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 婉
他被英国《世界名人辞典)以及美国世界传记研究院的<500位有影响的领导,人物>等多部权威辞书收录,访学于莫扎特的故乡,受邀担任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客席教授,《钢琴艺术>杂志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现代音乐学会副会长和东方音乐协会、日本音乐研究会会员,现任教于中国上海音乐学院。他的经历丰富多彩,在中国和世界数十个城市举行钢琴独奏音乐会,在多次音乐创作比赛中获奖。他一身三任:作为作曲家,他担任博士生导师;作为钢琴家,他的学生在国内国际舞台上频频获奖:作为教育家,他曾长时间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将传道授业为己任,在学者、演奏家、教育家之间切换着自己不同的人生角色。他就是我们本期封面人物,担任《琴童>近十年的专家顾问赵晓生教授。
东方诗情乐恩渊源
上世纪80年代创刊的《音乐爱好者》杂志曾详细记述了赵晓生教授海外学习的经历,赵教授回国后迸发出用之不尽的工作激情,“疯狂”实践在钢琴演奏和教学的舞台上。然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作曲家的他除了带学生以外,更是笔耕不辍,构建着中国作曲教学理论以完成自己多年心中的梦想。
在长达40年的高等教育实践过程中,赵晓生教授在继承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同时,深入研究当代音乐作曲理论及应用的问题,发表文章数百篇,《钢琴艺术》杂志曾数年连载他的著作《钢琴演奏之道》和《琴禅》,为如火如荼的中国钢琴热送来了理性的思考和方法,影响了整个钢琴教育界。作品《太极》荣获1987年“中西杯”上海国际中国作品创作比赛一等奖,成为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指定的中国作品之一。作品完整呈示了“六十四音集”由纯阴按卦位变化逐步发展到纯阳又逐步发展到纯阴的过程。空旷的音响,由弱而强,由疏而密,由慢而快,由松而紧,达到震天撼地的高潮后又逐渐归于沉寂,体现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理。赵晓生教授运用西方现代作曲理论的形式和技法,抒发飘逸玄妙的东方心性,极具个性的创作风格使之成为闻名当代乐坛的作曲大师。他个人有一个号称“大狮子”的和读者互动的邮箱,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大狮子”即威猛富有活力——大诗人——大师也。这个邮箱有数十页数百条与读者互动的记录,幽默简洁,回复及时,胸怀坦荡,表现了赵晓生教授不仅是一位融贯中西的跨界艺术家,还是一位电视音乐艺术节目、教育节目的优秀创造者参与者,熟悉现代传播手段以及与各界都没有距离的可敬、可爱的老师。
音者有魂乐者依心
赵晓生教授十分擅长即兴创作并演奏。在他录制《中国钢琴家》个人专辑时曾写下了这样的诗句:“音者有魂,乐者依心,音由心出,是为至乐。”他这样阐述诗的意义:每一个音都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每一个音都有它的灵魂。每一首音乐作品都是~个活生生的生命体。音乐在生命之产生、成长、发展、壮大、体验、死亡的过程中展现。音乐本质上依心而生,依心而出,依心而入。音由心出而生“意”,没有“心”的“音”是没有“意”的。一切的意思、意象、意境、意义皆由是而发,如此方能产生“至乐”,即最好的音乐,亦即最大的快乐。
作为钢琴家的赵晓生教授从没有离开过舞台,他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校长时更是强调每一位任课老师一定要上台演奏,积极参与表演实践。《中国钢琴家》赵晓生专辑共录制了两张碟片,收录了艺术家三类不同性质的钢琴音乐:第一类是根据民间乐器的传统器乐改编的,如《冀北笛音》这首曲子根据笛子传统乐曲《五梆子》改编,在钢琴上演奏出各种打音、滑音、倚音、颤音等,独具民族神韵的装饰音情趣生动,意境悠远i《琴韵》是一首十分受人称道的乐曲。钢琴家纯粹运用黑键,将钢琴变成一架大古琴,空弦的散音洪亮雄浑,滑动的走音回味无穷。轻灵的泛音晶莹透明,营造了空、远、高、洁的意境。在这首乐曲的演奏技术上,赵晓生教授还由此独创了“掌心刮键”,尤具古琴行云流水之神韵。