Heiβkalt-Die extremsten Orte der Welt、Willi wills wissen-Wie schlau sind Tiere;(6)人类与动物的互动关系:Old Man and the Moose、Tableau Vi-vant of a better World;(7)城市环境再造:The Leg-end of Amber;(8)环境想象的动画短片:k semond、Mein erstes Aquarium、Possierliche Kerlchen、T t out-ard、Lost Omen。此外,2009年还有多部中国示范影片参展③。归纳此次选播影片可发现以下几个特质:(1)除了拥有跨国制片团队,自然影片最显著的特色是地景跨国拍摄。例如开幕片Edelweiβ场景从欧洲阿尔卑斯山拉到亚洲蒙古草原,Heiβkalt拍摄世界各地极地与沙漠温度极高与极低区居民的生活,Jagdzeit(狩猎期)的海上渔猎场景横跨各大洋,导演花费两年多时间拍摄的Yak(牦牛)场景分布中国、印度、尼泊尔;(2)影像制作大量结合多媒体,例如将世界地图、点状图、卫星云图、3D立体地图等与影片结合,建立更宏观的全球性视角与多面向的科学分析角度。这样多元的地图呈现,是自然电视影集如《探索》频道与《世界地理杂志》惯常运用的科技制作方式,一方面让影像表现更富变化,另一方面也引介科学研究知识;(3)自然影片并不单纯以自然、动物、植物生态为主,也融入人类与各类生物的历史、新闻、访谈与故事等,例如Edelwei将娇小的薄雪草从生活食用、医学应用、历史文献角度切入,更远追溯到成吉思汗的蒙古草原中去探索其在亚洲的医疗史,触角广泛多元;W lfe auf dem Vormarsch则置入大量新闻与访谈,探索狼群与人类的生活关系;(4)此次德国影展选播影片多以旁白叙述动物生态,以专家或研究学者的访谈解释自然现象,再配以音乐、音效,鲜以拟人化手法展现动植物声音,与好莱坞惯常以拟人化与戏剧化手法说故事有显著差异;(5)大量结合现代科技的拍摄手法,深入一般人难以亲临的地景,引介一般人难以观察到的自然现象。例如此届得到国际最佳影片与最佳摄影奖的Mythos Wald应用大量微拍镜头、影像蒙太奇与加速剪接的手法表现森林的奥妙,将森林深处植物生长过程在短短几秒内快速展现;④得到最佳德国影片奖的Wildes Russland应用大量飞机俯视的远镜头拍摄俄罗斯高山、峡谷与荒漠等大景;(6)自然影片制作期长。许多惊险与戏剧化镜头并非刻意营造,需长时间等待与拍摄才能取得。例如获得巴伐利亚影片奖的Yak拍摄一景:负重的驮马跌落雪在地中,一分多钟的驮马在雪地挣扎而无法爬起的画面(00:22:40-00:23:40),这类突发却真实的画面需长时间待机方能捕捉,无法刻意营造。因此以长时间等待而拍出的画面,更贴近真实自然,影像本身就在说故事,这类影像表现手法也与美国好莱坞偏好张牙舞爪的血腥镜头与戏剧化故事表现手法大异其趣⑤。(7)这类自然影片的最大特色就是将地景、动物、植物置于前景,让自然本身担任主角,人类则扮演观察者、旁白叙述或与动植物共存的角色。

