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企业技术行为短视的解释

2009-01-20 02:30公衍照
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30期
关键词:技术创新企业

公衍照

摘要:长期以来,中国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特别是以技术换市场战略的效果不佳,根源于中国经济转型期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方面的诸多因素导致了企业技术行为的短视。加快中国技术创新,必须让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技术发展中的自觉行为,而从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方面消除导致企业技术行为短视的根源是关键。

关键词:技术创新;技术消化吸收;技术行为短视;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30-0176-03

改革开放以来,为改变产业技术落后的局面, 中国实施了“以市场换技术”为特色的技术引进战略与政策。经过三十年的实施,中国产业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技术创新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很多产业已形成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以至于在某些人看来,这种战略基本上是一种简单的技术替代。为什么日韩等国通过技术引进实现了向创新国家的转型,而这种战略却导致中国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近年来,学者对“以市场换技术”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但很少将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和企业等创新主体技术路径选择结合起来,探索这种战略失效的原因。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最终取决于企业在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将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发展的路径。为实现利益目标,企业家们选择创新还是寻租还是其他什么途径取决于他们所处社会和市场环境的激励和约束。后发国家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无疑是经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一个线性过程,而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由于体制转轨和对外开放进程中诸多不确定因素,无论是从风险还是收益角度来看,循序渐进地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并不是企业的最优选择。

引进技术—消化吸收—自主开发是后发国家或企业技术发展的路径,但我们总在做第一段,一次又一次引进,而第三段总是遥不可及。引进的最终目标是消化、吸收与创新,这一清晰的流程,中国企业却并不能完全贯彻到底,原因在于企业缺乏长远的技术发展战略,企业技术行为严重短视。

1.重技术引进,轻技术消化、吸收和研发。由于中国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企业更倾向于与外方合资引进技术,在技术引进上企业有非常强的动力,但在引进技术进行后续研发创新上却缺乏动力。从技术投入看,国内很多企业通过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十分贫弱,其中的原因在于技术消化和吸收上的投入不足。根据国家科技部数据,中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严重脱节,2004年引进技术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仅仅为1∶0.15,而工业成长时期的日本、韩国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投入之比达到了1∶5~1∶8[1]。从R&D强度来看,2006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比重为0.81%[2],而在西方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在5%左右。

2.技术引进中重视硬件忽视软件和管理,也忽视自身创新资源积累和能力建设。转型期经济起步阶段,无论从微观还是从宏观上看,引进外资目的是借助国外资金和技术优势盘国内资产,实际上目的是达到了。但长期以来,中国的技术引进主要以成套设备为主,硬件设备引进多,软件技术、管理技术、创新能力的引进少,特别是对引进智力、活件转移重视不够。再加上技术转让方有意识对核心技术封锁,后续研发能力的培育成为空谈。而企业管理哲学的宗旨在于让每一个员工忠于本企业,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一个员工的潜能,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管理中面临的最大难题。鉴于企业管理水平低下,企业创新文化缺失,企业中员工稳定性差,跳槽成为普遍现象,企业更不愿意在员工能力提升上投入,造成企业创新资源的积累和能力建设严重滞后。

3.过于追求市场导向,创新活动更倾向于模仿和市场推广项目。过于追求市场导向表现为跟风现象。如果某企业开发了一种新产品,就会有大量企业不顾自身条件而竞相模仿,然后通过大量的广告宣传,进行恶性竞争。模仿的成本虽低于创新成本,但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企业的创新活动包括市场推广、生产设施投资和研究开发三种,相比而言,研究开发项目的风险最大。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企业管理者常常拒绝研究开发项目,而更倾向于市场推广项目,或追加生产设施投资追求市场份额的扩大,无疑加重了市场恶性竞争。

企业的行为是企业在外部环境的局限下,为实现既定利益目标而作出的反应。中国企业技术行为的短视,根源在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企业长远的技术发展战略难以形成。从这个角度看,微观主体技术行为的短视是经济转型期的必然表现。中国经济转型期可以概括为,由短缺经济向供需均衡或过剩经济过渡,经济增长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微观上都属于要素推动型;市场经济体制处于完善过程中,政府仍主导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没有根本确立;而从市场竞争环境上看,还没有完全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和外商投资的超国民待遇以及对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歧视仍存在,某种程度上对外开放和外资引进导致市场不均质,竞争不足和竞争过度并存;在引进外资和技术的过程中,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的失误导致技术引进中的恶性竞争,企业难以实施长远的技术发展战略。

1.短缺经济下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截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直处于短缺经济向过剩经济的转变,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换,但企业的经营策略转变却滞后。在卖方市场下,产品供不应求,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单一,企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扩大生产满足市场供应,而国内要素供给相对充裕,企业完全依靠规模扩张即可实现利润目标,缺乏技术创新的外在压力,企业的技术活动是常规性的。需求对创新的牵引和拉动乏力,技术创新不可能成为企业技术发展导向,这是中国转型期前期企业技术行为的特征。这几年,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市场对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动将逼迫企业重新审视自身的技术行为。

2.转型期政府主导的总量扩展模式对引进外资政策的扭曲。渐进型的改革表明,由于发展路径依赖,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创新活动还不能彻底改变。作为后发国家,我们所实施的发展战略都带有赶超战略色彩,追求总量扩展在转型期实际上一直贯穿经济发展的始终。尽管我们一直提倡技术创新,在技术引进中走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路子,虽然各级政府所主导的技术创新活动表面上看是利于经济模式转变的,但从投资目的、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没有摆脱传统模式。而中国财税体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分灶吃饭,迫于财政压力,再加上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压力,强化了各级政府短期行为,那些有利于国民经济长远发展而短期难以见到收益的技术创新活动缺乏系统的政策支持,实际上变相的歧视。政府主导的发展模式除了在宏观上给了企业以误导外,更严重的是导致了服务于技术创新的制度以及政策的供给严重不足。因此,外资政策实际上服务于短期的GDP政策,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引进外资中,各类鼓励政策出台无疑不是关注项目有多大,资金有多少,能带来多少税收,关于外资技术的消化吸收的强制性和鼓励性的政策却少见到。

