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荣 陈芝芳
摘要:介绍了蓟县城关镇的农村财务管理经验,即实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落实制度,规范管理行为;健全机制,强化民主监督;稳定财会队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等措施。
关键词: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09.06.028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Rural Financial Standard Management——TakeChengguan Town of Jixian County for Example
WANG Xiu-rong1,CHEN Zhi-fang2
(1.Tianjin Jixian County Yuyang Town Nongjing Station,Jixian County 301900,China;2.Tianjin Baodi District Agricultural Bureau Nongjing Station,Baodi 301800,China)
Abstract:Experiences on 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Jixian county Chengguan town were introduced; it include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clearing lines of responsibility; implementing the institution, standardizing the management behavior, perfecting the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th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firming the accounting team, improving the level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so on.
Key words:rural; financial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近几年来,为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蓟县城关镇政府从健全管理机制、强化监督职能入手,不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把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1.1健全组织,理顺管理体制
蓟县城关镇镇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主管农经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农经、财政、纪检等部门参加的农村财务管理领导小组,并责成农经站具体负责全镇的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全镇70个村,全部建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委会主任和民主理财小组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财务管理领导小组,另外,还建立健全了由3~5人组成的民主理财小组。目前,全镇共有民主理财成员285人,为村级民主理财工作奠定了基础。
1.2会议推动,强化指导
为不断加大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力度,每年至少要召开1次由镇村干部及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参加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并根据每个村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工作重点。几年来,先后召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会议15次,培训镇村财会人员2 000多人次。
1.3明确责任,分级负责
为切实规范村级财务管理行为,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城关镇党委、政府将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纳入了年终考核责任制,同村干部的工资奖金挂钩。凡因财务管理不到位出现问题,造成群众集体上访的,要扣除村干部年终全部奖金;凡因村会计把关不严出现问题,给集体造成损失的,要给予村干部相应的处罚直至予以撤换。几年来,由于措施得力,全镇没有出现一起因村级财务管理不到位而引发的群众集体上访,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2落实制度,规范管理行为
为不断加大村级财务管理的力度,城关镇政府重点落实了以下3项管理制度。
(1)备用金制度。村级财务“双代管”后,村级收入由村会计负责收缴,开收据后将款交到镇农经站,实行专户储存。农经站再根据各村大小和业务量的多少,逐村核定备用金数额。集体开支从备用金中列支,特殊情况需超出备用金限额的,要提出书面申请,经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共同签字后,报主管镇长审批。同时,在备用金的使用上做到了“五不准”,即集体资金不准私自外借,不准公款私存,不准“白条”顶库,不准私设“小金库”,不准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担保抵押。
(2)建立收入台账制度。为切实解决村级财务“双代管”后出现的坐收坐支问题,我们根据各村年度生产经营、各业承包及上级拨款情况,将收入项目、金额及兑现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起村级收入台账,随时掌握村级收入状况。对于村级大额收入或上级专项拨款,镇农经站派专人亲自到场办理收款手续,确保集体资金及时入库。
(3)票据进账制度。为切实规范村级进账票据,防止不合格票据进账,村级收入全部使用“天津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用统一收据”,并加盖上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专用章;村级开支全部使用税务发票。数额较大的外购物品,不仅要使用税务发票,而且要附上明细表;干部工资、奖金、人工费等自制票据要分类造表,列出全部项目,经办人、支领人、审批人签字盖章;修路、打井办电等大型开支,工程完工后要使用正式税务发票,并附有工程竣工结算表(包括协议、批文、预算),经主管镇长审核批准后报农经站入账。几年来,由于镇政府较好地落实了村级票据进账制度,不仅统一了村级财务的进账票据,而且规范了村干部的行为,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健全机制,强化民主监督
村级财务“双代管”前,由于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村干部实施有效的监督,造成村级财务手续不严,监督乏力,群众信访连年不断,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此,镇政府实行了村级财务“双代管”,并建立健全了财务公开与民主监督机制。
3.1统一公开时间
为确保村级财务公开、健康、有序地进行,规定每月1—5日为村级财务公开日,保证“雷打不动”。同时,规范了财务公开程序。首先是张榜公开,村级报账后,农经站的主管村级财务的会计将村级收支情况逐笔抄到“财务公开榜”上,并与村会计一起张贴到村财务公开专栏,拍照后与报账单据一并存档;其次是网上公开,村级财务张榜公开后,立即进行网上公开,切实接受群众监督。
3.2规范公开内容
村级开支无论数额大小,一律按时间发生顺序公布到原始票据;村里的各业承包收入按项目分类公布到名下。并统一确定了7项公开内容:(1)公开村级收入,防止坐收坐支;(2)公开支出去向,看支出是否合理;(3)公开合同兑现情况,督促承包者按时兑现承包费;(4)公开干部报酬,防止多支冒领;(5)公开修路、建校等工程预算,杜绝“暗箱操作”;(6)公开债权债务,亮明集体家底;(7)公开资产管理使用情况,防止集体资产丢失和损坏。
3.3开展专项审计
为切实加大对村级财务的监督力度,我们每年对村级财务状况进行一次常规审计;农村建校、修路及各类专项款的使用情况则进行专项审计;村级主要干部和财会人员辞职、免职或换届前进行村干部任期责任审计。并统一确定了村级财务审计内容:(1)审计资产,核实集体资产存量,摸清管理使用情况,解决好资产登记不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2)审计账目,看账簿如何设置、会计操作是否规范,解决好账目混乱、记账不及时的问题;(3)审计收支,看收入是否足额及时入库,支出是否合理,手续是否完备,解决好管理不严、“白条”顶库、坐收坐支的问题;(4)审计债权债务,摸清集体应收、应付及农户往来情况,解决好村干部借支挪用、农户往来久拖不清和集体债务沉重的问题;(5)审计合同,看土地及各类承包合同的签订、兑现情况,解决好承包费兑现不及时和承包合同签订不公开、不合理的问题。
4稳定财会队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镇政府从稳定村级财会队伍入手,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把年富力强、文化水平较高、事业心强、组织信任、群众满意的同志选拔到村财务队伍中来,对村级财会人员实行了聘任制。全镇共有70个村全部实行了聘任制,聘期3年。聘期内不得对财会人员随意撤换,确需调整的,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报请镇农经站批准。聘任制既解决了村级财会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又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素质。目前,全镇村级财会人员平均年龄不足50岁,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有56人,占全部财会人员总数的80%。为了进一步提高财会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镇政府加大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制定了上站学习制度,将每月25日定为村会计上站学习日。这样做既学习了时事政治及有关政策法规,提高了财会人员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又学习了财会业务知识,研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相互交流管理经验,提高了自身业务素质。同时还强化了会计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考评审议制度、上岗证年检制度、培训教育制度等。另外,还制定了会计持证上岗的办法,全面推行了会计持证上岗,营造出了求真务实、崇尚实干、争优创先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福英,李荣菊.浅谈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农业,2009(9):50-51.
[2] 许国读.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村科技,2009(16):6.
[3] 郭美爱.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基层财务管理[J].现代农业科学,2008(10):139-140.
[4] 张敏.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及对策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15):349-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