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卿
阎崇年在他所著的《明亡清兴六十年》一书中谈到明朝大将袁崇焕时说“有大功于国家、民族和社稷”,“为保卫国家、民族、社稷的利益而死”。其实,这里的“社稷”和“国家”是同义词。
在古汉语中,“国家”是“国”与“家”的合称,诸侯的封地称“国”,大夫的封地称“家”。在现代汉语中,“国家”不再分开解释,就指某一领土上政府与人民的共同体。
“社稷”原本是指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社,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土和谷都是人们生存离不开的,所以要祭祀。古代封建王朝建立时必先立祭祀的场所,灭了别的国家时,也要把那祭祀社稷的场所毁掉,所以社稷也就成了国家政权的标志。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礼记·檀弓下》:“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卫社稷”也就是保卫国家。从古到今,以“社稷”为“国家”的例子数不胜数。
既然“社稷”就是指“国家”,二者意义相同,就没有必要把它们并列在一起使用了。
(作者地址:山东莱阳市柏林庄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