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世
摘要:“美德即知识”已经成为千年流传的名言警句,在哲学界被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重要哲学命题。哲学价值就在于对问题的不断反思与解释。以当前哲学界对此命题的研究为基础,以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在肯定“美德即知识”命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的判断下,从社会政治、思想价值、哲学风格三个方面重新对此命题进行真伪辨析,进而对这一命题的哲学内涵进行了论证和阐述,肯定“美德即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及其积极意义,德性伦理在现代哲学认识论中受到更多关照,追求向善的幸福生活便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历史性考察
中图分类号:B50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6-0086-04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其重要性主要是使哲学从自然向人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哲学不再仅仅关注自然的本原问题,更多的是关注人类社会的问题。对其哲学思想的认识,也便成为认识和研究整个西方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在他的诸多观点中,关于“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命题,就存在很多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一、“美德即知识”的命题真伪
苏格拉底本人没留下任何著作,研究其思想的史料主要依靠阿里斯托芬、色诺芬、柏拉图以及亚里士多德的论述和著作。基于这一事实前提,对“知识即美德”究竟是否为苏格拉底的观点,就有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当前的有关论述可分为两种认识。
一种认识承认“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这是当前占主流的认识,国内不少学术著作和杂志都坚持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美德即知识”或“德性即知识”,并以此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的概括或立论的根据,这一说法在国内学术界流传多年,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地重复着这句“名言”。[1]另一种认识则否认“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认为“苏格拉底并没有确认‘美德即知识”[1]“德行即知识‘其实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假命题”。[2]
笔者更认同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本人的思想和观点。通过阅读现存的有关史料,可以从三个方面论证“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本人的哲学观点。
1.社会政治方面。苏格拉底从出生到被处死,可以说经历了雅典奴隶民主制由兴盛繁荣到腐败衰落的全过程。当苏格拉底出生时,雅典的民主制不但建成,而且经受了波希战争的考验进入了全盛时期,到波利克里掌握大权时雅典进入极盛时期。希腊奴隶民主制进一步完善,公民内部的贫富关系进一步调节,公民民主权利进一步扩大,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雅典成为欧洲文化的中心。就是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苏格拉底接受良好的教育,获得丰富的知识,交结社会学者名流,享有较高的社会声誉。但是苏格拉底的后半生几乎是在长达27年之久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度过的,这场战争使得全希腊的政治、社会秩序陷入了极度混乱,霸主们公开宣扬血与火的杀伐,宣称弱肉强食就是“正义”和“公道”。同时又给希腊人精神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混乱和危机,使得人性普遍堕落,传统道德处于崩溃堕落的边缘。面对灾难和没落中的祖国,苏格拉底作为热爱雅典城邦的公民和有远见卓识的思想家,与同时代人不同的是,他不仅用自己的身体、更用自己的头脑——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教育实践挽狂澜于既倒。他认为:整个危机是由道德和人性堕落、社会政治秩序混乱造成的。因此,拯救社会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灵魂和人的本性,引导人们追求和认识道德的善,从而达到重振道德、改善政治以复兴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宏图。所以,他要求全体公民进行道德生活的改造,呼吁雅典同胞进行自我反省,寻求一种真正有价值的生活。[3]306-308这一社会政治因素,为苏格拉底坚持“美德即知识”的命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2.思想价值方面。智者作为新运动的代表,在雅典和其他希腊城邦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启蒙中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智者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希腊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但是随着希腊民主制走向衰落,智者的人文主义思潮也在蜕变:立足于相对主义价值观,抛弃事实内涵、只求利己结果的极端价值取向;朴素进化论思想在城邦集团争霸和掠夺中,流变为论证弱肉强食天然合理的“强权正义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辩论术变成政客蛊惑民众、谋获权势的工具;个人利己主义价值论侵蚀青年一代,滋长享乐奢靡的风气实世风日下。就这样,以反对自然主义优先为出发点、追求人之存在固有特性的人本主义而出现的智者们,却使最能体现人之优秀性的善恶、正邪的价值判断能力,在其相对主义的价值体系力受到了否定。面对这种思潮,苏格拉底痛感建立客观价值标准的必要性,他的哲学变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抨击和廓清这种思潮,拨正研究人的哲学的方向,实现他的哲学使命。正是对智者的批判,苏格拉底才思考人的本质问题,进而追求美德(德性)的普遍定义,提出了“美德即知识”的命题。
