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铭
“中国沪深上市公司活力百强榜”发布之前,我们广泛征询了多方意见。本刊“活力评价专家组”主要成员之一的陈体滇研究员对各方的疑问一一作了解释。
问:为什么评价最终选择了单指标体系,而不是多指标体系?
答:事实上,我们也曾经考虑过多指标评价公司活力,比如加入代表企业质量的“利润”指标、代表企业创新能力的科技投入指标等,但因其不可比性和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而难以纳入评价体系。与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相比,单一指标的评价自然显得内容薄弱,但也因此,活力评价的内涵不会被多指标的指标体系的结构所“干扰”,可以得到更清晰的展示,这有助于一目了然地看懂这项新评价。事实上,美国《财富》杂志开创的最具权威的美国500 强以及世界500 强评价,即采用了营业收入作为单一指标。在这种场合,“少”反而胜“多”。
问:如何定义企业活力?又如何计算评价活力的相关指标?
答:关于活力,我们界定为生命及其组织适应环境的增长能力。在此基础上,明确界定活力的两个量化可操作指标:增长率和增长的稳定性。其中,增长体现生命及其组织与非生命不同的本质特点,而增长的稳定性则体现了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此次评价以中国沪深上市公司营业收入为单一指标,计算营业收入的增长率,以及增长率的稳定性。其数据来源于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5 年~2007 年年报。对于稳定性,我们采用数理统计中通用的“变异系数”来表达,同时设定:增长率的权重为70%,增长率的稳定性权重为30%。
问:这个榜单中,有很多中小板上市公司,而中小板2006 年9月才开,也就是说入选的中小板公司至少有一年的财务数据是没上市之前的;另外入选的有些公司,如国金证券2006 年10 月进行了重大的重组和资产置换,经营范围都发生了重大改变。这些因素在计算排名的时候,是否应该单独考虑?
答:不论公司上市前还是上市后,只要具有前后连续的公开发布的未遭质疑的数据,就可以用来测度和比较公司的活力。而资产重组和置换,都是上市公司发展中带有质变的过程。榜单中的数据也体现了内部的重大变化对于公司活力的影响。
问:2008 年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变,根据2005 年~ 2007 年年报数据计算的榜单反映的内容是否已过时?
答:评价只能够依赖已发布的数据。2008 年的上市公司活力排行榜,我们将在所有上市公司2008 年年报公布后及时发布。那时,大家可以通过新旧榜单的活力数据的分析对比,看到各公司对于这次经济形势巨变的适应程度。应该说,首次榜单反映的意义并不很大,但连续滚动的榜单就有了比较意义。也可以说,榜单的作用会随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