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伦
摘要:在新闻作品的写作与创作过程中,文学欣赏能力的培养与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不仅能培养创作者的语言写作能力及文学欣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创作者塑造独特个性、培养文化宽容精神并能创作出既贴近生活又能反映当代社会风貌的优秀新闻作品。文化素质的培养与教育需要一个过程。即对文学作品的长期研读与熏陶有助于培养新闻工作者的优良品质、儒雅风格、高雅气质,提高鉴赏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应对全珠化的机遇和挑战,顺应时代发展对新闻工作者的新需要。这在当今时代对新闻事业的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闻文化培养
新闻作品欣赏能力的培养来源于自身的文化素质,而文化素质的培养并不等同于文学教育。文学教育的宗旨是提高人的总体素质,而文学教学则是一项具体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通过文学作品的耳濡目染,使学习者在人文素质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从感性的层面来看,文学是一个美妙绝伦的童话世界。身临其中,人们会陶醉、会流连忘返。文学的魅力令人如醉如痴。一首诗、一篇优美的散文、一部精彩的小说都能震撼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文学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在《娇女》里所表达的黑人强烈渴望讲述自己故事的愿望:剥夺讲述故事的权利就等于剥夺生命,甚至比剥夺生命更糟糕。讲述人类自己的故事自人类诞生之日起就成了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和基本权利,它与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文学是我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健全人格的一部分,更是新闻工作者生命和为之奋斗的一部分。
对于有目的培养自身文化素质的学习者,接受文学教育应是既不同于语言教育,又与语言教育遥相呼应、互为依托的两个重要方面。语言教育具有极强的工具性特征,它赋予学习者“生存”、“谋生”之本领,它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显,因此受到学习者的普遍认可。而文学的学习旨在培养学习者的“只可意会不可言说”的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文学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即使发挥作用,也不会“立竿见影”,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浸润”与“渗透”。另外,由于当今社会人们“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普遍心理,致使文学教育受到忽视。甚至饱受冷落。但是,就个人的长远发展和民族的长远利益来看,文学教育的价值是怎样估计也不会过高,是一项费时、费力、不易见成效的、极其艰苦卓绝的工作,但同时又是一项意义深远全面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人文工程,也是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首先,文学教育不仅能培养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包括辨别分析能力、批判能力和选择能力,而且能培养学习者的想象能力。包括举一反三的能力、从有限推知无限的能力以及从可见事物想象不可见事物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创造能力,包括富有创造性地、灵活地解决问题。这应该是新闻创作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目标。
其次,文学教育可以培养学习者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品位与健全的人格。优秀文学作品长期潜移默化的陶冶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滋养,必然会提高学习者的总体素养和审美情趣,使学习者逐渐成长为“有品位”、“有情趣”、“有鉴赏力”的人。正如余秋雨所指出的:“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的升值,才会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文学艺术的修养对于人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没有它人生就会黯然失色,而对于具有良好文学艺术修养的人来说,他的人生则更加丰富多彩,文学艺术的永恒性和深远性可以贯穿人类历史,而且还将穿越漫长的未来岁月。可见文学艺术对于个人与社会群体都是不可或缺的、具有终极性的目的之特点。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先从语义层面,即基础的层面。过渡到语篇层面,是从欣赏开始阶段渐渐进入佳境,这只能是个过渡,真正的主体部分是审美层面。只有到了这一层面。才达到了文学欣赏的极致,才能说是真正的文学欣赏者,才可以“登堂入室”,达到审美境界。审美层面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具有“无限可能性”,因为语言之美就是开放的,具有无限性。
再次,文学教育还能培养学习者的文化宽容精神。文学作品所反映的是文化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由于文化的差异,所以在文学文本的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培养学习者自身的“文化多样性”的意识,开阔他们的胸襟、增强他们的想象力、增加对他人的理解。通过文学教育研习异域文化、领略异域文化风采,从而达到开阔视野、培养文化宽容精神的目的。
总之,文学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久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精心选材,使自身的文化知识和阅读水平有所提高,而且还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自身的审美能力。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化的差异有所了解,并培养自身的“整体阅读”意识和习惯,使得文学的学习和文化的渗透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领略到了多样文化的多彩与绚烂,而且更好地拓展了作为新闻工作者的人文素质,增强了自身的思辨能力、作品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打下了良好的坚实基础。(本文为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098209)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