乐曲中还有一首赵教授根据自己的电话号码写成的作品,“62343314”八音音列作为固定低音,由八音相互交错结合而构成各式各样不同的音程,组织成“帕萨卡利亚”的意味,十分有趣,富于想象。一位从新加坡到上海的知名画家偶然结识了赵晓生教授。有一次,赵教授正在课堂给学生讲述即兴演奏,他就让画家用粉笔在课堂上即兴作画,由他即兴创作演奏。画家随手画了一些不同的线,画家要表达的意境似乎如谜底暂时埋在心底,他期待这些线条能在钢琴家和作曲家手中流动出何等的音响。稍思片刻,赵晓生教授坐在钢琴前微微眯上远望的眼睛,手下抚摸出一段段温如流水般的琶音,曲线如起伏的山峦,直线如跌宕的险峰,连起来的线群在一簇簇音块中似乎表达了山的豁达和万物的茂盛,一切都动起来了。画家被钢琴家的表演和想象力征服了,伏在钢琴上聆听着由他的线条生出五彩斑斓的画面带来的享受,由赵晓生教授即兴创作而记录下来的音乐瞬间,已经形成特别的记谱形式,有音柱,有音群,犹如图画表现了作曲家的创作逻辑。
倾心奉献童心不泯
音乐是一种最奇妙的艺术形态,它看不见,摸不着。一幅画可以有纸有画布,可以用眼睛观赏:雕塑可以用泥土、用石头和金属材料,塑造成立体的三维形态,可用手触摸:文学作品无论是诗歌、小说或戏剧,都能以文字为载体,传递思想,传递情感,制造氛围,制造情趣;而音乐表现则最“虚无”,是时间和空间的,既不能用手触摸,也不能用鼻子嗅味。总之,音乐是通过振动传递声波,传递音乐表达的意义。然而看不见摸不着的音频振动却能够传递出来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德克罗瓦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悲剧、拜伦的诗意,甚至“平湖秋月”、“高山流水”或“飘荡在晚风中的香气”来。音乐能给人感受到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无法传递的意境、气氛、心情和思想。这就是音乐了不起的“通感”,也正是音乐无比美妙的妙处所在。
正因为如此,所谓“走进音乐”,就是要用心灵去体验和感受音乐的一切妙处。音乐的一切构成要素,都能给人心灵以冲击和震撼,比如,节奏有活力和律动,和声的紧张与松驰,调式的明与暗,曲调的张力和起伏,乐队的气氛和声响,都是帮助学习音乐的孩子们“走进音乐”的途径。
学习音乐应当首先成为乐趣,成为爱好,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成为食粮,就如我们每天的饮食,从中吸取精神的养料,培育我们精神田园中绚烂的花朵。学习音乐受到的熏陶,是受用一生的。
赖斯年轻时沉迷于钢琴与溜冰,她既梦想成为国际花样滑冰冠军,又梦想成为职业钢琴家,但最后她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专攻俄罗斯政治,却由此成为美国国务卿,但在担任国务卿期间,数次在白宫以十分职业的姿态与大提琴巨星马友友合作勃拉姆斯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她的一手称得上“专业”程度的钢琴为她打开外交局面添了不少分。
创立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的20世纪最伟大高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酷爱小提琴。他在物理学上的主要争论对手玻尔却是演奏钢琴的好手。他们在争论量子力学尖端问题感觉疲劳时,就采取最典雅的休息方式:爱因斯坦拉小提琴,玻尔弹钢琴,合作演奏弗朗克《A大调奏鸣曲》。“专业”或“业余”的区别在音乐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要说“专业”就是对音乐的热爱,专注,全心全意,视为生命。
赵晓生教授在为少年儿童做音乐演讲时,常常以这样多彩多姿的音乐故事开头,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家庭迅速带进音乐的氛围。他每年都会拿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基础音乐的传播。作为教育家的赵晓生教授和上海的谷米文化、上海梦源文化艺术交流公司等艺术机构举办形式创新的、有影响力的少年儿童的音乐演出活动、“大师集训营”、“走进交响乐”,用以传播音乐教育思想。近10年来,赵晓生教授一直关注《琴童》杂志的成长,在新年伊始,又倾心奉献20页为互联网发问“大狮子”的读者回答的精彩问题,通过《琴童》的平台传播,一起分享教育家给予大家的新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