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称指示语在英汉语篇中的对比分析

2009-02-03 04:23杨惠敏
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对比翻译

杨惠敏

【摘 要】“指示语”是语用学的基本问题,但是英汉对比的成果很少。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人称指示语”理论,结合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英汉语言的人称指示语。我们认为单数的人称指示语是核心指示语,复数形式的人称指示语是边缘指示语,因此在英汉对译时,我们应该以言语交际双方的年龄、性别、社会身份和言语发生时双方的情绪、情感和态度为线索,借助各种表现方式尽力实现语用上的对等。

【关键词】人称指示语 对比 翻译

【中途分类号】A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1-0-02

1 引言

“语言和语境的关系通过指示这一现象在语言结构得到反映”。(Levinson列文森, 2001:F25)在语言中能够体现这种关系的词语便是指示语。通常认为,指示语的意义具有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只有在语境中才能被充分理解。近十几年来,国内的语用学研究发展迅速,却对最基本问题—“指示语”的研究关注不多,其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则更加欠缺。(高航、严辰松,2004)本文决定仅选取 “人称指示语”作为论题。“语言中典型的人称指示语是第一和第二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和一些名词(短语)在一定的语境下也能起到指示语的作用。但是本文拟根据经典的指示语理论,只探讨一二人称指示语,对第三人称指示语不作研究。

2 研究思路和方法

2.1 理论框架

本文主要借鉴当代语用学关于指示语研究的经典理论—列文森的“人称指示语”观点,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定量对比研究方法和Chesterman的“对比功能分析”模式。

2.2 研究方法

实证法。通过大量语料的考察与分析,揭示人称指示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并结合语用与翻译理论进行分析和解释。

统计法。通过英汉戏剧语篇中不同类型的人称指示语出现频率的统计,揭示英汉语言的结构特点与主题发展的不同方式对其分布的制约原则,以发现人称指示语的英汉互译的恰当表现方式。

3 英汉人称指示语分布特点对比

3.1 语料分析的原则

定量研究设计的目的是:确保对所分析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之后,得到一个关于研究课题的一般的直接的答案,并且有助于解释所得到的结果。为达到这一目的,定量研究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差异。我们拟选取某一类型的语篇(剧本)的英汉语料进行比较。

3.2 语料来源

拟选取英汉剧本作为语料。英语是The Boy Comes Home、Tradition、Thursday Evening、Mr. Sampson、A Question of Ethics;汉语是《日出》、《上海屋檐下》的第一幕。

3.3 英汉人称指示语出现频率的统计与分析

3.3.1 统计表

3.3.2 数据分析与讨论

据表可知,单数形式的英汉人称指示语的出现频率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总起来讲,英语剧本的单数人称指示语要高于汉语人称指示语的出现频率。笔者分析,这是由于语言内的特点和语言外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一,英语中主次构式(hypotactic)的句子比较多,汉语中并列构式(paratactic)的句子比较多。小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并列、主次之分。英语复合句的小句之间多以主次关系为特征,而汉语多以并列关系为特征,等级区分严格,语言呈现出结构严谨,多用连接词组构句子的特点。英语多用人称代词等词汇标志来体现意义的衔接;汉语并列结构的句子的小句常常省略主语,以意统形,使语言呈现出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例如:

(1)我一个人闯出来,○[2]不靠亲戚,○不靠朋友,○能活就活,○不能活就算。

Ive made my own way in the world, without depending on family or friends, on my own to sink or swim.

