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刚 宁 莉
自2009年初,《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后,粤港合作被确认为未来大珠三角合作最重要的领域,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拓展合作空间和合作模式成为粤港两地共识,而香港也变得较以往更为主动。
在2009年10月14日,香港特首曾荫权也在其施政报告中明确表示,未来--十年将是香港主动融于珠三角的十年。
展望未来,珠三角与香港的更紧密合作已由远景变为现实,但这并不妨碍我们约请各方专家,坐而论道,细究一下,是什么原因在此前的十一年间,使我们的融合之路走的如此蹒跚。
粤港合作已是共识
记者:97回归以来,香港就面临与内地融合的问题。今天回过头来看,两地的融合做得怎么样了?
陈广汉(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主任):粤港两地经济的合作,应该说从改革开放就开始了。中国局部开放,香港是唯一的出口中介。这段时期香港发展最快。两大事件影响香港的发展,政治上是97回归,经济上是中国加入WTO。这两个东西在重新定位香港,香港中介地位在弱化。在这种情况之下,才出现了CEPA等一系列举措。
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双方形成共识。有一段时期,两地合作共识性不是很大。特别是《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不光是粤港两地形成共识,中央也极力支持。
翁海颖(香港理工大学中国商业中心研究员):香港去年的《施政纲领》,有一句话讲得特别有趣,说维持香港竞争力是未来面对的~大挑战,香港回应全球化竞争时代的策略就是要进一步与内地经济融合。所以,方向性我觉得去年已经定下来了,但是今年更加的关键,是讲具体想做什么事情。
陈秀珍(综合开发研究院华南与深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改革开放之后,香港就与内地开始了比较密切的经济往来,当时更多是民间的推动,香港回归之后,香港和内地的交往得到了更多政府和政策层面的支持。我们之前做过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密切程度的数据统计,发现速度会有变化,但趋势总是朝着更紧密的方向的。
夏伟邦(香港英国商会行政董事):香港特区与内地的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香港并没有丢掉那些有别于内地其它地区的特征,例如健全的法治,通讯的自由和较少腐败。正是这些特征增加了香港对于整个国家的价值,这些特征应该被整个国家珍惜。
区域整合须借中央之力
记者:曾荫权施政报告提出来,未来十年香港与珠三角全面融合,也就是说,不单是经济,还是社会与文化的融合,那么最难融合的地方是什么?
陈广汉:我觉得人流的障碍是最大的。在这个方面,起码欧共体标准都没有达到。你看在欧洲自由往来的东西,我们还没有做到的,别人是几个国家,我们是一个国家,我们都没有做到。
翁海颖:香港有些地位是广州永远取代不了的,就是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那这个过程之中的时候,那广州是要怎么配合。我觉得岭南文化应该超越窝里斗。
社会融合的时候,涉及到一些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以及社区管理,香港的NGO可以发挥价值。这还比较浅,文化融合是最难的。我觉得是用你的文化呢?还是用我的文化呢?用你的文化我不高兴,用我的文化你不高兴。
夏伟邦:我认为曾荫权真正想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因为第44-49段的主题是提升双方的合作水平,包括加强彼此基础设施的连接、消除食物和商业人员自由流动的障碍,以及对珠三角地区生活环境采取综合治理,在渐次浮现出的医疗问题上展开合作等。
记者:香港的教育、研发资源与珠三角的制造业基础,这一存量资源如果能实现有效对接合作,那么这一区域经济体的未来将不可限量、应该怎么看,其对接的障碍是什么?
陈广汉:我们现在看到了,美国有些研究机构,它把它的研究这些东西放在香港,把生产过程放在深圳,这就是个很好的模式。但是,目前,比如说香港的科技大学,它就不能够直接参加承担国家的一些重大科技项目。我们内地可以有一些重点实验室,国家给资金,香港他们也很需要。而且,他们有些学科是比较好的。那么,科技部你能不能在香港的大学办重点实验室,香港的科技人员能不能承担国家的重大科研项目。这些事情做起来是很难的。
陈秀珍:这需要香港的教育科技研发资源与珠三角的制造业等实现有效对接,在这个过程中,保证人流和信息流的畅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创新的主体,而及时的快捷的信息是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
翁海颖:香港科技不差的,香港的大学确实在国际上都是有名的。那么在它自己的学转研,学术转成应用的东西,它还是有一个问题,机制还是没有做得很好。深港创新圈有这么一个平台,假以时日,可以克服的。香港人善于把事情做对,但不善于做对的事情。现在发现这个是对的事情的时候,香港人的优势就出来了。
记者:《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香港与珠三角融合提到7国家战略层次,应如何看待其所发挥的作用?
陈广汉:这个实际上非常重要。这是第一次在国家这个层面上,把粤港合作纳入国家的一个规划,以前都没做过的。最早制定《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的时候,我们参加讨论,当时不涉及到香港,主要是珠三角。我们跟中央的领导谈,离开了香港来规划珠三角,第一,珠三角这种优势会丧失;第二,也不符合现在的实际状况,比如,珠三角有5万多家港资企业,这是最大的特点。《纲要》出来后,粤港两地的合作,现在应该说政府层面高度重视。特别是什么优质生活圈,基础设施合作、产业合作,都是非常重视的。广东省做了六个大课题,就是关于这方面的。
香港特色仍需保留
记者:香港与珠三角、与内地以后将更加融合,这是大势所趋。这也就带出一种争议,香港是要更内地化,还是要更国际化?
陈广汉:这两个不矛盾,不能把这两个东西对立起来。香港更加依托内地,不能说内地化。应该是依靠内地来提高国际化水平。香港的未来,是要追求在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级的国际金融中心。目前,它还是一个地区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第二个档次的。中国经济肯定将来会在亚洲地区会有一个相当于纽约、伦敦这样的国际金融中心,中国会出一个,香港要努力。国际上金融中心都是英美法系。
薛凤旋(香港浸会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香港在未来十年之内,会是国家对大量美元资产排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也会是中国进行国际收购合并的一个运作的平台。这个外向型的行为,也是国际性的行为,因此它的英语,它的合同文件,它的法律是要一个国际性的要求的,在国家所有的大城市里边呢,只有香港有这个条件。如果在上海,在其他城市,这个都是没有这么方便。
夏伟邦:香港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中国的“商业融合者”,它拥有独特的高度自治以及开放、国际化的市场,与大多数国外市场一致的具有监管的制度体系,法治以及自由通畅的信息流、货币流,这些资源使香港能够提供其他商业中心所不能提供的服务。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不仅许多跨国公司利用香港作为总部,而且许多大的中国公司也正在这么做。与世界所有重要市场的便捷联系使香港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地区。
记者:香港人有一种担心,害怕两地融合了,香港的独特性也就没了,怎么看香港人的这一忧虑?
陈广汉:不要太担心,因为香港的独特性没有了,对我们也没有利。香港的独特性,是靠政治上一国两制来保证。当然香港本身自己要努力,不断提高它的国际化水平,这个命运还是掌握在香港的手上。香港可以永远是一个很特别的自由港。
翁海颖:失去独特性,在某个程度是失去了优越性吧。讲白了,基本上还是不认同你的文化。要是认同你的文化,为什么要强调它的独特性。说到最后。还是要回到这句老话题,就是文化。
陈秀珍:这一忧虑是不必要的。香港的独特性正在于面向国际、背靠内地,而这两者又是相互依存的。这不仅不会丧失香港的独特性,反而会增加香港的独特性。
(编辑:宇文)