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莉
【摘要】 通过分析目前农村金融和各级财政支农政策的现状与问题,得出农村金融中资金供求失衡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国外两种金融模式的比较,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建议及各级财政惠农政策与金融机构对接的方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财政支农政策;金融体系
一、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与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中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宋连升(2008)认为,尽管如此,重新审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分工不明晰、结构不合理、效益不理想”等问题凸现,引发了社会对农村金融体系的不信任,引起了理论界、实务界和决策层的广泛关注。
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2007)和张进生(2008)认为,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制约,侧重对工业扶持,财政反哺农业不足等原因,致使农村资金需求与实际投入量存在更大的金融缺口,使得我国的农村金融成为整个金融体系的瓶颈和 “短板”,难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需要,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多层次发展的需要,难以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张进生(2008)对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作了如下概括:(1)三农的自身弱质及财政反哺农业不足;(2)支农的金融主体缺失,农村资金严重外流。
长期以来,有限的财政性农业投资资源存在投资主体错位、投资结构缺乏效率、投入方式不尽合理的弊端。加强优化我国财政性农业投资的结构,较好地匹配财政性农业投资各项事权的投入主体,是关系到财政性农业投资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问题。
二、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刘元浩(2008)提出:改进农村金融根本出路在于建立更加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
宋三旭(2007)提出了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主要措施:(1)创新机制,形成有序的金融分层;(2)创新业务,形成品种多样化格局;一是大力推行创新贷款;二是积极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三是建立完善利率定价机制。(3)创新服务,形成手段和方式的“繁荣”;(4)创新外部环境,形成良好的协作局面。
关于我国的财政支农政策和金融服务创新,许锡龙(2008)提出了以下对策:(1)高度重视财政支农配套金融服务工作;(2)树立“合作共赢”支农理念。(3)创新面向“三农”业务运作模式;(4)抓紧研究制定财政支农配套金融服务方案。
赵瑞芬,王俊岭(2007)研究了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完善与整合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建议:(1)稳定农业投入政策,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2)改革农业补贴政策;(3)利用好财政贴息政策;整合农业税收政策;(4)加强财政扶贫开发的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吴琦(2008)从造成中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出发,通过日本,菲律宾农村金融改革模式的对比,揭示出适应中国农村经济的金融模式。她认为在机构组织建设方面,我国应采用“纵向联系”机制组织,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解决农村金融供给的割据格局。根据农村的实际金融需求,在需求较多的西部地区增设金融机构的营业网点或建立新型金融机构。鼓励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兼并和重组、参股现有农村金融机构,适度设立多种所有制银行机构。借鉴日本三层机构之间的这种经济联系,实现合作金融机构的良性发展。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大对农村信用社的支持力度,财税上继续扶持农村金融,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要允许和鼓励小额个人信贷机构的生存。在法律保护方面,应尽快研究和制定《合作金融法》、《合作银行法》、《农村信用社法》等,并把立法工作提上改革的重心日程。全国性和区域性的行业自律组织和专门的审计机构也应加快成立。
三、评述
发展经济学理论证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有效的金融支持。通过建立资金回流机制,引导资金合理流动以及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创新金融组织形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风险是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措施,应该发挥政府的作用,发挥合作化、政策化以及商业化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作用,尤其是要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拓宽,不仅仅局限于粮棉油资金的回收上,引导邮政储蓄资金的支农化,发挥省管县,县管乡的财政管理体制。将财政支农资金合理高效地分配和利用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开发等方面,转变政府以前对农业的流通领域和生产领域的财政投资,逐渐引导和扩大对农业的直接投资。
对于一个有效的农村金融体系而言,没有一个单一的模式可以遵循。最适合的模式取决于目标卡客户的需求和其社会的经济特征。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应以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为导向,来构建符合农村经济主体需要的农村金融体系。
参考文献
[1]刘元浩.《关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建议》.《时代金融》.2007(3 )
[2]张进生.《深入探讨农村金融缺口问题》.《商场现代化》.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