第二,英语和汉语“主题”发展的方式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为语义衔接手段的人称代词的使用。英语是主语显著(subject-prominent)的语言,在句子中,主语与谓语之间要保持人称、数等方面的一致性;如果省略主语,这些关系就无法表达。而汉语是主题显著(topic-prominent)的语言,主题与其他成分之间没有语法上的制约,零形式的使用可以不受句法的约束,比较自由。

第三,英汉语言所依赖的各自不同的文化语境的影响。英语是“低语境”的语言,人称指示语附含的文化因素相对较少,其人称指示的成分多体现在语言中。汉语是“高语境”的语言,人称指示语附含的文化因素较多,其人称指示的成分多内化于语境之中,而不言表于外。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单数形式的英汉人称指示语出现频率呈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英汉语言不同的结构特点。同时,英汉语言的文化语境作为一个外在的因素,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与之相比,复数形式的人称指示语的作用就没有这样重要。一般情况下,英汉语言的复数人称指示语出现频率的多少视言语交际的具体内容而定,并不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4 英汉人称指示语翻译方式研究

Hatim(1997:1)认为,要观察对比语言学是如何运作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翻译;而要探讨翻译过程,一个有趣的方法是考察译者在处理篇章时做出什么样的决策。(许余龙,2002:317)

下面我们将依据Chesterman(1998)的“对比功能分析”模式进行英汉翻译方式的研究。这一对比分析模式的特点是从察觉到的两种或多种语言可表达的相似意义出发,致力于确定这种相似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是如何表达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句法、语义、语用使用条件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优先选用哪种形式等。

4.1 人称指示语英译汉方式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统计选取的语料仍为剧本。采用A.A.Milne的The Boy Comes Home(5740words)及汉译本。根据我们的统计结果,单数第一人称、复数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称、复数第二人称的对应翻译数分别为80.6%、69.8%、86.6%、100%。

可以看出人称指示语的英汉对译率(对应翻译数占总数的比例)。下面我们按照四种类别,结合实例来讨论。

单数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英译汉方式。在统计中,我们发现英语的“I/me/my/myself”等代词翻译成汉语时分两类情形:一类是对应的翻译,基本上都译为汉语的“我”;另一类是省略的翻译,不必译出。这体现了英汉语言的单数人称指示语的差异。例如:

(2)And, as I think Ive told you before , the excess-profits tax seemed to me a singular stupid piece of legislation—but I paid it. And I dont go boasting about how much I paid.

再还有,我想我跟你说过了的,那个超额利润税我看简直是太无聊的法律—可是我还是照付,○付了那么多,○还从来不向谁说一句。

复数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英译汉方式。英语的“we/us/our”等代词翻译成汉语时,译为“我们(的)/咱们(的)”,也有省略的现象,其比例比单数的第一人称指示语还要高(30.2%)。究竟是译为“我们”还是“咱们”,取决于具体的言语交际语境。例如:

(3)Are we going to talk business or what?

咱们就言归正传,还是什么?

(4)It was on the Somme. We were attacking the next day and my company was in support. We were in a so-called trench on the edge of a wood— a damned rotten place to be, and we got hell. The company commander send back to ask if we could move.

是在松末河上。我们第二天要进攻,我的那一连是预备队。我们待在一条所谓战壕里头,在一个树林子的边儿上— 一个坏透了的地方,○简直受不了。连长派人回去请示○能不能挪个地方。

“咱们”多用在口语里,一般用在言语交际双方关系比较亲密时;“我们”多用在书面的正式语体中,也可以用在关系稍疏远的人们之间。例(3)中,谈论的是家常事,用“咱们”比较合适;例(4)中,腓立在回顾战争的往事,这是个严肃的话题,因此用“我们”能体现出说话人对战争的冷静态度,并反映出战争使人们迅速成长起来的主题。

单数第二人称指示语的英译汉方式。英语的第二人称指示语只有一个“you”,不管对方的年龄、性别、社会身份如何,一律用“you”称呼。结果表明,英语的第二人称代词表示敬称的含义在语言中已不再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英吉利民族追求人人平等的价值观的取向。因此,英译汉时,我们还需要根据语境(即听说双方的权势和等同关系)判断说话人的言语意图;一方面要借助原文的词汇、句法手段推断出说话人是否想表现对听话人的尊敬。例如:

(5)Now, understand once and for all, Philip, while you remain in my house I expect not only punctuality, but also civility and respect.

