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主事的贪道

2009-01-20 01:44刘诚龙
同舟共进 2009年10期
关键词:同僚大官公家

刘诚龙

牌桌上的数与贪官的钱,是说不清楚的。牌桌上,输的说输得多,赢的说赢得少;官场上,行贿的说“行”了很多,受贿的说没“受”那么多。多余的钱哪去了?打点去了也。

明朝小说《醉醒石》里有个人物叫吕主事,本是个乡绅,当地痞恶霸时,用的是恶贪法,“拿着强盗,是他生意到了,遇到土豪,是他诈钱桩儿,替他追债负,不顾百姓遭殃……”总之是贪得不吐骨头,招致人人恨,个个骂。后来他“用了千金,讨得个仪真知县”,在官场里一番历练,变得会贪、能贪了。虽然还是不顾百姓遭殃,但在百姓之外,博得了好人缘。其实,他也没什么高招,不过是让贪有个定例,那就是七三开——自己得七,其余三份与人分成:“三分结识人,七分收入己。上台礼仪不缺,京中书帕不少。”行贿与受贿,本是送者与受者间点对点的交易,用不着分成的,但吕主事却不全得,都与人分一杯羹。

对于“七三开”,吕主事也有“科学分配方案”,主要原则是:大官大得,同级小得,小吏也有得。“捞得两只肥鸡,母的宰了,公的送爷报晓”。既打点直接领导,摆平上级,又打点京中大官,摆平上级的上级。所用的方式也不同:上级与同僚,用的是现金,要书帕包了,直接送去;书吏之类不是官的官,时不时请回客,不下馆子,不公款签单,而是把大家喊到家里来撮一顿,联络联络感情,还时不时每人给点烟酒、土特产。这么一操作,虽然上上下下合起来还没他所得一半的一半,但赢得了满堂彩:上级赞他会办事,主政有方;同僚称他工作有魄力,共事愉快;下面的人尤其感恩戴德,歌颂他是天下第一好领导。

干部有三种出法:一看领导喜欢;二要讲团结,同僚间不扯皮,不拆台;三要巩固群众基础。这三种出干部法里,效力是依次递减的。走领导路线,效力无边,而到了群众这一层,效力已是可有可无。吕主事虽然三管齐下,但他讲究轻重主次,谁多送谁少送,完全依照效力的递减规律安排,最为科学经济。故而这个吕主事,从一个连公务员资格都没有的乡绅,一跃而为县长,再一跃当上京官,到了最有油水的税务局当大官去了。

盗有道,贪亦有道。做贼是下三滥的勾当。什么可盗,什么不可盗;盗到了手,踩点侦探的、通风报信的、指挥挂帅的,如何分配?都是有规矩的。而做贪官,更得有道与术,贪前,贪中,贪后,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许多贪官给自己约法三章:事情办不成的不要,嘴风不紧的不要,现金的不要……或者三要三不要,或者四收四不收,或者五贪五不贪,很有原则。吕主事贪前怎么搞的,不清楚,他给我们提供的是贪腐后的善后原则。有些初事贪腐者,往往懂得贪前贪中之规则,而贪后呢,吃到肚子里,一分钱也不再吐出来。所以上面要抓,同僚要拱,下面要举报——那叫傻贪、蠢贪。吕主事则可以贪到“以公家的钱买公家的权,再以公家的权弄公家的钱”之高境界里去。

为什么会边腐边升?为什么小贪会变大贪?是因为有些贪官懂贪术,有贪道也,所以才贪滚贪,利滚利,官滚官,权滚权,一路快滚;这么一路滚,为什么又不滚蛋呢?很简单,他已经滚成了钢球铁蛋,滚成了官场琉璃蛋也。

看来,如此贪法倒是给了我们启示——只有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加强群众监督才是反贪的根本之道。

猜你喜欢
同僚大官公家
小型物流公司要在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要维护正常良好的政商关系
警察犬訓練士として11年「同僚」と築く信頼関係
试论二十世纪前期滇东汉村公家与会牌的职能
“你还是自己拿回去吧”
“大官”陈诚教子有方
北魏三都大官考
“打油诗”的由来
连升三级
“有我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