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之魂

2009-02-01 08:13王水荣
雕塑 2009年6期
关键词:大理石雕塑海洋

王水荣

提起澳大利亚的雕塑,大家也许有些陌生。但国内报道的迟滞,并不代表澳大利亚的雕塑状况就是没落的。恰恰相反,雕塑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日常生活的亮丽景观,在街道、广场、商厦、公园、码头,它都有力地存在着。不光是职业雕塑家,还有许多自学成才者,正是他们构筑了澳大利亚雕塑艺术的多样风情。作为澳大利亚雕塑学会主席的罗杰·麦克法兰(Roger McFarlane)就是其中富于探索性的实践者之一。

1948年,麦克法兰生于澳大利亚东海岸线上的港口城市纽卡斯尔。在离城不远的麦考瑞湖边,麦克法兰度过了他宁静的童年。湿润的海风、碧涛柔波、规律的潮汐,还有日复一日渔民的劳作,这些由海洋赋予的恩惠为麦克法兰日后的创作奠定了一种祥和的基调。同时,他也告诉我们,在童年时期,他是一个勤奋好读的孩子。就学期间,他迷恋书籍,在那里,他陶醉于考古学的奥秘中,也是在那里,他为古希腊罗马雕塑的魅力所吸引,埋下了日后成为雕塑家的种子。

不过在16岁那年,麦克法兰加入海上的贸易商队,开始了自己的海洋征程。此后,他在伦敦和自己心爱的纽卡斯尔姑娘桑德拉结婚,并开始在英国、苏格兰、瑞士等地辗转往复,从事着各种各样的职业。1970年代初,麦克法兰回到纽卡斯尔,并在BHP钢铁公司此类大企业中谋取一份不菲的薪金。此时,正值而立的他觉得现在是男儿拼搏立业的大好时候,恰好政府正在进行一项国家性的投资与培训计划。他提交了申请并在一家技术学院深造几年后,与自己的弟兄吉姆成立了一家制造业公司,经过25年的奋斗,该公司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南威尔士州矿产设备的龙头企业。

从沉迷于古希腊优雅雕塑形体的小男孩,到一名成功的矿业商人,麦克法兰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阴。一般来说,早已过不惑之年,一个人应该接受上天因他前半生努力耕耘而恩赐的果实,但是一些偶然的契机却触发了麦克法兰埋下的艺术种子。人生有入世和出世的两种价值,麦克法兰正朝着精神的那一面奔去。就在1989年后期,一家雕塑机构开设了专门针对企业人士的雕塑训练课程。他积极地参与进来,但这远远不够。因为在当时的澳大利亚,艺术家普遍使用青铜、钢铁等从事雕塑创作,而鲜有探索大理石材质的。而且,为了扩展雕塑的观念和深入对皂石和沙岩的运用,麦克法兰通过一家意大利咨询公司前往欧洲,以期获得大师们的教导。

1995年,麦克法兰进入意大利北部托斯卡纳地区彼得拉桑塔的帕拉工作室学习。彼得拉桑塔地区的帕拉工作室已经成功举行23届夏季雕塑工作坊。工作坊的老师大部分是本地土生土长的雕塑工匠,他们长期受到意大利古典雕塑氛围的熏陶,专门从事大理石的雕塑教学,有坚实的造型基础和把握能力。这也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来到这片阳光充足的古老土地。在这里,麦克法兰极大地深入了自己对大理石材质的认识,还强化了自己的对形体的把握能力。他对我们说:“从世界各地赶来的艺术家们聚集在这里,我们一起交流观念、切磋技艺。彼得拉桑塔是如此地具有启发性和创造性,在这些艺术品的周围,我彷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

经过十几年的潜心训练,麦克法兰形成了扎实的造型基础。2000年在朝鲜战争5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作为参与韩国国际雕塑论坛的20位国际艺术家代表之一,用自己的作品在釜山联合国雕塑纪念公园中诠释了和平的含义。在大理石台座上,放置着两块互相独立的不规则大理石体块,以圆弧线为主的钝拙体块似乎压向具有光滑斜边的三角形体块,但二者被三根突兀、暴力的钢铁器件分割成凸显张力的两个单独部分。整件作品具有抽象的简洁形态,在光洁的大理石材质中融入钢铁冷峻的触摸感,与雕塑纪念公园的环境相得益彰。观看的人们不难在枯索肃杀的冬日严霜中,感受着作品理性的冰凉,但又不无对于希望的期待。