自然影展的目标归纳起来如下:呈现新拍摄的自然电影,透过影展播放与颁奖方式提高影片知名度,表扬其拍摄的艺术角度与多角度呈现自然所做出的努力。此外,欧洲自然影展通常在自然景观区举办,例如德国两个主要的自然电影展,NaturVi-sion在德国南方巴伐利亚国家公园举办,Green Screen在北方的艾肯诺佛尔德国家公园区举办。影展适度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提高外界对当地居民生活的认识与尊重,将自然、影展活动与当地居民生活嵌合在一起。当然,影展也是各国电影制作人聚会与交流意见、观点的场域,一方面可以介绍本地自然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创造更多与国际制作人交流的机会。欧洲各国自然影展共同的活动有影片竞赛、放映活动、影像工作坊、圆桌论坛、颁奖典礼、绿色和平等由环保团体在现场摊位销售展示等活动,也有与国家公园或文化团体合作举办当地旅游导览等活动。⑥影展本身有售票等营利性质,然而在策展过程中也需寻求政府文化部门的补助与企业团体的资助。以NaturVision为例,每年的协办单位包括巴伐利亚国家公园、诺依诗瑙尔、格拉芬瑙尔(Grafenau)等政府部门,还有巴伐利亚电视台与Eon公司等商业部门。此外,影展也与当地学校活动结合,有专为儿童举办的小型影展,并成立青少年评审团,让小学生免费进入影展观赏影片。将自然影展结合国家公园资源与小镇居民,是自然影展延伸出的观光效益之一。策划团队规划自然影展的过程成为融合自然和文化理论的具体实践:一方面,透过科技影像,让各种生物透过屏幕回望人类,例如德北的Green Screen 国际野生生物影展,以大屏幕上用大眼睛望着观众的眼镜猴,配合“小动物大世界”(A small animal makes it big)图说,道出自然影展目的之一是让动植物等非人类生物影像被放大后回望人类;另一方面,影展以各种创意手法播放自然导向影片,例如历届NaturVision影展都策划森林电影院,将电影屏幕安置在森林、湖水等自然环境中,跨越自然与科技的界线,创造出崭新的观影场域与经验。

四、影像科技再现“自然”

自然导向影片试图从多元角度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然而如Derek Bousé在探讨野生生物影片的经典之书Wildlife Film第一章提出的观点,真实自然的静谧画面在电影或电视中几乎不占一席之地,不是科技无法传达这些特质,而是静谧画面不符合影视业的社会与经济导向。当代影片讲求动态与行动,自然状态则大多是静态稳定,这两照动、静的速度问题也在电影播映讨论会中被提出探讨,对此剪接速度问题持有两种不同看法:

一方意见认为自然影像的速度是由人为决定,制作人假设观众能经由训练与习惯接受快速剪接,日久之后,观众会以为这是自然生态的正常速度,而无法接受传统自然影片速度。这种快速剪接显然深受美国好莱坞制作方式的影响,如果观众适应这种快速剪接,一旦到动物园看到真实动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静静地休息,会对“真实”的动物产生质疑。

另一方意见则是德国电视台制片提出的“观众对速度的适应能力可经训练”这一观点。影像科技发展带来更多元制作与剪接手法,传统以35mm赛璐璐胶卷拍摄的影片已被高清晰影像所取代,制作人站在影片与市场导向立场,加速以蒙太奇手法剪接,加入悬疑和戏剧化表现效果,制片迎合市场快速的需求,“真实”的动物则是动物学者关心的问题。即使不是每个观众都欣赏这种快速呈现,这种方式也会持续发展。

解决自然影片剪接速度双方不同意见的方式之一,是以更多元影片提供不同视角与观影选择。本论文要进一步探讨双方辩证背后存在的基本假设,也就是自然与影像似乎存在从本体论来说相对的立场。举例来说,自然的慢速与影像追求的快速相对;真实的自然需要动物、生物与生态学家长时间参与研究,而影像呈现的自然要更直接面对媒体市场与观众口味。这慢与快,真实与人为创造的悖逆立场,也引发对“自然”的定义与诠释观点等问题,即:自然是什么?透过影像再现的自然是“真实”的吗?本文提供的解套方式是透过生态批评论述扮演的中介与诠释角色,扩展自然定义,进一步解析影像的自然符号与其隐含的意识形态,让自然不再只包含植物、动物与荒野,而要将透过科技媒介与艺术再现的自然——影像中的自然视为另类自然。自然本身既有主体身份,存在于人类论述之前;也是人类文化建构的文本。透过没有纯粹的自然概念,一种杂种化的自然概念,将自然的定义范畴宽广化,方能将更多的“自然导向影片”、“绿色影片”、“环保影片”类型纳入此范畴探讨。

本文论述的自然导向影片,因而发展出至少三个层次的“自然”定义:第一,这自然是影片拍摄团队取景的地点,大多数地点位于遥远、偏远、原始或蛮荒地点,这些地方在人类到来之前就已经存在,是先于人类论述之前的存在;第二,它是人类建构、制作、再现的自然,表现形式包括自然书写、自然地景绘画与自然导向影片等文化表现形式;第三层的自然指涉的是读者或观众在阅读或观赏第二层再制的自然后各自发展出的自然概念。每个人对自然发展出的诠释因为各自的成长环境会产生歧异认知,然而思考的对象大抵是人类抵达前就存在的自然。这三个层次的自然可进一步以诠释学来理解:第一层的自然是参考物(referent);第二层的自然是意旨(signifier);第三层的自然是指涉(signified),这样的自然具备先于论述的存在也是建构的双重意涵。