3.哲学风格方面。苏格拉底虽然没有著作,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因此表现出独特而鲜明的风格,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点:
首先,思维范式注重基本概念。许多研究者都指出,苏格拉底的问题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x是什么?”,如“什么是勇敢”、“什么是美德”等等,事实上就即亚里士多德说的“定义”问题,即探讨概念的逻辑定义,从概念、语言、范畴来讨论它们的意义,这是苏格拉底一贯的思维范式。在他的大量对话中,都是在讨论和说明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
其次,辩论风格重过程轻结果。苏格拉底在和人辩论时,一般都非常注重讨论的整个过程,而不对所争论的问题下结论,他作为爱智慧的哲学家总是挑战人们(特别是智者)认为理所当然的看法或他们自称所知道的知识,而不是告诉他们有关问题的知识。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说他比其他人明智或有智慧,不是因为他的知识(所知道的东西)比其他人多,而是因为其他人都声称他们知道他们其实并不知道的东西(即不知道他们自己不知道),而他知道他不知道。苏格拉底这种批判性的风格成了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传统。[1]由此可以推断,“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虽不是苏格拉底明确表述,但符合他一贯的辩论风格,仍然是他的基本观点和思想。
最后,价值取向追求目的真理。苏格拉底是最早把“目的”、“善”引入哲学领域的哲学家。在他的哲学中,目的、价值占有核心地位,事物的本质在于它的目的、功能,“是什么”的概念的定义,也离不开事物特定的价值。哲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如何过一种善的生活,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为“美德即知识”这句箴言作了注脚。
总之,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确定“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这是古代希腊首次建立的一种理性主义的道德哲学。
二、“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内涵
“美德”又译“德性”,希腊文是arete。《回忆录》记载:“苏格拉底说,正义和其他一切美德都是智慧。因为正义的事情和一切道德的行为都是美好的;凡认识这些的人决不会愿意选择别的事情;凡不认识这些的人也决不可能将他们付诸实践。所以智慧的人总是做美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就不可能做美好的事,即使他们试着做也是要失败的。既然正义和其他美好的事情都是美德,很显然正义和其他一切的美德都是智慧。”[4]《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在希腊文中arete原指任何事物的特长、用处和功能,《希英大辞典》解释为goodness,excellenceofanykind。……希腊人看到人不同于动物,需要依靠共同体生活;在社会共同体中需要某种共同的规范,形成当时最为迫切的能受到大家赞赏的共同品性,而这种共同品性是随时代变化的。在荷马时代,为维护共同体而奋力作战就是最有价值最需要的共同规范、共同品性,它就成为arete。……西方语文都遵循拉丁文virtus,如英文译为vir瞭ue,中文依此译为‘美德。”[3]435,436不同国家的语言表达着人类共同的信仰与诉求,捍卫着人类共存的规范与秩序。《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一书认为:“我们通常所谓的‘美德、‘德性在古希腊文中为arete,早期具有相当广泛的含义。……也许可以相当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德。现代许多研究者都指出,德不仅指人,而且可以用来指任何事物之优秀品质,……但我们认为,这个词的基本意义还是与‘人相关的,它不是单纯的理论性的、静观性的,而是实践性的。因而一些研究者把它理解为‘功能、‘作用(function),我们认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5]总之,在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中,“美德”一词是建立在希腊雅典城邦民主制的基础之上,是对城邦德性共同体的规范性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维护城邦的利益,为城邦而战,因此正直、诚实、节制和勇敢被公认为城邦“四德”。
