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成林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逐渐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独特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和表现内涵。
一、藏族舞蹈在藏族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我们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历史上是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艺术中的地位的。
在藏族传统文化古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类,这就充分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的范畴,并形成具有较为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数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我们不难看到,在众多舞蹈论述中,《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
藏文古籍《知识总汇》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的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出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得如此精辟,充分说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的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活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得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心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已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情感,将“形、声、情”和谐地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征。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自乐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
值得注意并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沿袭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的论述,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反复查阅相关资料表明,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婆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的实践逐增至九种。这几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舞蹈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出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二、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
历史发展进程中每一个民族都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一整套反映民族生活、思想情感并具有一定审美特征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舞蹈艺术则是每个民族开创时间最早、历史延续时间最长,也是每个民族历史发展中最具有代表性、最具有民族特色、最能反映民族性格和审美情趣的一门艺术。任何一个民族或部落的人们,当听到他们最熟悉的音乐或舞步声时,都会情不自禁地产生兴奋情绪,并传达给身体各个部位或关节,随着音乐和舞律的起伏变化,身体便不由自主地舞动起来。这就是这个群体审美意识的一种本能的具体表现。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族风格的不同,又形成了具有民族和地方特征的风格。如不同地区的舞蹈,动作的力度、软度、开度、幅度和舞律都有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人的下肢,而上身的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小;有的地区舞蹈以大动为美,有的地区则以含蓄舞动为美。正是诸多舞蹈风格中蕴藏着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特征,才成就了今天民族文化艺术园圃中的争奇斗艳和百花齐放。