关于“自然”是客观主义所谓的主动实体,也是建构主义所谓的文本之间的困难平衡关系,唐娜•海若威(Donna Haraway)以“共同建构”(coco- nstruction)来解释,而凯瑟琳•海勒司(Katherine N. Hayles)则以“骑乘轴尖”(riding the cusp)来比喻(Haraway,1992:297;Hayles,1995b:418)。这平衡既体认历史、社会与文化的成果,同时也以人类之外的现实拥有的自主与行动能力为前提。两者的自然概念皆强调互动,一方是非人类现实或自然,另一方是人类或文化。在彼此“共同建构”或“互动”的模式中,自然与人文这两大领域皆无法轻易区隔,它们在复杂、动态系统中相互依存,在接纳人类与非人类角色、且不断变动的历史与社会情境中不断自我建构。这样的立场能克服生态批评与激进的后结构主义中化约的思维。生态批评,因而必须既不坚持要排除所有现象的物理界与生物基础,也不排除人类与生态系统紧密契合的假设,要将自然也总是存在于社会与文化进程的概念纳入思考,透过这种方式,生态论述才能尝试实际解决环境问题且引发心态改变,并将更多人类文化尝试再现自然的方式纳入自然范畴来探讨。 面对拥有吊诡处境的自然身份,克蕾思特•格瑞佛波(Christa Grewe-Volpp)在《自然“近在眼前”与作为“社会角色”:部分文学生态批评分析的基本结果》(Nature “out there” and as “a social player”: Some basic consequences for a literary ecocritical analysis)一文指出凯瑟琳•海勒司将自然视为“无媒介的流体”(unmediated flux)的重要性。格瑞佛波主张以生态批评作为居中协调角色,处于天真烂漫地坚持重新评价“真实”且产生于论述之前的宇宙的写实主义,与仅把自然视为文本后结构主义拥护者之间。这居中调解的角色定位,如同唐娜•海若威与凯瑟琳•海勒司皆试图在建构与客观之间维持困难的平衡。

为了再现文本以外的现实,也就是文学文本中“无媒介的流体”与“近在眼前”的自然,作者与读者必须察觉这长久以来的矛盾,也就是这种再现可能只是以人类方法探索非人类现实的种种努力:认知、反省、想象、言说。认知到他们无法以自己的语汇真正了解这文本以外的,作者必须发展出对“近在眼前”这存在的尊重,并尝试以其差异去描绘这——就像卡罗琳•门荃特(Carolyn Merchant)所说 —— 成为“自由、自主的角色”。这不一定表示自然被拟人化,却表示它是可以颠覆文化与社会成就的主动力量。(Grewe-Volpp,2006:78)

自然无须透过拟人化被人类倾听与了解,它有自我展现的管道与方法,即使这些方法仍须透过人类的认知、反省、想象与言说得知。自然影片在这里扮演的功能就是探索自然与作为另类自然的表现方式,即使自然是如凯瑟琳•海勒司所谓“无媒介的流体”,人类仍要努力寻求管道去了解,而媒介管道多元,包含科技方法、艺术制作与文化观点,这些面向体现在当代自然导向影像中,让“无媒介的流体”透过文化媒体成为可接近的自然,让“近在眼前”(out there)的自然影像不只成为文化建构的一部分,也进一步扮演解构自然与文化二元对立的角色,而透过这样的解构,也让边缘、弱势与被忽略、压抑的议题,例如荒野、动物与长久以来仅被视为背景的自然地景浮现出来,让自然导向影片功能更多样化,关注更多元的议题,除了荒野与动植物,也能将关怀人类环境、科学新知与动画科技等环境想象纳入探讨。这样的“自然导向影片”不只有自然与文化媒介的功能,也创造另类自然,包含荒野、科技与人类对环境的诸多想象,既被文化建构,同时也反身自我创造。在这创造过程中,有意识的制作人试图从更宽广包容的生态观点再现非人类的生命现象,例如一些杰出的动物影片不以拟人化手法为动物发言,而直接录制其声音,这是人类试图倾听自然与避免人类中心观点的方法之一。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科技为媒介的制作还是需经由人类掌镜、掌握收音麦克风与决定机器摆设角度与位置。这些科技介入过程都出自人类的主观思维,也牵涉到文化建构。如何在主观建构与客观之间维持困难的平衡这问题的重要性再度浮现。这种居中协调位置,被海若威称为“共同建构”,自然这语汇被人类的意念、想法、影射、论述等与非人类自身联合建构:

