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慧
11岁留学、26岁当上副教授、33岁任苹果公司副总裁,接着是微软全球副总裁、谷歌中国创始人……还有,美国总统奥巴马是他的大学同学。
如今的他,褪去了笼罩在身上的诸多光环,回归到一个本真状态。李开复,这个在全球范围内鼎鼎大名的华人,现在宣布自己从此开始要“投资梦想”!
他希望通过自己设立的“创新工场”,一年把100个梦想,转化为20个构思,其中10个成为项目,最终孵化出3至5家成熟公司。
“打工仔”华丽抽身
李开复不再替人打工,“知天命”的他要自己做老板。
9月4日,一度被称为“国内最昂贵的职业经理人”的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博士宣布告别谷歌。一时间引来媒体纷纷报道,其热烈程度已超过了4年前因为争夺李开复博士而引发的两家全球最大的IT公司——微软和谷歌的那场世纪官司。
在一个充满悬念的周末过后,9月7日,李开复揭开其创业公司“创新工场”的神秘面纱。
李开复作出创业选择,过程并不容易。
谷歌每年有上千万的薪酬,而自己创业,就不能拿到很高的薪水。另外,创业的风险也显而易见。由于中国的本土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不可能像美国的成熟公司那样投入大量的科技创新资金,甚至来不及等到这些创新区引领科技发展,“企业死掉”怎么办,成为这批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企业家难以言及的痛苦。
“我随心动”,李开复如是解释跳槽原因。
在他的个人博客,有《再见,谷歌》一文,用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名言作为结束:“最重要的,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新模式填国内空白
“等于是一个‘天使投资+创新产品构建的模式。”李开复称,“创新工场”将立足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这几个信息产业最热门的领域作为创业起点。
天使投资在中国是个新鲜事物,然而在美国它却有上百年的历史。
它起源于19世纪,通常指自由投资者或非正式风险投资机构对原创项目或小型初创企业进行的一次性的前期投资,他们和机构风险投资一起构成了美国的风险投资产业。
投资界曾有这样一个形象比喻,风险投资是看一盘菜,这盘菜好买单拿下,不好就不要了。而成熟的天使投资人会说,这盘菜不错,但是大厨不好,我们找一个大厨,或者说大厨不错,菜不是那样的,我们再烧一烧。
天使投资是支持美国早期创业和创新的主要支柱。美国目前的天使投资,一般占风险投资的40%至50%。李开复服役的目前市值已达1450亿美元的谷歌,11年前,当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仅有企业创意、公司还没有成立的时候,就得到了天使投资人Andy Bechtolsheim提供的10万美元支票。这也是美国的硅谷之所以具有创新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下属的创业研究中心一份报告表明,2008年,美国共有26万多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他们为55480个创业企业,提供了总额为192亿美元的投资。
相比之下,虽然风险投资在中国已经做得风生水起,但天使投资却身影寥寥。
李开复表示,“创新工场”的诞生就是要填补国内天使投资领域的空白,运作模式与一般天使投资人向初期的创业公司投资不同,而是甄选出最优秀的创业者、工程师,让他们开创出最有商业价值的项目,加以市场运营,当项目成熟后,剥离母公司成为独立子公司,直至最后上市或被收购。
任何领域均获成功
李开复1961年出生于台湾,母亲在43岁高龄时生下他前,被医生数次劝阻。因为医生透露,如此高龄的产妇很可能生下白痴。
但李开复还是出生了,与之前的预测完全不同,这个孩子极度喜欢恶作剧。他把家里所有的钟表调慢一小时以便晚上床睡觉,把邻居池塘里的水放干以证实邻居池塘里有没有100条鱼……这一切母亲都只是报以宽容的一笑。但是她不能允许的是孩子傲慢和目中无人。当5岁的李开复得意洋洋地对邻居阿姨表示“上小学以后就没有见过99分”后,母亲不允许这样的狂放存在于孩子身上,有史以来第一次打了开复。母亲告诉他,“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改掉骄傲的毛病。自夸是要不得的。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母亲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做人的道理告诉开复。这一次强烈的记忆,使得开复懂得如何在谦虚和自信中保持平衡,而不会在自卑或自负中跌倒。
李开复以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以后,顺利进入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就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在读博士之前,他的系主任Haberman就告诉他,读博士的目的,就是要做出世界上一流的博士论文,至少在本领域是世界顶尖的。这句话让李开复十分震撼。然而,下面一句话,让他受益更深,Haberman说,“做出一流的博士论文,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而是你在读博士的过程中,获得一种思考的方法,而这种方法将使你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顶尖的成功!”而李开复的努力证实了这种说法。李开复关于统计学方法做出的语音识别博士论文至今还是语音识别产品的理论基础。而李开复也在博士生涯中,学会了解决问题,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什么是成功?是否拥有了名利就算成功。对此,李开复回答,你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留下多少。当他的一个同事赚够了钱而发现失去人生目标时,才意识到,人生的价值在于贡献,和对他人的影响。
李开复曾经有过一个独特的梦想,就是在中国创建一所一流的,有世界影响力的私立大学。他甚至身体力行地为此多方奔走。最终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另外的方式实践梦想。他说:“我不能改变教育,但是我可以帮助学生。”他给中国的大学生写信,写书,办了“我学网”,每年面对十万学生做演讲。他说,曾经想过自己的墓志铭应该有科学家或者企业家的注脚。但现在只想那上面有热心教育者的字样,这会让他感到内心的温暖。
(李月荐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