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磊
可以说汽车政策的走向、变化,已经成为影响中国车市的最关键因素之一。今年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中国车市,正是在强有力的政策刺激下,走出了全球的最强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今年中国汽车销量有望实现1200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目光“聚焦”在了国家汽车消费政策上,谁都没有想到年初颁布的一系列政策落实的效果这么好。
“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这两项政策,可以说刚刚开始实施,在未来,政府会把这一政策作为常态化政策,当然,购置税减半未必能一直延续下去。同时,中国政府可以从日本的经验中有所借鉴。在日本,所有注册的小排量车、微型车都有税费上的优惠,鼓励国民消费更加节能环保的小型车。
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当时产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个是刺激消费,第二是调整汽车消费结构。如果是一个刺激政策的话,不管明年会不会延续,从商家角度来讲,它应该叫限时采购、打折,也是有一个有效期的,这个才能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从调整消费结构来讲,目前1.6L可能是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讲是一个比较均衡的排量,从这个角度来说,很难再扩展到2.0L或者以上,因为这本来就不是目前鼓励小排量调整的重点。合理地讲,应该是不同的排量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税收标准。
对于国家来讲,汽车产业肯定是利税大户。从财政的角度来讲,很难把面积很大的汽车销售扩展开,大幅地降税,这个不太现实。而明年会不会延续目前的现实力度,可能还取决于今年整个宏观经济包括汽车市场的表现。当然如果购置税减半政策不再执行,可能引发年底抢购现象,如果政策继续执行,可能会出现部分消费者持币待购现象。
明年对总量的政策应该会在今年政策的基础上更加系统化、完善化,比如各地出台当地版本的“以旧换新”做法、进一步落实汽车消费信贷政策、加快发展二手车市场等等。在保证总量增长的基础上,对结构进行一些引导。从单纯的促消费到致力于结构调整、国家未来出台的汽车产业政策转移到“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思路上来。
有些专家建议,在如今单纯的以排量划分的基础上,未来可以以油耗、排放等更科学细致的指标来决定税收优惠。可以预见,无论购置税减半政策是否延续、如何变化,政府政策中对节能减排的诉求会逐步得到加强。
从目前的情况看,我认为无论是否有政策刺激,中国车市的消费点还是有的。毕竟,随着国际经济的逐渐好转,国际车企的复苏,以及中国消费者消费能力的逐步释放,加上中国现有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并没有得到饱和,因此,作为消费品的汽车依然是百姓的刚性需求。因相关政策的取消而放弃原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还是少数的。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的建立。总的来说,我对明年的车市整体是看好的,可能不会出现像今年这样的增长幅度,但是增长是必然的。
(温莹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