如果这世界对我们而言以“自然”存在,这指出一种关系,这是许多演出角色之间的成就,并非所有角色都是人类,并非所有角色都是有机的,并非所有角色都是科技的。在其科学体现与其它形式中,自然是被营造出来的,却并不总被人类营造;它是人类与非人类共同建构的。(1992:297)

在海若威的人机合体神话中,非人类是主体,既是有机体也是科技,两者不能分离。人机合体有杂种身份,包含机器与有机体,是人类、动物与机器,是社会写实,也是虚构生物。人机合体的身份是“多元、无明显边界、边缘磨损不齐、非物质的”(1992:219),这构成海若威自然概念的基础。她拒绝任何确定概念,人类、自然或科技的严谨界线已经模糊了。理解到文化建构的边界已然崩解,人类与动物、动物-人类(有机体)与机器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分野,海若威进一步在她具影响力的“人机合体宣言”中激烈地主张,物种间的清楚分野不再站得住脚:“二十世纪晚期的美国科学文化中,人类与动物的界线已经彻底断裂了。最后一个诉求单一性的立足点已被污染了,如果它还没有转变成游乐场的话 — 语言、工具使用、社会行为、心理事件。没有一件事真正有说服力地区隔人类与动物。”(1990:190-233;193)。有机体与机器疆界模糊的过程中也产生无纯粹范畴的认知。没有纯粹的人类,因为每个人都具有人机合体身份;没有纯粹的机器,因为机器还是需要通过人类发明、按钮操作与下达指令来动作。这样的人机合体宣言引导出的无纯粹概念也让自然身份不再纯粹,因为文化建构的界线概念已经因科技的介入而断裂。

解决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两者的平衡问题,凯瑟琳•海勒司表露出另类居中协调的身份。她将自己置于极端的文化建构主义与科学客观主义之间,探索人类与自然的互动以重新定义自然。这种协调立场是她所谓“有限制的建构主义”(constrained constructivism, 1995a:53)。这种建构暗示自然概念必定不是随机的,它必须吻合现实经验:

有限制的建构主义指向再现与限制两者的相互作用。有限制的建构主义的世界既不脱离现实,也不独立存在人类认知之外,认为世界就是无媒介的流体与人类之间复杂且活跃媒合的结果。(1995a:53)

凯瑟琳•海勒司称自然为“无媒介的流体”,这流体般的自然自给自足,但对人类或其他与其有所接触的生物体而言,自然是“潜能经验的流体,面对不同处境的观察者会以不同方式触发”(1995b:413)。这些迥异经验依赖认知者的异质身份来决定了跟“无媒介的流体”世界的互动。人类对世界有自己知之不深却非常独特的感知,对海勒司来说,世界是正在感知的有机体与“无媒介的流体”互动的结果,只有通过观察者处理过后,世界才得以成为世界。换句话说,“对人们而言,所谓重要的现实既不存在世界自身,也不存在观察者身上,而是在观者与世界的互动中”(1995b:425)。自然是流动、变化而无法被人类意志与力量控制与主宰的流体,这种无媒介的流体身份需要用有限制的建构主义来理解,而这类建构在不同典范中诠释方法也不同,然而凯瑟琳•海勒司并无意宣称限制与现实的关系。在“Searching for Common Ground” of Reinventing Nature: Responses to Postmodern Deconstruction一文中,她提及限制无法定义现实,因为界定现实的过程同时暗示人们正试图站住某种立场,在那立场中自以为可以看到真实且进一步以再现手法修正真实。对海勒司来说,人们之所以得以言说,最重要的限制应该是“持续与这流体互动”(1995a:53)。她从三个面向探讨此互动关系:第一,再现要配合“我们与流体的互动,而不是关注现实本身,如此一来立场才能从根本建立到规范之中”(1995a:53);第二,对真实的主张要被对持之以恒对待的主张所取代,不需要看到现实本身才能了解再现是否与我们的经验一致,需要知道的是经验;第三,经验陈述是能被否定的,也就是说人们大可以说“这跟我们与流体的互动经验是不一致的”(1995a:53)。