麦克法兰的基本造型语言是属于抽象的。他的探索历程也符合澳大利亚雕塑的整体现状。可以说,在观念、装置大行其道的垒球当代艺术圈里,澳大利亚表现出了某种游离的姿态。尽管在近20年的雕塑创作中,艺术家们更多地注重具像造型的运用,但毋庸置疑的是,无论是公共雕塑,还是个人雕塑,其形态依旧是以抽象为主。这一点,不能不说是反映了澳大利哑其独特民族性的一个方面。由于是英联邦国家,这里的艺术乃至文化环境更多地接受了英国的影响,而对渡普运动以来美国的大众文化表现出某种迟钝。二战后,当美国如火如茶地进行波普艺术,德国倡导社会雕塑的概念,日本以物派的理念构筑文化本体时,影响澳大利亚雕塑界的两位核心人物却是亨利·摩尔(HenryMoore)和安东尼·卡洛(Anthony Caro)。尽管两者的雕塑理念有诸多差异,但他们对于形式感的本质认识却有一致性。安东尼·卡洛曾在伦敦圣马丁艺术学院授课,其间便有一些澳大利亚的本土艺术家接受了训练,如罗恩·罗伯斯通·斯旺(Ron Raberston-Swann)。

抽象,可以说是澳大利亚雕塑中的普遍语言。不光是个体艺术家,连大众普及雕塑教材,也奉摩尔为圭臬,有系统的抽象雕塑创作书籍。这种抽象雕塑也组成了麦克法兰艺术的主要面貌。在他最近的一组作品如《Diana of Benelong》《Lady in Red》中,他将音乐的元素灌注到作品中,使得作品充满了游丝般的韵味。麦克法兰自己认为,一件艺术作品如果得不到观众的互动,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失败的和无趣的。我对他的一个问题是,作为一件静态的抽象作品,以形式美感为审美价值核心,它如何产生与观者的互动。但当面对他的一件真实作品时,从大理石光滑的表面,还有连绵柔和的曲线中,我们会不由自主地生发出一种优雅的韵律感。我想,这种韵律的生成也正是雕塑家本人所要产生的互动吧。

优雅和冷静,是麦克法兰雕塑的审美核心,而抽象语言的娴熟运用则是组成这种审美价值的基石。如果我们深入到这种审美核心的深处,会发现构筑起麦克法兰以及其他雕塑家精神支柱的,仍然是澳大利亚独特的民族性。在麦克法兰的雕塑创作中,贯穿整个创作的有一个恒定的主题,那就是对于海洋的探索。其他一些艺术家,如近两年来被时常介绍的画家保罗·哈吉斯(PaulHaggith),在他对海滩边度假生活的回忆式描述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新的抽象形式的运用,也可以从中抽离出艺术家灵魂中的海洋根性;如玛丽昂·格扎德(Marea Gazzard)朴素古拙的雕塑造型中,我们也可以嗅出海洋深处散发出的沉睡很久的生命力。而在麦克法兰的创作中,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海洋之子,海洋的主题也无处不在。如《女猎人狄安娜》(Diana theHuntress),其灵感便是得源于悉尼歌剧院的形体。女猎人弧线优美的弓同时也激发了这座歌剧院的设计,它既结合了弓的造型,又提炼出海浪的形状。无疑,在麦克法兰的这件雕塑作品中,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于澳大利亚海洋文化的深刻认识。

从麦克法兰那里,我们看到了澳大利亚的一面。现实似乎是这样,作为一个被大洋隔离的国家,澳大利亚走在了全球当代艺术的后面,用保守的形式语言从事艺术的创作。但这只是表象。这种表象是建立在对澳大利亚文化模糊认识上的,是有偏差的意识。正是因为这种温暖、柔和却又博大、深沉的海洋文化,造就了澳大利亚雕塑中优雅却不失沉着的一面。而在雕塑语言的选取中,抽象则恰如其分地成为这种海洋文化的表征。它似乎总是慢半拍,打的却是最有条不紊的拍子,正如麦克法兰的雕塑,其间随着视线的游移,大理石无暇的表面总有某种古典音乐的旋律响起。这种音乐应该就是谱写澳大利亚艺术的绚丽篇章吧!

猜你喜欢
大理石雕塑海洋
巨型雕塑
大理石
我的破烂雕塑
Taj Mahal
大理石是室内主要致癌物
写实雕塑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指甲油X水DIY大理石纹印染大放异彩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