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刚
合唱艺术在我国是普及度高、参与人数多、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高雅艺术形式之一,其历史悠久,许多优秀的合唱名篇都具有雅俗共赏的品位,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刘炽的《祖国颂》等一批作品在音乐舞台上久唱不衰。今年适逢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歌咏活动,人们用合唱这门独特的艺术表达赤子之心,献礼伟大的祖国。
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指挥教育的音乐工作者,笔者非常关心专业指挥在当前群众合唱艺术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所应肩负的职责。本文将围绕专业指挥与群众合唱之间的密切关系展开讨论。
一、群众合唱事业蓬勃发展的“四根支柱”
1.艺术感染力
提起合唱,人们脑海中往往闪现出“恢宏”、“磅礴”、“向上”、“和谐”等词汇。合唱艺术多声部的完美组合可以演绎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天籁之音”。
合唱可以诠释出“磅礴”、“和谐”等内涵,但又不仅限于此。合唱形式多样,人多时可组成气势恢宏的大合唱,人少时亦可演绎灵巧、跃动的小合唱。专业歌者和指挥可驾驭音响层次多、音色丰富的多声部合唱作品,晨练老人、职业军人或是在校学生也同样可以展开歌喉、唱出真情,将一首首合唱作品演绎出不同的意蕴。总之,艺术感染力是合唱得以在群众中扎根、发芽的一个重要因素。
2.审美情趣
合唱歌曲往往具有琅琅上口、易产生共鸣感、时代烙印鲜明等特点,因此极富思想内涵和情感,给演唱者、指挥以及听众以“美”的享受。
通过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和流派的作品,演唱者的音乐素养在排练和表演的过程中得以升华;参与者,如排练者、合唱指挥(一般指挥也会承担排练的工作,有时二者会细分)等亦会陶醉其中,体会到曲中的时代风貌,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激情,享受到优美的和声和精神的感动;合唱曲目的耳熟能详和时代共鸣感,令听众与歌者融为一体,融入旋律之美当中。
3.和谐统一
参与过合唱的人都有体会,合唱对单个人的声音要求是凸显共性,而非像个唱那样,突出个性。如果在合唱中明显听出某人的声音、音色、音调、节奏等个性特点时(除了领唱),这个合唱一定不够完美。
可见,合唱的排练和演绎过程,就是一个全体参与者达到和谐统一状态的过程。这中间包括声音的统一,演唱技巧的统一,声部的统一,旋律、节奏、速度、力度、服装、表情等诸多因素的和谐一致。这里面涉及自控、自律、团队合作、集体精神等要义,因此合唱过程可以促进参与者心灵的净化和人格的完善。
4.群众广泛参与
目前,在我国参与程度最高的艺术形式就要数群众合唱了。不可否认,合唱的普及,与其场地选取自由、投入少等特点密不可分。
除此之外,群众合唱的普及还有其他原因:其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大踏步前进,人们业余文化生活需求日趋丰富;其二,我国老龄化趋势明显,唱歌、群众合唱就成为很多老人摆脱寂寞、增进沟通的主要形式;其三,参与基层艺术活动的专业、半专业音乐工作者(尤其是指挥)人数日渐增多,合唱的组织、排练水平随之提高。
目前,我国普及群众合唱已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群众参与热情高涨,合唱这一艺术形式也已深入人心。群众合唱事业一个重要的“推手”就是指挥,其中专业指挥的参与程度将直接决定我国群众合唱事业未来的发展质量和发展趋势。
二、专业指挥已愈来愈多地参与到群众合唱中来
1.何谓“专业指挥”
指挥是合唱活动中的一项决定性因素,甚至可以称之为合唱事业的“灵魂”。著名指挥家秋里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没有不好的合唱团,只有不合格的指挥”,足可见指挥之于合唱效果的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合唱指挥又可划分为专业指挥和非专业指挥。前者多指高校合唱指挥专业教师、专业艺术团体或乐团的职业指挥家等。由于这类人员皆系统学习过专业指挥知识、接受过良好的合唱指挥训练,并以指挥合唱团、乐团或教授指挥课程、指导专业学生为职业,大多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经验。非专业指挥多为兼职指挥工作者,他们在各自的艺术实践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日常的群众歌唱活动中常可见到他们的身影。非专业指挥尽管在基层人数众多,但由于专业上的限制,未来群众合唱事业的主流指挥形式仍将是专业指挥为主,非专业指挥为辅。就像周国安先生所说的“专业指挥的理念、技术水平、对合唱声音的把握以及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是推动群众合唱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对专业指挥的要求
合唱指挥技巧异常丰富,基本知识涉及节拍、节奏、分句、保持音、附点音、切分音、起拍、收拍、分拍、合拍和指明速度、力度、提示音准、暗示音色效果,以及双手分工、眼手的配合等所有指挥技法。
除此之外,一位合格的合唱指挥还要学习器乐、声乐、作曲、曲式分析、和声训练、中西音乐史等专业知识,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知识、多方面的综合素养来保证对作品理解与表现的完整性与权威性。
3.专业指挥参与度的加强