五、结论

从生态批评角度定义与论述自然导向影片,检视以视觉方式呈现在屏幕上的自然,既是人类语言与文化之前的存有,也是如后结构主义认知的文化建构的文本,观众观影的过程则是实践与自然互动的过程。此类自然影片的具体功能,如同The Gar-den in the Machine: A Field Guide to Independent Films about Place 作者史考特•麦当劳(Scott Mac-Donald)2004年刊登在ISLE的文章“Toward an E-co-cinema”中指出,是“认知的再训练,提供异于传统媒体—观众喜好的另类角度,或者,提供一种像是花园的方式 — 这供人喘息的伊甸园有别于传统的消费主义 — 透过这现代生活的机器,体现在媒体机制中的现代生活”(2004:109)。第一本生态电影批评专著是电影历史学家西恩•寇比特(Sean-Cubitt)的EcoMedia。寇比特超越传统将科技认知为扮演主动角色的人类与被动角色的自然之间的媒介这一观点,发展出科技是“分享的沟通关系”(2008: 19) 这一观点。在这一观点中,“科技作为关联的媒介,将天生具备沟通能力的人类与非人的世界紧密嵌合与相互传达”(2008: 19)。寇比特对都市国家(polis)的定义模糊了人类同侪(socius)与非人类自然(physis), 还有非自然的科技(techne)之间的疆界。寇比特声称的自然是具备沟通能力的,人类的沟通只有在“关于涵盖、包含和与其对话的沟通范畴中才能被理解”(2008:145)。跨越疆界去寻求与自然沟通的崭新媒介这观点,使自然导向影片、绿色影片或环保影片产生两个重要功能:一方面是将自然视为主角,这些角色包括人类无法直接与其对话的植物、动物与山川河流等荒野地景;另一方面是将科技视为媒介角色,联结本身是主体的自然与有言说、沟通与建构能力的人类。影像科技,如同寇比特所呼吁的,提供“一种观看模式,鼓舞这世界动机不明而高涨的潮流涌向我们,包围我们,将带咸味的海水与我们的血脉融合在一起”,因而在自然影像里,“海洋作为整体回望我们,感受我们与我们对它的感受一样明确”(2008:59)。不可否认的是当代科技已为自然逐出另一条替代道路,带领人们走向另类自然。经由这条道路,人们可以开始感知那看不到、听不到或体会不到的微观世界,透过视觉与其对话,并以崭新、令人惊奇的方法观看与重新感知熟悉的事物。

“无媒介的流体”提供本文诠释自然之道,“有限制的建构主义”则提供与此流体建立互动机制的限制,这样的诠释与建构让人们了解,要遭遇的世界比肉眼所见的世界复杂宽广,且充满牵一发则动全身的关系。最后,总结归纳本论文“自然导向影片”的论点:一是自然的定义既是人类论述之前就存有的主体,也是人为建构的文本,然而要同时拥抱这两种定义,需有权衡态度;二是肯定自然影展作为试图跨越疆界与自然融合的多元实践方法之一,使观众得以观赏更多元自然面貌,体会自然与影像两者互为主体、互相观看的精神;三是肯定科技再现自然,却也需对各种科技方法进行批判,例如当代自然影片运用各种科技再现与传达自然讯息,然而应用这类新科技仍需自然知识、对自然的尊重态度来规范;四是透过生态批评方法阅读自然导向影片,可活化与宽广自然定义,也可进一步以思想、语言和文字为媒介,传递、交流与体现本身既是主体,也由人为建构的“无媒介的流体”。

[参考文献]

Bousé,D.,2000.Wildlife Films.Pennsylvania UP,

Philadelphia .

Buell,L.,1995. The Environmental Imagination: Thoreau,

Nature Writing, and the Formation of American Culture.Belknap P of Harvard UP,Cambridge .

Cubitt,S.,2005. EcoMedia: Rodopi,Amsterdam and NewYork.

Grewe-Volpp, C.,2005. “The oil was made from their

bones”: Environmental(In)Justice in Helena Maria

Viramontes'Under the Feet of Jesus.ISLE12(1), 61-78.