审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诸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能动反映,一般称之为“美感”。美感中包含着审美意识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种表现形态,如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感受等等。同时还包含欣赏活动或创作活动中的特殊的审美心理现象。如前所述,藏民族在历史上已形成了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体系。但这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舞蹈理论与舞蹈美学有着紧密联系,但绝不能同等看待。舞蹈理论是解决什么是舞蹈、怎样舞蹈的问题。而舞蹈美学则解决舞蹈的身韵、姿态、动作、节奏和如何表达情感、体会美感的问题。藏族舞蹈有其共性的审美特征,但是由于人们居住的地理环境差异、方言差异、服饰差异、宗教影响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藏民族的舞蹈有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众多民族民间舞蹈,有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卡尔歌舞,也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众多门派的藏戏舞蹈。以上舞种虽表现形式和手法各不相同,但舞蹈的基本身韵、动作、姿态和技巧都很相近,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节奏风格比较相仿,在服饰方面除宽、肥、瘦及色彩的区别外,样式也基本相同。另外,它们以圆圈舞为主的跳法也很相似。因此,相似或相近的身韵是形成藏族舞蹈美学特征的“根”,是相对稳定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
藏族古籍《智者入门》中把《舞蹈艺技九》变成为《诗歌写作九》,要求诗歌写作者用诗写出舞蹈者的身姿、韵律和丰富情感。同样,以姿促情,使藏族舞蹈富有生命力和激情。在藏族歌谣中唱到要跳舞“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要跳“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的“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就像萨班·贡嘎尖参的书中所述“人们梳妆打扮,人们歌舞欢畅,那里没有悲伤,圣神的音乐至高无上”。这就是藏族对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也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
藏族舞蹈还与地域、时间、年龄、男女等不同对象各自有不同的舞姿和舞律,如前藏人的舞蹈,活泼有力,热情典雅,柔和敏捷,具有浓厚的纯农区和城镇市民特色;后藏人的舞蹈,奔放潇洒,在“扎念”琴的伴奏下步法灵巧、多变,充分展示着西部高寒人的性格特征。阿里地区的舞蹈,有着典雅稳健的舞步,优美自如的舞姿,充分体现着古家雄文化的韵味。而康巴人的舞蹈,威武粗犷、豪放潇洒、矫健雄姿,充分展现着康巴人的气质特征。
关于藏族舞蹈的形态美,除藏文古籍中有大量记载外,在民间谚语和歌谣中也有许多记述。如《中国歌谣集——西藏卷“打开歌门”》章节中就记录了大量的传唱舞蹈者身姿的歌谣。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藏族舞蹈的基本审美特征。如:林芝地区果谐“祝歌舞者门面三层高”中唱到:“胸部是锅庄的仓库,今晚要打开仓库门,胳膊是卓舞的翅膀,今日我要炫耀翼力,腰部是歌舞摇摆处,今日我要放松放松,膝盖是锅庄的风轮,今日我要转动转动,双脚是锅庄的滚球,今日我要滚一滚它。”
对舞蹈者的形体要求,工珠·云登加措在《知识总汇》书中讲道: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动作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通要求英姿雄壮……从以上舞蹈时对人体各部位提出的基本要求不难看出,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形体美、韵律美,动作的和谐运用是舞蹈美的基本特征。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膝、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及统一运用。众多藏族古老民歌中关于具体形体要求的歌词和古籍的理论如此一致,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对舞者形态、舞姿的共同审美感受。
上述关于舞蹈形态的要求不是空泛的,脱离实际的,而是至今保留在众多的藏族舞蹈中。如“热巴舞”、昌都“果卓”定日、“果谐”、贡布“箭舞”等舞蹈中,男子舞者的上身动作非常讲究,不论手持道具与否,其上身动作像雄狮,威武雄壮,有高原人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以战胜一切艰难险恶环境的信念。而女子舞者的动作则含蓄典雅,给人以健康和优美的感觉。与此同时,“果卓”、“果谐”等不少舞蹈中男女舞者的前胸或上身动作稍向前俯,这一现象除了与服装的肥厚、装饰物等有关外,从舞蹈学的角度分析,向前微俯与动作的大小、强弱、高低对比关系密切。