我国当代的合唱艺术蓬勃发展,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渐进过程,群众性的合唱团体在快速增长,无论在社区还是公园,有组织或自发形成的业余合唱活动已蔚然成风,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栏目的创意和实施,既顺应了勃勃生机的群众歌唱,又有力促进和提升了社会生活中这种音乐现象的良性发展。在这些合唱队伍中,也必然看见指挥者们在忙碌地工作着,我们注意到其中专业指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各高校不断扩招,指挥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数量有一定增长,部分指挥爱好者还利用业余时间在音乐学院、师范院校进修,接受专业训练。各地文化馆等基层文化组织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基层专业指挥也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群众合唱事业的发展。
三、专业指挥在群众合唱活动中发挥的作用
指挥不是节拍、节奏图示的机械完成者,而是融情感感受与个人见解为一体的创造性阐释,最终有效调动合唱队员共同完成对音乐作品的再创作。专业指挥不仅能准确地再现作品的艺术风貌,而且能在二度创作中使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得到升华,使作品的历史特色和当今的时代风格获得统一性融合。
1.树立正确的合唱声音理念:在我国众多的业余合唱团体中,具备良好合唱声音概念的不太多。如何树立正确的合唱声音、音色、融合等理念是专业指挥义不容辞的职责。只有训练出正确、和谐的合唱音色,避免“喊叫”,才能打造优秀的合唱团。此外,不同的合唱队员个体的声音条件(声带、共鸣腔、演唱技巧等)各有不同,专业指挥应尊重客观现实,按照合唱的艺术规律来选择最合适的曲目,才能有效发挥出集体的优势和特长。
2.正确理解、表达作品内涵:围绕声音整齐、声部层次清晰或和声效果鲜明等方面的要求,应只视为群众合唱训练的基本要求,重要的是如何与作曲家获得最契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表达出音乐中那份最深刻和最能触动灵魂的“感动”。为此,指挥者要引领着全体合唱成员从了解创作背景到体会创作意图、思想内涵,最终将作品准确到位地阐释和表现出来,达到全情投入、淋漓尽致表现的“境界”。
3.有感染力的指挥图示:什么是指挥?“指挥就是不断的预示”。俄罗斯指挥大师康德拉申的话可谓一语中的。专业指挥可以通过自己多年学习的指挥技巧娴熟、准确到位地运用图示表达作品。准确、简练富有感染力的指挥图示是塑造合唱效果重要的因素。
4.合唱技巧上的把握:合唱是极富技巧的复杂艺术门类,声部间交织、重叠、变换等多种表现方法均非一日之功可得。“指挥家作为乐队或合唱团的技术领导者身份,促使集体性的唱奏活动再现出作曲家、指挥家的意图,并促进集体性唱奏活动的再创作”,声音的发展、强弱,音色的变化、把握,歌曲内涵和情感的表达,表情及肢体语言的展现等,都需要专业指挥长期系统的训练和指导。
5.日常组织:指挥家是社会音乐生产体系中介于音乐创作生产环节和音乐唱奏生产环节之间的主体人员……合唱队如有日常演出任务,指挥在服装、化妆、队形、背景效果等方面也要精雕细琢,以展现出整齐、端庄、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合唱专业指挥力量仍待增强
群众合唱队伍的壮大、参与人数的递增,使得社会对专业指挥人才的总需求呈不断增加的趋势;反过来,专业指挥更多地参与到群众合唱活动中来,也必然会促进群众合唱事业的普及和发展,两者是良性互动的关系。因此,多渠道、想方设法增强合唱专业的指挥力量成为势在必行的社会要求。
1.综合素质人才:群众合唱事业一般要求指挥同时承担起组织者的角色。但有时专业指挥缺少组织管理能力;尚达不到一专多能,在“指挥”专业上瘸腿,需要社会增大力度培养懂指挥、会管理的复合型音乐人才。
2.专业指挥学习者:尽管专业指挥参与群众合唱的人数逐年增加,但与社会实际需求量仍存有差距,这与学习指挥专业的人才数量不足有关。一般而言,音乐院校招收的声乐专业和指挥专业人数比例为几比一甚至几十比一,研究生的比例更低,如2008年中央音乐学院声乐专业招收本科生25人,指挥招收5人,为5:1。在新形势下,应加大对指挥专业人才的培养造就。
3.基层指挥人员:群众合唱艺术也同样离不开基层指挥家。除专业音乐工作者和在校学生,众多基层指挥人才来自工作一线、基层领导,他们在群众性的合唱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关部门应出台政策,专门培养、培训基层专业指挥人才,促进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更趋丰富、更加多彩。
4.社会机制保障:通过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社会团体、音乐院校、基层文化馆等各类专业指挥参与到群众合唱活动中去。此举可有多得:一是合理获得报酬,增加就业机会。有劳有得,与一些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建立日常合唱培训合作,可成为专业指挥及所在单位的一项盈利点;二是贴近百姓,随时了解基层的艺术需求并实地采风,从而使得“创作”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总之,专业指挥是未来群众合唱事业的主流和重要支柱,全社会应更多地重视专业指挥人才的培养,更加尊重和爱戴指挥职业,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社会的合唱事业中,促进专业指挥与群众合唱艺术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群众合唱事业更加兴旺、蓬勃的发展,从而努力创造丰富而和谐的社会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唐平波《社会学视角下的中国当前合唱表演群体》,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王艺广《论合唱指挥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3]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李刚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