腓立,你得明白—不能要我说了再说—你在我家里一天,不但是得守时刻,还得知轻重,有礼貌。

詹姆士叔叔对他自己的侄儿腓立说话,自然不需要客气,所以“you”翻译为“你”毫无疑问。

复数第二人称指示语的英译汉方式。在我们统计到的例子中,复数的“you”都翻译为“你们”,比较简单,根据上下文和情景语境都可以判断出来。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单数和复数的第二人称指示语的英汉翻译都存在一定的省略现象,我们就不再赘述了。

4.2 人称指示语汉译英方式的统计与分析

本次统计选取的语料仍为剧本。采用曹禺的《日出》(6051字)及英译本。统计结果显示,单数第一人称、复数第一人称、单数第二人称、复数第二人称的对应翻译数分别为80.6%、69.8%、86.6%、100%。

可以看出人称指示语的英汉对译率(对应翻译数占总数的比例)。下面我们按照四种类别,结合实例来讨论。

单数第一人称指示语的英译汉方式。在统计中,我们发现第一人称单数形式“我”有丰富的替代形式,不仅局限在“I”上,“me、my、mine、myself”等宾格、限定性属格、独立性属格及反身代词都可以代替“我”起到指示语的作用。例如:

(6)你真是个书呆子,到我这里来的朋友没有等我让坐的。

You are old-fashioned. None of my friends that come to see me here ever wait to be asked before they sit down!

第二人称指示语的汉译英问题比较复杂。汉语有三个主要的第二人称指示语“你”、“您”和“你们”,而英语只有一种形式“you”。如何将汉语的语用意义完整准确地传达给英语读者,需要我们结合语境进行斟酌取舍。

单数第二人称指示语的汉译英分为“你”和“您”两种情形。从我们的统计看,“您”的翻译问题最为复杂。这主要因为英汉语言的第二人称指示语系统是不对应的,敬称的“您”译成英语时,不可能完全体现出汉语的特色,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例如:

(7)方才张先生您看见了。

You saw Mr. Zhang just now.

有时,也可以采用英语中的自偿方式弥补这项语义内容。例如:

(8)是,陈小姐您别着急,我这就给您收拾。

Yes, but dont worry, Miss Chen, Ill clean it up for you at once.

复数第二人称指示语的汉译英方式,相对简单些。复数的“you”都翻译为“你们”,根据上下文和情景语境都可以判断出来。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复数的第二人称指示语的汉英翻译也存在一定的省略现象,我们就不再重复了。

5 结语

英汉语言的单数人称指示语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复数形式的人称指示语由于处于边缘位置,出现频率的差异视具体内容而定,规律不是太明显。英汉语言的不同特点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研究英汉人称指示语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在翻译。英汉对译过程中,要结合情景语境,借助不同的表现方式尽力实现语义上的对等。只有熟练掌握英汉人称指示语对译的方法,我们才能够在语言教学、英汉互译和跨文化交流中灵活运用它们,尽量避免语用失误。

参考文献

[1] Fillmore Charles J.Towards a Theory of a Deixis.The PCCLLU Papers(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University of Hawaii)1971.219-241.

[2] Levinson S.C. Pragma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 M.A.K.Halliday & Ruqaiya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001.

[4] M.A.K. Halliday & Christian M.I.M. Matthiessen.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the 3rd edition)[M].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004.

[5] Zhao Shikai. 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Pronouns: a preliminary pragmatic analysis[A]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C].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6,185-194.

[6] 高航,严辰松.语用学在中国20年综述[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

[7]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8]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9] 彭宣维.英汉语篇综合对比[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0]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11]许余龙.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6,4:3-8.

[12]朱永生,严世清.系统功能语言学多维思考[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对比翻译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影响脚斗士与跆拳道运动项目发展因素的对比分析
中日两国胶囊旅馆业的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英国电影中“愤青”与“暴青”对比研究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