在藏族舞蹈中用腰动作非常丰富,不管男性还是女性舞蹈者,对于“妖娆”的腰、“摇摆”的腰运用的非常讲究,不管是以脚的点子为主的“堆谐”,还是讲究线条富有动感“谐”,腰部轻软摇摆,在似动非动中充分展现人体的线条美。女子的腰部动作在“热巴舞”和牧区“果卓”中表现得非常丰富。她们的各种翻身动作,侧腰、下后腰动作都把用腰做到了最佳状态。“妖娆”的腰部动作是藏族舞蹈突出的一个审美特征。另外,在民谣和古籍中,认为“膝窝”、“膝盖”是最灵处,“腰颤动”并被形容为“风轮”、“轮子”。藏族众多舞蹈的“膝盖”动作的确是一个最具有典型的地方和民族特色的动作之一,也是最能表现内心情感和舞蹈动感的表现手法之一。如桑杰加措《四部医典琉璃注解》木刻版中述:“往事如同语言一样,用形态表达各种语言的歌舞剧,它主要靠舞蹈者手、头的各种变化如卷羊毛时手的动作反复多次后,形成优美、迷人的舞。”可见,双手的动作在藏族舞蹈中尤为重要。从对双手的基本要求看,除灵活多变外,手势还要如同“莲花印”,即双手要像盛开的莲花瓣,要有层次地旋转,在旋转中产生优美的想象。我们在观看欣赏藏族不同风格的舞蹈时会发现,其双手的动作是非常丰富的,极富有活力。双手动作在藏舞包括藏戏舞蹈中已经演化成千姿百态的舞蹈语汇,如藏戏舞蹈中的手势与戏剧语汇融为一体,成为藏戏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法。同样,在羌姆舞蹈中不少舞蹈靠手势动作来展示内容,如“热巴舞”中的“颤肩舞”、“果谐”中的双手前后甩动和胸前划摆。至于“手镯舞”中海螺手镯舞的手势动作就更加丰富。藏戏舞和羌姆舞中很多手势动作直接反映生活。随着剧情、节奏的变化手势动作也跟着变化。双手始终随舞蹈内容变化而舞动。并为升华情感需要而创新、发展,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民谣和古籍中都提到“双脚是锅庄的”“滚球”,“双脚是舞轮”、“脚下没有刺”、“脚步脚尖要灵活”,脚是舞蹈跳动、踏节的关键。要求舞者的脚像“轮子”、“滚球”般的灵活多变。如果说手势动作是“噶尔”歌舞,脚部动作则是“卓”舞蹈,手舞足蹈就形成了舞蹈。舞蹈时要如同“脚下无刺”,踏着强有力的节奏舞起来。藏族舞蹈的双脚动作灵活轻巧、节奏鲜明、脚步热烈而整齐,如踢踏舞步活泼、清爽,踏出的节奏热烈欢快,坚强有力而轻重分明;“果谐”舞步是典型的集体舞步,舞蹈充满了劳动气息,在粗犷昂扬的歌声中步伐整齐而极富生命的张力;昌都果卓的“亚巴舞”步,虽没有音乐,但音乐产生在双脚有力的跺踏声中,一种振天声响回荡在舞场上空。
此外,民谣和古籍中还谈到头部动作,“头是舞的摇晃处”,“做右手势动作和向右行进时头向左看。左动作要反姿,做下面动作时向前看”。从中不难看出不少藏舞的规范程度和形体和谐运用的美学特征。藏舞中的头部动作也是非常丰富,有绕头舞、甩头鞭舞、前后甩动舞、左右甩动舞等。这些都是舞蹈内容与形体变化紧密结合具有独特头部动作的舞蹈。
以上分别针对舞蹈者各种形体部位在舞蹈中的舞姿运用作了简要论述,至于舞蹈者的“全身姿态要柔软”、“体态轻捷如身无肉、舞姿柔软如腰上无骨,从背影看好像没有臀部,从前面看好像无腰肚”,男性“普遍要求英姿雄壮”。这些要求从当时看可能属于理想化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审美愿望符合舞蹈艺术的基本要求,体现了先人们讲究匀称的美学思想。形体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工具,那么怎样的形体才算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要求。那么,从藏文古籍和歌谣中反映出来的对舞者的形体要求就体现着藏民族的审美意识,同样也是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
除了以上舞蹈形态动作的审美特征外,用“比喻”的手法创作舞蹈也是藏族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美学特征。“藏文舞谱”就有一条用“比喻”的方法创造舞姿的论述,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丰富人的想象,从而产生美的联想。如“雄狮抖搂绿鬃在火中燃烧”、“大鹏展翅飞翔”。正如昌都果卓中所唱:虽不是鹿生的小鹿,要学会鹿卧地美姿;虽不是鹰生的小鹰,要学会鹰展翅飞翔,虽不是鱼生的小鱼,要学会水中鱼尾闪耀;虽不是狮生的小狮,要学会雄狮骄姿。”还有日喀则歌谣中“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舞姿中还有众多列举,如“走马步”、“野马跑”、“鱼穿梭”、“雀开屏”等等。
目前,藏族舞蹈中动作名称沿用动物姿态的比较多,但完全模仿动物姿态而保留的比较少,这是因为动作向更加舞蹈化方面发展的缘故。总之,“比喻”的手法丰富了藏族的舞蹈,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
综上所述,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藏族舞蹈不仅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 我们要认真研究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使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舞蹈艺术的独特功效,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 .中册(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
[2]桑杰加措.四部医典琉璃注解[Z] .木刻版(藏文).
[3]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 .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
[4]王朝闻.美学概论[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智者入门[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版.
[6]萨班·贡嘎坚参.乐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
[7]中国歌谣集——西藏卷[C].“打开歌门”章节第8页,1989年版.
(作者单位: 黄南州尖扎县文化文物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