3.转轨过程中缺乏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首先,政府主导创新活动,在公共科研资金的分配、使用和评价上存在诸多缺陷。长期以来,大型国有科研院所一直是中国大型科研项目的主要承担者,得到国家从资金到政策的许多优惠。而靠政府确立的大型重点科研项目要么市场适应力不足,要么虽为市场急需,但长期难以研制成功。而对市场反应灵敏,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并有一定市场组织能力的企业,却很难拿到相应的大型项目的研制开发权。对研发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从而使研发的成功缺乏机制上的保障措施。从中国国家科技管理体制看,虽然经过二十年科技体制的改革历程,在市场化的今天,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有效改善。科技人员的创新动机集中于评职称、保学位点,重在发表学术论文和争国家课题,不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应用性课题研究。在涉及技术引进的政策中,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2年以后,中国技术政策颁布的速度逐渐加快,政策力度也迅速提高,但颁布政策的核心机构却不是主管科技工作的部门,而是掌控关键经济和行政资源的其他部门,而在所有的技术创新政策中几乎完全抛弃了从引进技术到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消化吸收[3]。这主要是由于在传统经济和行政资源倾斜配置背景下,各部委追求自身经济和行政资源最大化的结果。原因在于这些政策出台是国有企业及其国家主管部委共同合谋的结果,随着政府体制改革,这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为了证明自身存在必要,就积极介入技术创新活动(当然无可厚非),但其所管辖的国有企业本身是缺乏技术创新动力的,因而在涉及技术引进的外资政策中当然忽略关于技术消化和吸收及创新环节,将政策的重点放到短期见效快的资金和技术的引进环节。其次,国有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大型国企缺乏技术消化和创新的动力原因在于,他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依靠垄断生存和发展。内部机制也不利于创新,国企老总多为任期制,创新虽有利于提升企业长远竞争力,但短期表现为投入导致利润下降,且存在技术和时间风险,国企老总的明智选择是不搞或少搞研发。企业的年度经济责任考核制度驱使企业追逐近期利润,企业把难以在短期内看到和实现创新收益的技术创新活动放在次要位置。最后,民营企业受歧视。政策性的歧视其实一直存在,特别是在企业融资方面。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们面临的不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迅速发展的问题,而是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如何在技术落后和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没有机会进行技术引进,不可能进行技术创新,当然也不可能进行消化吸收。如何在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措施,利用其他企业的技术,尽快获取利润才是理性选择。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进行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相当一段时期,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对滞后使企业能够在很低成本下获取所需技术,自己研发技术的收益又得不到足够的保护,而引进技术如果被盗用,受损失的并不是技术引进方,这就更压制了企业在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创新。

4.中国经济转型期外资引进中的失误增加了技术消化吸收及创新的风险。经济转型期经济环境变化快,政策的调整却往往赶不上经济现实的变化。在外资引进中,很长一段时期中国对外资的鼓励性措施多,限制性措施少,比如如何规范外方对中方的技术转让,如何对外方技术封锁和垄断进行有效的约束,特别是对合资后外方通过各种手段积压中方技术创新活动缺乏有效制约。在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单个企业在与外方的博弈中处于弱势,不仅在引进技术的水平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中方享有核心技术等问题上显得被动,而且中方原有品牌、技术资源流失也常常在所难免。

另外,缺少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以及相应的政府指导,造成重复引进[4]。重复引进造成恶性竞争,而引进外资导致同类技术新旧之间的替代周期缩短,特别是外方手里所拥有的技术储备完全能够应对国内潜在的技术后来者,使企业根本不敢在消化吸收上投入,因为在技术消化吸收甚至创新之前,国外新技术可能会引进国内,这实际上是过度竞争,这种新旧技术之间的百米短跑赛,实际上扼杀了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的任何企图。如果国家不能从宏观上彻底解决片面追求技术先进性的导向,掌控同类技术引进的节奏,技术由消化吸收走向创新将永远成为明天的话题。

5.技术创新系统建设滞后,创新的成本和风险大。按照技术创新系统论的观点,技术创新是一个多种活动的综合,也是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互动的过程。而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完善的国家技术创新系统很难一步到位,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社会文化、制度环境以及相应的支持性政策都还难以满足技术创新的要求,特别是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系统的建设受制于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的总体进程,与技术创新要求还相差很远,导致技术创新的风险很难从创新主体上分散和转移,对于技术创新非常不利,而这种状况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延续下去。

理解中国企业技术行为短视的根源是中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逻辑起点。长期以来,尽管中国实施了大量的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包括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进而走向创新的政策,但效果不佳,原因是中国转型期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方面的许多因素制约了企业长期的技术发展战略的形成,自主创新并没有成为企业发展的导向。进入21世纪以来,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传统的要素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技术创新的需求压力在增大,技术创新将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挑战更是机遇,而从宏观环境和微观机制上面是消除企业技术行为短视的根源是加快技术创新的关键。为此,中国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尤其是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加快角色政府转换,确立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为国内各类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技术创新环境,并围绕国家技术创新系统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财税、投融资政策以及其他服务,降低企业创新风险和成本。而在技术引进方面,要搞好统筹规划,控制技术引进的节奏,特别是消除技术的重复引进,为企业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创造有利的环境。

猜你喜欢
技术创新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技术创新路径下的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研究
浅方式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