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国
在教学中要发挥化学学科的优势,运用设疑、讨论、探究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培养创新思维。以下是笔者在教改中的一点尝试。
一、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掌握知识的能力。如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要在教与学两方面富有探索性,要能培养与训练学生的化学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始于问题,始于学生的追求探索。如讲“质量守恒定律”一课时,学生实验后,教师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物之间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物质,那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会不会发生改变?”进而根据学生实验后可能的现象,提出为什么在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要用一个小气球扎紧试管口?若不用小气球扎紧试管口天平是否仍然平衡?学生带着教师设置的问题,再结合实验时收集的数据进行讨论,发现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会发生变化,而暴露在空气中的实验,因为反应时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而质量变重或发生气体、水挥发到空气中而质量变轻,其实都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这样可简化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程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传统的演示实验一直是按教师演示后归纳出结论的过程进行的,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只是坐等实验结果。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抑制学生的思维能力、摧残学生学习的热情。为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们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的设计中来,让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教学,我们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收集方法。这样我们不仅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更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三、把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验证性实验是教材或教师先提出某个结论,如何用实验证明结论的正确性。而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某个问题,然后进行实验,在实验中观察、记录,实验后分析、讨论、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变化根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于学生是手、脑、眼等多种器官的参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如长期训练,不仅能培养基本技能、掌握基础知识,更有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思路和创新观念,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四、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而要让学生有创新能力,除了教师的正确领导之外,还要让学生有时间和空间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思维不禁于书本和教师的传授之中。因此,教师应合理编排一定的探究性实验,开展化学课外实验兴趣小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乡土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分析能力
现在,农村中学的教学条件和实验条件还是比较有限的,这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只要我们注意到当地的一些资源优势,同样可以充分利用到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如引导学生在课外活动或假期对当地的土壤进行酸碱性的调查,对当地农民的肥料施用情况进行调查,最后分析讨论本地农业的基本现状。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分析能力很有帮助,同时也对当地农村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相应的促进作用。
我们还可以指导学生研究家里的洗涤剂、调味剂、日用化工产品的性质和用法,让学生知道一些日用品会对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学生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实验中无不渗透着新的知识和新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不是一节课、一天能解决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应具有忘我的敬业精神,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较强的创造能力,要不怕麻烦、不畏艰苦、善于钻研、勇于开拓,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要实现这一切,化学实验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式,因为化学是锻炼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大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