苏格拉底的“我自知我无知”或许会对我们理解“知识”带来一些启发。即关于个别事物的知识,算不上知识,只有普遍的、绝对的、永恒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笔者认为,关键还是要把苏格拉底的伦理道德思想和他的整个哲学思想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但从苏格拉底总的哲学原则来看,它的意愿并不是要研究道德观念的客观条件和各种道德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而是要在伦理道德领域中寻求一种仅从自然中不能得到的确定的、概念的、定义式的知识。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中的“知识”,不同于感受,也不同于流行的哪怕是正确的意见;不是自然的物理知识,也不是自然的数量知识;更不是后来所谓“行而上学”的知识。这里的“知识”是一种理性的、必然的真理,是对“美德”的理性的把握;是整个世界的理念的知识,善的知识,“自我”的知识。苏格拉底认为这种知识无法从自然界中得到。由此可见,知识、智慧是善之本,而无知、愚蠢则是恶之源。美德作为无条件的绝对的善,就是知识。总之,苏格拉底的“知识”以真理性为标准和要求,最终服务于公民社会,是构成城邦公民资格的善的真理知识。它在表现形式上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基于上述概念的分析,通观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笔者认为“美德”与“知识”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二者是规范性和真理性的统一,是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逻辑性和历史性的统一。苏格拉底是从他自己的哲学基本立场来立论的,在最高的意义上,“理念”本身具有一种现实性的力量,所谓对“建筑师”之“德”的知识,不仅是书本上的,而且还应是实际的,“德”本身要求“发挥”实际作用,所以对“德”、“善”、“理念”的知识,不仅是理论的、静观的,而且是实践的。不实际盖房子的“建筑师”,按苏格拉底的哲学看,只是像“建筑师”,不是“真”(现实的)“建筑师”,因为他对自己作为建筑师的职责、功能、作用——作为建筑师的本质——“德”,并无真知。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德”包括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包括了这些品质在现实中发挥作用这样一种能动性,因而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品质。这样,对于“德”的知识,就是对“理念”(对人的“理念”)的知识,就是人的自我认识,就是“认识你自己”。“自我”的知识,既是真理,又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统一了起来。所有表现为善的、有利于城邦强大目的和行为都是美德,一切的善的美德都可以通过善的知识传授给每个公民,最终让每个公民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遵守城邦各种规范。从而符合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美德即知识”的立论前提,“美德即知识”又为“德行可教”做了理论准备,这样的逻辑体系,也适应了当时城邦民主制的社会发展现实状况。
三、“美德即知识”的命题馀论
苏格拉底用自己的整个生命为“美德即知识”作了注脚。他毕其一生的精力,成天穿行于雅典的街坊和市场,象一只“牛虻”一样刺蜇雅典的人们,使他们从功利的追逐中醒来,把照看自己的灵魂作为生活中最重要的事。生命的见证总是比理论要强大的多,苏格拉底的声音之所以余响千年,并不是他的“美德即知识”提供了多么令人信服的理性论证,而是因为他用生命开启了一个不为生命所摆布的自足境界。
然而,无论“知识即美德”这一信念对于苏格拉底是多么真切,它都深深地烙着唯理主义的痕迹。在苏格拉底那里,肉体与灵魂被截然判分为二,理性被当做人的全部本质。[6]亚里士多德虽然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有所批评,但是对这一理性主义传统毫不动摇。这一理性主义传统“不仅是希腊哲学的主流,而且是整个西方哲学和科学的重要传统”。[3]589苏格拉底不仅奠定了理性的地位,也奠定了美德地位。不管是笛卡儿开启的近代认识论转向和康德的“哥白尼式革命”都坚定了这一理性主义传统。认识论问题在此搁下,主要考虑伦理学的影响。虽然近现代哲学都主张把伦理学和知识论分开,一个分析道德,一个追求真理。虽然一方面是因为“美德”和“知识”概念在近现代的含义有了很大的改变,更主要的科学的发展突显了科学真理,突显了知识的作用,伦理学从古希腊到当代并没有明显的进步,还是纷争不断。但是任何一个伦理学家都绕不开苏格拉底。他提出的是一个永恒的问题,人要追求幸福生活,但是人也要向善。康德的理性主义伦理学号称是对实践理性的批判,但是用到实践中还是起不了道德规范作用,尼采的意志主义伦理学虽然是反理性的,但是还是收效甚微,功利主义伦理学更是跟智者派相差无几。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都对苏格拉底提出的问题表示认同,都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且都没有解释好,某种程度甚至可以说并不比苏格拉底好,因为他用自己的行为展示了他的理论的真理性。
总之,“美德即知识”这一古老命题向人类揭示了两个深刻而永恒的真理: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的形成始终不能脱离道德实践;人类一切向善的道德生活最终是追求幸福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陈真.苏格拉底真的认为“美德即知识”吗?[J].伦理学研究,2006(4):47-53.
[2]尧新瑜.苏格拉底问题的解构与解蔽[J].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2006,2(3):9-13.
[3]汪子嵩,范明生,陈村富,等.希腊哲学史[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M].吴永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
[5]叶秀山.苏格拉底及其哲学思想[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167-170.
[6]游冠辉.论“美德即知识”[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4):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