Grewe-Volpp, C.,2006.Nature “out there” and as “a social

player”: some basic consequences for a literary

ecocritical analysis. In:Gersdorf,C.,Mayer,S.,Nature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Transatlantic Conversations

on Ecocriticism.Rodopi,Amsterdam,pp.71-86.

Haraway, D.,1990. A Manifesto for Cyborg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 Feminism in the 1980s.

In:Nicholson,L.J.,Feminism/Postmodernism .

Routledge, New York.

Haraway,D.,1992.The Promises of Monsters:A Regenerative Politics for Inappriateld Others.In:Grossberg,L., Nelson,C.,Treichler,P.(Eds.),Cultural Studies,Routledge,New York.

Hayles,N. K.,1995a. Searching for Common Ground.In:

Soulé, M.E.,Lease,G.(Eds.),Reinventing Nature?

Responses to Postmodern Deconstruction.Island Press,

Washington.

Hayles,N.K.,1995b.Simulated Nature and Natural

Simulations:Rethink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eholder and the World.In:Cronon,W.,Uncommon

Ground:Toward Reinventing Nature.Norton,New York.

Ingram,D.,2004. Green Screen: Environmentalism and

Hollywood Cinema.Exeter UP,Devon.

Ivakhiv,A.,2008.Green Film Criticism and Its Futures.ISLE 15(2),1-28.

MacDonald,S.,2001.The Garden in the Machine: A FieldGuide to Independent Films about Place. 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MacDonald,S.,2004. Toward an Eco-Cinema. ISLE11(2), 107-32.

责任编辑:王 琦

注:

① 中文片名依序是?押《迷雾森林十八年》、《永不妥协》、《激流四勇士》、《轻声细语》、《威鲸闯天关》。

②中文片名依序是:英国《麦胖报告》、《卯上麦当劳》、《企业人格诊断书》、《灭顶家园》 ;法国《小宇宙》、《鹏程千万里》、《企鹅宝贝》 ;德国《灰熊人》。

③ 2009年NaturVision影展首次开启德国与中国自然影像工作坊,5部参展影片包括姜洪武导演的《最后的渔猎部落》(The Last Tribe of Fishermen)、《伤》(Sadness and Hope of the Yangtze River Cetaceans)、《寂静山谷》(Silent Valley)、叙述广东中山市旗舰公园城市再造的《The Legend of Amber》与讲述生物多样性与国际合作推广种子种植的《When Men Meet Nature》。工作坊参与者包括德方巴伐利亚电视台制作人与NaturVision影展发起人Ralph Thomas、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Gesellschaft für Technische Zusammenarbeit (GTZ)、国家林业局(State Forrest Administration , SFA?雪等团体代表,还有上海、湖南等电视台制作人。工作坊中,德、中双方关注的自然影片问题各异:德国询问较多的是拍摄动机与理念关怀等问题;中国则较关注制作方式的技术问题,也提出将对环境议题越发重视,因幅员广阔与种族多元,有许多自然生态议题可共同探索与合作拍摄。

④Mythos Wald - Tierparadies und Schattenreich自然影集由德国Jan Haft导演,NDR Naturfilm制作,可上网观赏剪接短片。2009年德国三个自然影展“NaturVision Film-festival”、“Geen International Wildlife Film Festival”、“Kamera Animal die Bremer Tierfilmtage”皆将此影片列在播放节目单。

⑤例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与《侏罗纪公园》系列,强调咬人、流血与让人惊声尖叫等效果。

⑥ NaturVision影片竞赛评审分为初审与复审,媒体人主要是来自慕尼黑、柏林等地,发起与总策划人是Ralph Thomas先生。Ralph Thomas在一次简短的访谈中提到,决定筹备影展之前,已经花费多年时间参观世界各地自然影展,在影展中认识制作人、片商与发行公司,开始建立网络联结。发起自然影展的主要动机之一是电视屏幕小,希望创造观众从大屏幕欣赏自然、且可在几天内有多种类型的自然影片可选择观看的经验。本文的完成,要特别感谢Ralph Thomas先生同意让本人从2009年6月8日到7月24日,全程参与影展的策划与筹备,期间还耐心回答策展的相关问题。

猜你喜欢
影展媒介建构
虚拟社会化与批判缺失:代际媒介观演进与媒介素养研究
多元建构,让研究深度发生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第二届澳门国际影展 甄子丹等人担任明星大使
论媒介批评的层面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